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保持物价稳定工作。会议强调,近期,成品油、天然气、电力价格不得调整,供气、供水、供暖、城市公交等公用事业价格以及学校的学费、住宿费收费标准不得提高,保持医疗服务价格稳定。(《京华时报》1月10日)
一个幽灵,一个涨价的幽灵,在中国的上空徘徊。无可否认,当下再也没有比“涨价”更炙手可热的词汇了。从成品油、天然气、电价等资源性产品价格,到城市供气、供水、供暖、公交等公用事业价格,再到猪肉、蔬菜、鸡蛋、方便面等居民日常大宗消费品价格,国民经济的每一细部无一例外地都身陷“涨价”漩涡,以至于有人惊呼:我们正经历一个风生水起的“涨价时代”。
在“听取涨声一片”的背后,不能忘记的,显然是那遭到严重挤兑的民生。住房、医疗、教育支出的高价阴影本已挥之不去,此番来势凶猛的涨价风潮,更是让老百姓沉入艰于呼吸视听之地。潦倒的民生就像一尾被抛上岸边的鱼,显得那么的凄惶与无助。
此轮涨价给人一种感觉,即它的基本特征几乎完全是风险转移和成本转嫁型的,涨价的多米诺骨牌依次倒下,老百姓是最终的埋单者。易卜生说“这个世界翻了船了,我要做的就是把自己救出来”;哈姆雷特则说“这个世界脱了轨了,偏我有责任要把它修好”。在易卜生和哈姆雷特之间,涨价者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前者,一种自私自利的本位主义逻辑脱颖而出、清晰可见。从三大油企和大唐等五家电企近期“逼宫”发改委要求涨价的喧嚣里,我们目睹了一个尖锐的事实:涨价之后,社会责任感是奢侈的。
市场经济瞬息万变、风起云涌,涨价风波自然是难免的。但毫无疑问,一个健康的经济体、一种有道德的涨价,必须是全社会荣辱与共、祸福相依的,内在地要求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来承担风险。企业抛开政府政令和脆弱民生,独自置身事外、袖手旁观,只能加剧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到头来难免胜负归零,谁也逃不出涨价魔咒的如来神掌。
正是因为如此,近日发改委对被誉为中国经济“中流砥柱”的151家央企下发了“指导意见书”,明确要求它们履行包括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在内的“八大社会责任”。这显然是冀望通过政府政令的形式,唤起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市场伦理,使其在这样一个“涨价时代”有所担当、有所贡献。而在我看来,这更是避免由市场经济滑入市场社会的必不可少的道德省身。如果为数众多的企业组织在涨价这张大网面前像一只只散兵游勇的鱼,各钻各的网眼兀自逃往,缺乏必要的矜持和他者意识,那此起彼伏的涨价风潮势必构成侵蚀市场根基和民生景观的一处处“管涌”。
此次国务院明令禁止各种产品价格“不得调整”、“不得提高”,无疑是以往政策思路的延续。只不过,这次口气更强硬、政策更决断、思路更明晰,它深深植根于对涨价之风的严重忧虑以及对坎坷民生的柔软心肠,给痛苦、焦着、迷茫的民生带来了一线希望。那么,这是否会成为企业公民社会责任感集体崛起的契机呢?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上一条: 谁纵容了跨国公司的污染
下一条: 今年价格型政策工具将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