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政协委员提案,建议社会分红,在舆论界掀起一阵分红大讨论,目前,学界大概有这么一种观点,现在实现社会分红并不合时机,原因大抵是诸多基本社会保障上不健全,其中包括医疗、教育、养老甚至住房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以及连年的中国政府财政赤字,所以现在实行全民分红势不可行。实际上,这种推论属于谬论和不负责任的说辞。
如果把社会分红单一建立在财政赤字走向财政盈余才与公众发钱(每人一千元或两千元)就有点钻牛角尖的嫌疑,譬如个人所得税,如果每人每月按减少100元的个人所得税,那么一个人一年可以多得到1000余元的收入,难道这也不等同于政府直接发钱吗?实现社会分红不只是狭隘的、孤立的把钱直接分发到公众手里,它之途径显然包括实现国有经济体、社会共资产收入的社会分红以及降低各个经济体的税负负担(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证券交易印花税以及个人所得税)激励经济增长实现全民共享经济成果。因此,实现社会分红的羁绊依然不是取决于政府是否有这个能力做?也不是财政赤字使得政府无力从国库掏钱发给公众?其实把这个问题逆向审视,或许能找到中国可以实现分红的依据——
首先,作为社会分红重要组成之一,中国税负过重,《福布斯》杂志发布的2007“全球税负痛苦指数”显示中国位居世界第三位。据财政部3月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二00七年中国录得财政收入超过五点一万亿元,近九成为税收收入。当年,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激增,全年完成两千零五亿元,是上年的十点二倍;增收一千八百二十六亿元,是上年的十一倍。二00七年五月,官方将证券交易印花税由千分之一上调至千分之三。此后该税种收入大幅增长,全年收入甚至超过了当年内地上市公司分红总额。可以说,这样的充裕国库,既破坏资本市场的稳定与繁荣,又累及民生让投资者无法从资本市场分红(资本市场是有效的社会分红手段)的做法,无疑于杀鸡取卵,乃至有政协委员于学界公议印花税单边征收或取消印花税的调控资本市场手段。此处不多赘述,从各论者以数字为据取证,印花税不但不能调节资本市场,相反有扰乱资本市场以及的嫌疑。一个国家可以适宜调节资本市场,但是不能从资本市场大肆攫取税收。以美国为例,美国里根政府、克林顿政府、布什政府时期一直也伴随着财政赤字的头号问题,布什政府的2001年之后,财政赤字更是一度上升,可是这几任总统一直奉行减税政策,由之替代的解决机制则是政府借债(如发行国债),这种办法既替换了增长税负的后遗症,又因税负过低激励了经济增长。N年以来,美国减税政策激励经济强劲增长以及稳占世界头号经济强国都一再证明,政府不以增税为手段减缓财政赤字的做法是保持增经增长以及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的上策,自然美国的民生之累不及中国民生之累重。
其次,据数据显示中国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总支出的19.03%,行政管理成本在财政支出的比重是美国9.9%的两倍、法国6.5%的三倍,是世界上行政管理成本较高的国家。又2007年《经济观察报》临近岁末曾报道,大部分中央部委只花掉了总预算的六成多,一旦钱不花完,财政部警告说,在编制2008年的预算支出时,也许就不会再拨给他们那么多钱了,这意味着,中央各部委要花掉3000亿元到4000亿元,才能如期完成预算。于是,各级政府部门连年以来伴随着的年低突击花钱,就说明财政收入相对有所盈余,要不如何有钱去花?至于这些突击花钱花掉的钱,有多有少都是钱,把这些突击花钱花掉的金额数目用在民生上,哪怕每人平均分得一分钱也是钱,你不能把它看作不是钱,至少可以根据收入状况合理的补贴给低收入阶层、贫困阶层。社会分红的原则应该是依据收入分配差距而定,新加坡虽说是全民分红、全民共享,可也依据各阶层的不一来分红的,譬如向老年人、低薪工人和困难家庭倾斜。
再者,中国财政收入极大多部分是浪费损耗在政绩工程、面子工程以及腐败成本上,也即有钱不办正经事,有钱不用在利国利民上,造成社会严重分配不公,既得利益者以及国有垄断集团在侵蚀腐化着国家的经济成果。譬如,2002年的公款吃喝在2000亿元以上(相当于吃掉一个三峡工程),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7%.而到2005年公款吃喝竟然达到6000亿,是国防开支的三倍,约占财政收入的20%,而这些数字说明,一些政府部门出现财政赤字与公款挥霍有关;再譬如,个别地方政府能动辄几十个亿建豪华办公大楼、大型雕塑,不也是白花花的银子吗?如果这些钱用到当地贫困居民身上,每个低收入阶层、贫困阶层完全可以得到切实的实惠。显然,具备极大可能的社会分红资本被政府利益吞噬了,政府在社会保障福利方面下功夫少、投入少,巨额挥霍浪费扼杀了公共福利的投入建设。
美国也连年财政赤字,但是,美国政府却拿出50%以上的财政收入用在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保障方面(包括直接给公众发钱),而中国财政赤字比与美国财政赤字比大抵一般,为什么美国做到了,中国就做不到?可见,中国做不到社会分红的主要因素,不是财政赤字的问题,而在于政府如脱缰的野马不受监督和权力制约,一个庞大的政府机构恰是政府需要更多财政开支负担以及财政不透明缺乏有效监督机制而挥霍浪费抑制了任何一个形式的社会分红。那么,限制政府权力、压缩政府部门的浪费,奉行小政府、大市场的原理,则是实现社会分红的必由之路。
若非,纵然中国不再有财政赤字,而有了财政盈余才共享社会经济成果去分红,至少十年、二十年内甭指望实现,更不要误以为立法推动,以及社会保障做完善之后再行分红,敢问:中国各式各样的法律法规政策还少吗?社会福利保障被政府也早就列入改革的行列里了呢?真正彻底实施的有多少?贪污腐败照样横行无忌、特权既得利益集团照样贪婪成性,社会保障依然没有阳光。明白什么叫“在此不在彼”吗?如果明白了,就会知道如何实现社会分红以及全民共享经济成果了。
上一条: “钉子户”助涨房价何德何能
下一条: 警惕房价的娱乐化和口水化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