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经济转型国家的经济理论的建立
在2007年1月12日举行的第十届光华管理学院新年论坛上,现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逸夫先生以“中国渐进改革的逻辑”为题作了演讲。
中国采用的渐进式改革方式,可以说达到了改革开放的主要目的。但是在这场改革之初,国际经济学界普遍不看好中国的改革。当时比较好的改革方式是按照华盛顿共识所讲的休克疗法,包括价格应该一次性地全部放开,推行市场化,对国有企业产权应该一次性地改革进行私有化。同时政府应该维持预算的预算数保持宏观的稳定,这是休克疗法的三个主要内容,是由当时非常著名的一批经济学家提出来的。他们认为推行休克疗法的国家会有一个下滑,之后开始增长,他们认为中国渐进双轨的改革必然会出现大灾难,应该会崩溃、停滞,但是事实的发展并不是像理论的预期。东欧国家在推行休克疗法之后,首先出现恶性的通货膨胀,并且在国内生产总值上面出现了崩溃、长期的停滞,一直到最近,经济才开始恢复增长。
为什么国际经济学界那么多著名的经济学家对中国的渐进双轨的改革抱着怀疑的态度,但是理论的预期却跟事实的发展相违背?
理论的功能是在解释现象并且是在预测未来的现象,如果根据理论进行预测的现象跟我们的期望不相符合,可以从理论的背景关系找到切入点对现象的发展进行干预,然后让它产生我们比较所预期的现象。
现有的理论跟任何理论一样,都有一定的角色前提,现代经济学都是从亚当斯密开始的,有一个暗含的假定:存在于市场中的企业都有自生能力,可以不用靠任何外在的保护或者补贴,就可以在市场上获得大家可以接受的预期利润率,如果管理好,这个企业在竞争当中就能赚钱。
但是不管是中国,还是苏联、东欧以及其它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国家,他们普遍推行的都是希望在一个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的这样一个发展阶段去建立一些当时看起来非常先进的、资本非常密集的这种重工业的方向发展,但是这样一个资本密集、技术先进的重工产业,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很低,主要是农业资本相当稀缺的要素比较起来的话,是不符合它的比较优势的。
最后林毅夫先生总结了两个论点,第一在一个国家的转型过程当中,由于过去推行的战略,必然对经济当中有很多干预,一方面可以达到干预所要达到的干预单方面达到的目标,也会造成很多经济效率的损失,但是在我们推动改革的时候必须了解,这些干预是内生的,对于内生的制度安排,如果要改变它的话,必须从造成内生制度安排的外生原因方面着手。第二,这也是经济学家对经济学的发展作贡献的一个机会。因为现有的经济理论体系基本上都是从发达国家发展起来的,而发达国家基本上不存在赶超补贴、扶持少数产业这样的情形。可以说在转型中的国家,存在很多不符合比较优势,企业没有自生能力的情形,这样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将对经济学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这样建立起来的经济理论体系对下一阶段的改革也将有很大的帮助。
同其他转型中的国家一样,中国也在经济改革的道路上进行着艰难地探索,建立于转型经济体假设前提之下的正确的理论,将会给这条艰难的改革道路上投下一些亮光,引导中国改革的前途,走向更加广阔、光明的未来。
( 根据林毅夫先生在第十届光华管理学院新年论坛上的演讲整理而成。)
上一条: 国企改革必须思考的几个问题
下一条: 罗奇:美国失衡与中国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