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政府别当甩手掌柜

 建设部、发改委等五部委昨日发布《关于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的指导意见》。农民工居住问题,首次被要求纳入城市住房建设规划(1月12日《新京报》)。



  将农民工住所首入城市住房规划,反映了党和政府对农民工群体的真诚关怀照顾,这无疑是令广大农民工拍手称快的好消息。然而,当我仔细研读了建设部、发改委、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联合下发的《关于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的指导意见》后,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了,甚至为这个指导意见到底有多大功效产生了怀疑。弄不好,“多渠道提供农民工居住场所”就是一厢情愿的住房乌托邦。



  其一,责任主体错位。责任表明一种角色的担当。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一切责任的第一条:‘不要成为懦夫’。”做事责任明确,方能干劲充足,落实到位。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自然首先要责任明确。那么政府到底是主角还是配角呢?五部委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用工单位是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的责任主体”。我认为,这种界定实在是大错也。实质上,政府才是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的第一责任人,真正的责任主体应该是地方政府,而决不是用人单位。就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而言,政府不担当主要责任,充其量就是用人单位量力而行的简单福利行为,可有可没有,可搞可不搞。尽管政府担当主体责任会增添许多麻烦,但不担当主体责任就是懦夫,就是失职。老实说,强调政府在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中作为责任主体,切实为广大农民工提供符合基本卫生和安全条件的居住场所,并不是一种由外部强加在政府身上的义务,而政府需要对其所关心的民生大事作出的真实反应和郑重承诺。农民工居住条件改善是“实事”工程,必须纳入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体系,可不能再“忽悠”农民工了。



  其二,与住房保障改革错位。改善农民工住房条件也不能搞“特殊”,要纳入城市住房保障体系通盘考虑,与市场化保障方式同步进行。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实行市场化改革之后,中国城镇居民住房需求保障方式已从福利分房转变到货币买房,并在全国推广了率先在上海市试行的住房公积金制度。这些年,随着住房市场化改革,单位已经很少直接为员工提供住房,而是转为以资金补助为主要形式。目前的现状是,农民工大都集中在劳动力较为密集的险重危行业,以中小企业或民营企业为主。一些单位连发工资都很困难,即使是经济效益好的单位还千方百计地算计着农民工呢,根本就谈不上缴纳员工住房公积金,更不要说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了。加之指导意见对用工单位又不具约束效力,很可能就是一纸空文。



  其三,房屋建设样式错位。政府必须知道,农民进城务工最基本的想法就是,通过自己几年的艰苦打拼,将家人带进城里,让他们能够享受城里人的生活,过上城里人的日子,因此在城里拥有自己的小窝是他们最大的梦想。目前我国农民工数量大约有一点二亿人左右,他们抛家舍亲,背井离乡,栖身工棚,节衣缩食,却终日辛勤劳作,为城市建设默默出力。事实上,导致亲人无法团聚,子女不能随往,精神与生理需求无法满足,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城市缺少他们的容身之所。而指导意见更多关注的是建设“集体宿舍”,比如,农民工集中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应按照集约用地的原则,集中建设农民工集体宿舍。这种安排恰好与农民工迫切需要家居式住房的愿望相悖。



  住房权也是现代社会中的一项基本人权,政府有责任通过适当的干预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需要。建立农民工住房保障制度,不仅体现政府的权威,而且还能提高社会凝聚力。这是因为,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不仅是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而且也是满足其赡养家庭、培育后代的迫切需要。对于农民工来说,他们理应与当地低收入群体一样,享受政府提供的廉价的、卫生的、便利的保障性住房。政府应该考虑将农民工纳入廉租房、基本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等保障性住房范围。同时,建立农民工城市公共住房专项资金。这项资金由住房公积金增值部分的一定比例、政府土地出让净收益的一定比例、城市财政预算安排必要补助和用人缴费的一定比例组成,让保障农民工住房资金来源制度化、规范化。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安居方能乐业,这一点对农民工尤为重要。住房不仅仅是为农民工兄弟提供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住房本身的特殊性对人们的心理、观念和行为都具有深远影响。在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问题的上,需要地方政府采取相应的住房供应政策,建立健全住房保障制度。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农民工的劳动创造力,促使劳动力生产与再生产顺利进行,满足市场经济周期性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进而从长远和整体上影响经济效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上一条: 听证是民主博弈,不是“选择题”

下一条: 漫游费听证是民主博弈不是选择题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