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外开放到对内开放

开放的过程就是全球化



  回顾和展望改革,就不能不谈到开放,开放本身就是一项改革,而且开放也促使改革走向深入。从历史趋势的角度看,改革的过程是多元化,开放的过程是全球化。



  概而言之,全球化就是对外开放,通过市场与外界进行广泛的资源交换。与之相对的是"内部化",在一定的范围内(比如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者一个部门)形成基本封闭的系统,资源交换只在系统内部进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全球化与多元化的关系,只有存在多元主体时,全球化的资源交换才成为必要;而全球化则使外部(在中国是体制外)的主体能够通过市场交换获得资源,它们是两个相互促进的过程,这是对改革和开放关系的社会学解释。



  人们普遍认为开放比封闭好,但实际上全球化和内部化各有优势,内部化的优势在于节省交易费用,而全球化的优势在于提高资源质量,获得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它们适用于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当社会资源短缺,有效需求不足时,节省成本成为首当其冲的任务,封闭和内部化其实是更优的选择;而当社会资源充足,需求规模扩大,人们能够而且愿意为优质产品和服务付出较多费用时,开放和全球化就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人们一般理解的"对外开放",是指对外国开放,这种局面是改革开放之后的1980年代才逐渐形成,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变得日益紧密。在此之前,中国是处在内部化的状态,与国外的经济联系很有限,被称为"闭关锁国"。经过这个内部化时期,中国积累了资源:基础教育体系使多数人具有了一定的文化水平,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提高;国有和集体单位培养了技术、市场和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他们在体制内得到锻炼并建立了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对此后的合资和贸易起到推动作用;基础设施也建立起来,人员和物资的流通更加顺畅,能源和原料的供给也能基本满足需求。



  在这个时期,国际经济形势也发生了变化。全球市场的重心在欧洲和北美,它总是就近寻找廉价劳动力,首先是日本,然后是"亚洲四小龙",以及东南亚部分地区。这些亚洲边缘地区先后以劳动力资源加入全球化产业体系之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此同时,这些地区的劳动力价格随之上涨,全球市场需要寻找新的劳动力资源。中国沿海地区地理位置较为合适,并且拥有庞大的劳动力储备,他们基本符合要求,但工资水平甚低。当世界需要中国的劳动力而中国又需要全球市场时,中国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政策,顺应了这个历史趋势,于是,在1980年代前后,中国沿海地区被纳入到全球产业体系中。



  但这还不是全面的全球化时期。首先,这个时期的对外开放是由政策引导,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试验和试探的性质,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东部地区成为先行者,自由贸易和投资不是常态,而是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比如外商在中国成立独资公司需要经过严格审批。



  其次,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角色比较单一,主要是以加工贸易的形式供给(劳动力)资源,而没有成为重要的市场需求方,这从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的比较上就可以看出来。从1981年到1999年,一般贸易进口额从204亿美元增长到670亿美元,18年间增加了2.3倍,远远低于同时期名义GDP的增长率;而加工贸易出口额则从11亿美元增长到1109亿美元,增加了100倍。而在供给方面,中国也主要是参与加工制造,通过营销和研发创造的附加值比较少。因此,改革开放的前二十年,只能说是"准全球化"的时期。



  全面融入全球产业体系



  1990年代后期,全球化的条件和时机才开始全面成熟起来,其标志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999年是入世谈判的关键年,这一年的11月,中国和美国达成了协议。龙永图曾经说过,这是入世谈判的转折点。在此之前的几年中,中国与各世贸成员就开放市场的问题进行双边谈判,但进展非常缓慢。1999年前后,中国和世贸成员都做出让步,才使谈判取得突破性进展。美国等发达国家愿意做出让步,是因为中国逐渐壮大的市场对它有了更多的吸引力;而中国的企业则在改革开放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逐渐具备了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中国也能够做出让步。有了这样的共识,中国与各世贸成员的谈判变得顺利,在2000年5月又与欧盟达成协议,2001年11月10日被接纳为世贸组织成员。当改革开放进入第三个"十年",中国开始全面融入全球产业体系。



  加入世贸之后,中国的全球化进程就不再是政策引导下的试探和实验,而是变成全面而迅速推进的趋势,贸易和投资的开放都是世贸文件规定下的常规进程,封闭则由常态变成局部或者暂时的状况。与之相应,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不再只是劳动力资源的供给者,同时也是日益重要的需求方。从1999年到2006年,一般贸易进口额从670亿美元增长到3332亿美元,7年间增加了4倍,与此前的18年比较,步伐大大加快,同期名义GDP增加1倍,加工贸易出口额增加3.6倍。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外商直接投资以中国市场作为目标,而不只是以加工制造的方式利用中国的劳动力资源。



  更加广泛而深入的资源交换也表现在供给方面,中国不再满足于加工制造,而是积极参与营销和研发等附加值更高的环节。从1990年代后期开始,越来越多的企业立志于"走出去",它们在不断壮大的中国市场中得到锻炼,能力大大提高,能够谋求海外发展。1999年,海尔在美国建立了它最大的海外生产基地;2004年,TCL先后与阿尔卡特和汤姆逊组建合资公司;2005年,联想收购IBM的全球PC业务。这几个是比较典型的例子,它们的目标是以自主的营销和研发参与海外市场。虽然很多企业的国际化战略还没有获得成功,但它们大大扩展了中国参与全球产业体系的程度和范围。而且,随着中国自身市场的扩大,企业将在营销和研发方面得到更多锻炼,适应海外市场的能力也将增强。



  对外开放促进对内开放



  开放不仅只是对外国开放,也包括对"外人"(体制外的机构或人员)开放和对外地开放,这是对内开放。这些都属于全球化的内涵,因为它们都意味着资源交换范围的扩大,而且往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对外国开放的领域,一般是实行垄断经营,不允许太多竞争,准入限制将外国限制在外的同时,也将"外人"和外地限制在外,不实行对内开放,或者是需求方能够承受的成本较低,不能进行长途运输,那对外国的障碍也是对外地的障碍。同样,对外国开放也意味着对内开放、对"外人"和外地开放。比如,根据世贸协议,2006年要对外资开放成品油批发的经营权,这实际上也使国内企业具有了从事成品油批发业务的可能性。而且,为国外市场提供产品,往往需要来自全国各地区各群体的资源支持,这就促进了地区之间的资源交换。从这些角度来说,对外国开放往往领先于并带动对内开放。全球化的完整进程,是在与国外建立广泛而深入的经济联系的同时,也将国内各地区各群体联结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中国最先进入全球产业体系的是沿海地区,这离不开中西部地区的资源支持。从1990年代初起,它们为东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几千万农民从内地到沿海,从农村到城市,冲击着户籍制度造成的地区和城乡分割。近几年,它们又起着提供能源和原料的作用。今后它们还将是东部地区产品的重要市场和产业转移的腹地,现在已经出现了这样的迹象,东部地区土地和劳动力日趋紧张,低附加值的产业环节有必要向内地转移。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在产业链中的角色逐渐改变,在不同时期承担了不同的产业环节,总体的趋势是越来越深入地融入到全球产业链中。



  在这个过程中,东部和中西部地区获得不同的发展机会。1990年代中期,中西部地区主要是提供劳动力,本地区并没有获得好的发展机会,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那时,东部地区各省份的GDP增长率一般在20%以上,比内地省份高出五六个百分点甚至更多。而近几年,中国经济又进入一个高速增长的周期,中西部地区的能源和原料得到开发和利用,发展比较迅速,各省GDP增长率基本上都在12%以上,只比沿海省份低两三个百分点。下一个阶段,东部地区将逐渐实现产业升级,而附加值低的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那时它们又都将有不同的发展机会。


上一条: 改善农民工住房 政府是第一责任人

下一条: 粮食出口应摆脱单纯“创汇”思维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