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央政府2008年的房地产业调整,特别是国务院近日下发《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首次提出征缴增值地价、确立土地利用规划优先性和制定考核制度等新措施,以求全面盘活存量土地、保住耕地,之后,有相关专家学者对于房地产市场出现拐点寄予厚望。有人认为:中央政府打击囤地是在为2008年房价定了一个明确的基调,让2008年的房地产市场出现拐点甚至极点。老实说,这确实是一个大手笔。
然而让商品房市场出现拐点和极点,果真如此吗?在我看来,未必。通过打击囤地、征收土地闲置税,兴许能够遏制住某些以囤地居奇手段谋取利益的房地产开发商,但是不足以遏制房价可能迎来新的上涨高峰期。这里的因素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其一,遏制囤积土地,可能的是使得房地产市场相对应的土地囤积数量减少,并不一定代表着新建房屋的增加。其二,中国房地产市场肯定处于市场供给困乏或不足,虽然很多地方出现有价无市的局面,但真正的市场需求还处于极大的上升预期。如果照这两点推断,即使目前政府采取果断措施,其直接矛头并非指向居高不下的房价,而是把这一风险因素(居高不下的房价)与不断扩张的土地囤积相互交错,致使国家金融系统出现连带危机,这一连带危机体现在,大量的土地囤积到开发商手中,进而通过资本市场(股市)放大财富增值,进而助推资本市场与资产价格扭曲都产生巨大的泡沫。这一环节一旦出现在经济不稳、动荡时期,务必导致金融链受危机是不言而喻的,因目前国内银行、信贷机构的信贷资本是流向房地产业方向的。同样去保守估计,一旦地产行业受到外部以及内部因素相互作用时,吃不消的地产行业便会发生如同美国次贷危机类似的房地产业整体崩溃的事件,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日本地产全面崩溃以及带来的金融危机、银行倒闭,就是较为明显的一个前车之鉴。
我们要必须明白的一个事实是,通过商品房全面解决中国住房问题,绝对是异想天开的一件事情。举个例子,就会明白,新加坡是小国人口也少,但是依靠商品房,还无法满足本土居民的住房需求,只能另辟蹊径走廉租房的道路。美国算是世界少有的富裕以及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完善的国家之一,也难以实现全民依靠自食其力实现人人有商品房住的美好蓝图,那么中国是个人口大国,需求住房的数量远远大于现有成品房的供给数量,即市场空间绝对是无法估量的大,这种情况下,怎样排解住房难题,自然要比他们棘手得多得多。
由是可以看出,解决商品房市场的一些不轨之谋与黑色交易,仅是为了净化房地产市场本身存在的巨大漏洞,与其说是压低房价让购房者或住房需求者有相匹配的购买力,不如说是缓和房地产业给金融系统甚至整个中国经济带来的巨大负面冲击。它针对的决非是事关民生的住房需求,真正解决民生、解决国人住房问题,依靠商品房又谈何容易?
另据国家政策可以看出,一面出台打压房地产业的囤积土地、征收土地闲置税(土地闲置满一年不满两年的,按出让或划拨土地价款的20%征收土地闲置费。)另一面又出台政策性文件,于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城镇居民不得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农民住宅或“小产权房”。这一政策性的“禁令”言外之意为商品房消清了市场竞争对手与障碍。换句话说,就是把开发商囤地获利的途径切断之后,弥补以更多的市场需求空间。“小产权”的非法化的另一层意思就是商品房市场扩大了。即使把囤积的土地全部用在商品房上(指开发建设),是否能够缓解市场化的住房需求呢?
退一步说,即使那些违规囤地的房地产业不在,谁保证接手的开发商不是以商业利益为根本?谁保证提供更多的土地供给就可以真的满足市场需求,甚至抑制房价吗?我不妨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商品房市场在猛然遭遇当头一棒时——中央政府宏观调控中的从紧从严的土地政策、货币政策,房产开发商会有一个习惯性的自我保护意识,宁可丢弃掉囤地牟利途径,大抵也不会不顾市场行情以及政策紧缩大冒风险广建成品房,因为他们更知道市场的承受购买力低限,当这一购买力低限进入到他们预期的收益时,它们会选择开发建房吗?如此一来,市场可能出现的动荡不是有效供给,而是相反地走向供给紧缺的一方。在短期内可以推导出,未来的房价预期出现拐点或极点的可能微乎其微。
从上述推断,如果不错的话,目前政府的政策力度导向主要是规避十余年房地产过度热和带来的中国经济投资结构失衡,乃至在全球经济出现萧条或危机时,避免因房地产业这根导火索加速中国经济发生大危机,把房地产业带来的经济繁荣景象引向利于我国经济整体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但,这些决不是促使商品房价格出现大的转折或回落,恰恰是,在一个良性的经济环境中,商品房市场价格初略估计未来的预期前景非无经济购买力者所向往的那样,价格大跌。目前,真正能够解决民生、平衡住房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推进廉租房等这样的住房体系完善。此外,提高居民的收入分配、加大社会福利保障力度、改善投资结构(十余年各级政府对于房地产业的投资力度都过于畸形。),让真正的国富民穷时代远去,这才是大战略、大手笔,这才是一个为民计、为国计的政府应该发挥的根本性宏观调控策略。
上一条: “油价电价不得调整”需三个落实点
下一条: 跷跷板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