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之所以牛,不在他能把寻常的话弄成名言,而在这名言可以成为方程式,供千秋万代套用。比如,最近房价疲软仿佛已经成为事实:广州市区跌破了万元,而东莞则隐隐传来了雪崩的声音。对此,厕身全国政协委员的某房地产大腕说:“如果你还没有买房的话,快点去买,现在是一个很好的价格。”(见《南方都市报》昨日报道)这种时候,攒钱老赶不上房价但又急欲安居的人,面对内心激烈的冲突,我们对哈姆雷特的烦恼感同身受,可以立马活学活用莎翁:“买还是不买,是一个问题。”
都是一个好价钱了,买房者还是迟疑不决,不肯掏钱,为什么?专家们自然会对此亮出答案,无非是消费心理买涨不买跌,消费者信息不对称,消费态度非理性等等。窃以为,这是一些正确的废话,凌空虚蹈而已,更适合于教科书。对怪象百出、变幻莫测、张弛无度的房地产市场,顶多隔靴搔痒。身为一个渴望买楼做业主的小老百姓,我自愿献上满腹的狐疑,仅供参考。
依我的浅见,主要还是说话人靠不住。起码,先得弄清楚这话是以政协委员的身份说的呢,还是以开发商的身份说的呢?如果是后者,那是叫卖!跟我等买楼的可不是一伙。经验告诉我们,卖家的好价钱同时是买家的好价钱的机会并不多。但这位先生接着说的是心里话,在记者问是否可以等待房价进一步下降时,他说:“这很难说。如果要降的话,也降不到哪里去。”他的话可能很有理,但也显示出了卖家的本色。
确实,因为每日忙着挣钱糊口买房,消费者没有充裕的时间了解拉动GDP居功厥伟的房地产业―――正是所谓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因此乍一听到房地产降价的消息,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楼盘挖好了售楼陷阱,在忽悠人上钩呢!前不久不是还在说土地供应仍然紧张,房屋的需求是刚性的,房价还将持续上涨吗?怎么一下子西皮流水改二黄,荒腔走板了!其实,是不是降价了,成心买房的人自然知道,似乎用不着嚷嚷。
说到雪崩,那也要看是对谁有利吧!对于消费者,嗖嗖上蹿、高不可及的房价才是真正的灭顶之灾。广州购房一族多半记得,当年非典后,房价猛跌,低迷成那样,大家好像也顺利度过了。当然,市场崩溃,经济萧条,无人能够幸免,对低收入者尤其不利,这是规律和常识。但在我们的房地产市场,似乎另有一套规律和常识。这一点,大家心照不宣,说白了也就是一个市场靠不住。
因此,面对向下松动的房价,买还是不买,确实难以决断。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虽然没搞明白为什么出来鼓动大家及时入市的人,多是已住上别墅豪宅大房的人,但时间迟早会证明他们是否真是“鸭先知”的。而面对房地产这个政策市,我觉得有必要脱胎借用一下股市名言:“房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是呀,这话至少没有让莎士比亚独美。当然,也无意挫折大伙儿对楼市的信心。
上一条: 地方政府可以控制物价吗?
下一条: 看美国如何“保护民族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