1月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的“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新年报告会”上,人民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系系主任文跃然预测,到2020年,工资总额有3-4倍的提高空间,人均工资约有2.4-3.2倍的增长空间。一句简单的话,却在网络上激起网友的一片质疑。(新快报1月8日)
听完专家的乐观预测,笔者总感觉自己好像那只爬在玻璃上的苍蝇,前途是光明的,却找不到出路。我想多数人应该深有同感,否则专家话音刚落,就不会激起一片质疑。
记得,不久前有个知名房地产开发商也做过预测,要人们3到4年之后再买房,他说,倘若到那时,人们还买不起房,那一定就是市场出了问题。看来,搞预测在时下还算是颇为流行的一项口活。不过,拿若干年后未知的将来“画饼充饥”,除了慰藉一下老百姓的心灵以外,还能有多少实际作用呢?
,普通人预测好似吹牛,没人信,而专家、业内人士的话信得人多。但,既然是预测,也就意味着,谁也不能保证那就一定准。万一,人们信了专家的话,可最终预测结果却事与愿违,那么到头来,老百姓因误信而造成的损失又找谁去买单呢?毕竟,现在专家预测的都是诸如买房,工资收入这些事关民生的大事。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失误啊!
当然,我这样说,并非是想堵住专家的嘴,剥夺他们言说的权利。只是觉得,过多的空谈不仅无助于解决真正的问题,说不定还有可能错过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众所皆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未来生活究竟会怎样,不是空中架屋,而是由现在的一点一滴演变而至。试想一下,如果当下老百姓的收入不能步入正常的增长轨道,房地产市场不能找到问题的“病灶”,对症下药。那么仅仅希望通过时间来解决一切问题,这不是痴人说梦,又是什么呢?
再者,远水解不了近渴,无论到2020年咱们工资水平会涨到怎样的一个程度,应该都可不会对当下老百姓的生活起到任何改善的作用。而事实上,人们所感知到现实却是,垄断行业与普通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在不断的拉大,包括房价、肉猪价格在内的各种物价在轮替上涨。但是,在一片涨声中,唯一上涨缓慢,或者不见涨的就是老百姓口袋中的那点钞票。
因此,倘若有关专家们真要关注民生,我倒想奉劝他们还是少谈些乐观的猜测,多研究点现实的问题。可能后者更有助于民生。
上一条: “规范”不是捂死早餐摊点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