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准备金率上调的负面影响

为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16日宣布,从1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2008年首次动用这一货币政策工具。这次上调后,存款准备金率达到了15%。再创中国自1984年设立存款准备金制度以来的新高。存款准备金率工具一般只是针对商业银行,而不是百姓以及其他经济体中过剩的流动性,因此不会影响居民消费。



  上调存款利率只是把社会闲散资金吸收到商业银行,如果商业银行因此流动性过多,商业银行就会产生信贷投放冲动,将进一步推动经济走向过热。同时,上调存款利率不利于鼓励消费;上调贷款利率,又会增加普通百姓住房贷款经济负担,有可能酿成房贷风险。



  2006年以来,针对日益突出的流动性过剩及信贷投放过多问题,国家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努力缓解这一矛盾。有机构预测,存款准备金率将会继续上调,并有可能上调到19%。然而,在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其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



  例如,要防止由于准备金率过分上调,收缩商业银行过多流动性,造成商业银行突发短暂性流动性不足,带来突然支付风险。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债券危机中金融机构一夜之间由流动性过剩变为流动性吃紧是最为深刻的教训。



  其次,央行要处理好由于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给商业银行经营效益带来的影响。15%的准备金率,就是说,商业银行每吸收1个亿的存款,要有1500万被央行冻结。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利率,三个月就达到了3.33%,而被冻结的15%准备金,央行按照1.89%支付利息,利差严重倒挂,增加商业银行利息成本,影响其效益。因此,笔者建议央行适度提高存款准备金利率,减少商业银行的效益损失。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将会对楼市造成一定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被冻结了,贷款资金不足了,必然减少住房开发以及个人按揭贷款,对住房需求和供给上都会有一定影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股市的影响主要在心理预期上,对百姓不会造成直接影响。


上一条: “最大地产中介崩盘”是部《警世通言》

下一条: “布什式”中东和平:不可能的任务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