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经济学家的言论屡屡被误读

最近,茅于轼先生关于大学学费要提高的言论,遭来了热批。联系到去年两会期间,吴敬琏先生“春运票价不上浮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原理”,以及张维迎先生“穷人上不起学,是因为学费太低”的言论,都引发舆论不满的情形,我一方面觉得,批评者大多没有理解经济学家良苦用心的专业分析,另一方面,也深感经济学专业分析与社会现实之间的中间环节,需要引起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否则,经济学家一说话,便引起不同程度的社会对立,这是“双输”的结果,我们都不愿意看到。



  首先我要申明,作为有良知的公共知识分子,茅于轼、吴敬琏和张维迎不可能有和穷人过不去的本意。茅于轼、张维迎提高大学学费的初衷,是为了给穷人的孩子更多的助学金和奖学金,而不让不该享受低学费补贴的人继续获得这一福利。吴敬琏在讲提高春运票价时,还说了这样一句话:“对于进城的打工者,一年一次要回家,可以采取别的措施,比如说给全体打工者补贴,这是可以做到的,这个可能更加实际。”作出这一申明的目的,是想提醒各位,当我们讨论这些充满矛盾的社会问题时,经济学家要注意方法的合理性和语言的可接受性,讨论的另一方也要尽可能避免情绪化。



  经济学家在进行专业研究时,往往为了研究的需要,在对复杂问题作出某个或某些假设的条件下进行简化,如将商品分为奢侈品和必需品,将影响某个因变量的多个自变量简化为一个,将社会群体分为穷人和富人。尽管这种简化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毕竟与现实有距离。就像我们在分析、制定大学学费标准时,仅将社会群体分为穷人和富人,即使在考虑到给穷人的孩子以助学金或补贴的前提下,也可能使这一学费标准失之粗糙,甚至失之谬误。这是因为,社会除了穷人和富人,还有中等收入者,他们又可大致分为中上、中和中下三种状态,至少有五个群体。这恰好像经济学研究收入分配的五等分法,将一定年龄段的总人口按收入水平分为人数相等的五组,计算每组的平均收入水平,再看最高组与最低组的倍数。



  制定公共政策,以及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时,政府以哪一类群体为考虑问题的基点,是至关重要的。例如,政府在制定反贫困政策时,要以贫困线以下的群体为考虑问题的对象。又如,根据目前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和高考录取率,政府在制定大学学费标准时,似要以中下等收入水平及以下人群的承受能力为底线,因为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时代。因此,经济学家在评论这类问题,或给政府提供政策建议时,要尽可能选择更加周全的方法和语言,以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经常被误读和误解,我们自己也是要反思的。事实上,茅于轼、吴敬琏和张维迎们的共同想法,是让穷人更多地直接受益。他们都力主:该市场的,就彻底市场;该政府的,也要用最有效率的方法。具体到帮助穷人,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需求方补贴。就像春运期间火车票涨价后,给农民工补贴,这将在不扭曲价格的情况下,使他们既不增加支出,又能减少买票的困难。近几年来,政府增加教育的投入,也有相当部分是以需求方补贴的形式出现的。例如,全部免除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又如,2007年将高校与职业学校的奖学金、助学金总额从18亿元增加到95亿元。需求方补贴有着以下显著优点:它是直接补贴,有着较高的透明度;它不改变定价机制,有助于市场发育及其健康运行;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福利错位,使真正需要和应该得到这项福利的主体得到福利,并且能够减少挪用、贪污公共资源的机会。我们仅仅有帮助穷人的美好愿望是不够的,我们还要设计最好的方法,使他们得到最大的实惠。在这一点上,经济学家不仅和大家的想法完全一致,而且,还可以贡献自己的专业知识。

上一条: 没必要恢复粮肉票

下一条: 时评:网上违法广告为何屡禁不止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