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文化”,还是“人文化”

 “狼文化”,还是“人文化”,华为的员工正在用生命做着鲜血淋漓的诠释。



  3月6日,华为深圳员工张立国从食堂三层跳楼自杀。2月26日,成都员工李栋兵从华为研发中心跳楼身亡,前后相隔不到10天。2007年8月11日,该公司长春办事处一名赵姓员工跳楼自杀;同前7月18日,年仅26岁的华为员工张锐在深圳梅林某小区楼道内自缢身亡;2006年5月28日,华为员工胡新宇因劳累猝死—华为企业的“狼文化”再次成为舆论拷问的焦点。(2008年3月10日新闻晨报、新京报)



  有人说,华为的历史,是一部近二三十年来中国企业的成长史。总裁任正非以过人战略眼光与顽强的创业意志,加上独持的企业文化,使一个才创立二十年的企业就跃上了世界级,在中,连英国电信、法国阿尔卡特这样国际同行业巨无霸也不敢觑。但为了这一天,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华为员工的办公桌下大多放着床垫被褥,加班太晚的话大多数人都选择在办公室过夜,这就是华为著名的“床垫文化”、“加班文化”。华为还奉行“狼性文化”,严厉的绩效考核制度让员工感觉随时有被淘汰出局的可能。



  不错,狼虽然有着严格的组织纪律,并以执着、坚忍而称著,但狠毒、无情、自私等品性也是狼的代名词。况且“不是所有羊都能变成狼,羊更是很难融入狼的团队。”而人的终极价值亦非只是IT精英的头衔,月薪过万,抑或小资的浪漫生活情调,而是会思考,有感情,生活在集体中需要温暖,情感遭遇挫折需要有个倾诉的场所,倾听的对象。即使做不成狼,做一只羊也需要得到尊重和宽容。因为做一只羊,也有做一只羊的趣味和追求。



  一位自称华为离职员工的网友说:“回忆起在华为的日子,那的确不是什么快乐的记忆……因为我在华为的感觉就是窒息,就是感觉自己快活不下去了。这不是说工作量呀、加班呀这样的问题,而是整个工作氛围营造的。”除了工作的重压,一个人孤独苦闷、无处倾诉。领导布置完工作就对员工不闻不问,不会也不愿交心谈心做心理疏导工作。相反,这些属于“80后一代”的知识精英,恰恰最需要的是“心灵的鸡汤”。多为独生子女,养尊处优,而现代转型社会各种挑战、竞争、选择、困难、下岗等尖锐矛盾,冲击着本就心理脆弱的他们。媒体曾披露过一组数字,我国13亿人口中,患有严重精神和心理障碍疾病的患者达1600多万。患有不同程度精神或心理障碍需要专业人员干预的人数则更多,估计达到1.9亿人,可近半被调查者认为现在寻求心理咨询很不方便。



  复旦大学教授顾晓鸣认为,无论自杀者为什么自杀,有一个共同原因是企业没有给他们提供一个能够直抒己见,透明、友好的沟通氛围,这跟员工自杀是脱不了干系的。IT企业都希望最大限度地利用员工脑力资源去激发生产力,但华为采用的模式还是计划经济、小农经济、工业生产的旧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下员工缺乏抒发渠道是必然的。事实上,国际上一些走在前列的公司,从开始穿便装上班,到允许员工带宠物上班,以及替员工的水电煤、健身以及孩子上学买单,这也能极大的激发其员工创造力。



  “不要因自己的弱点而忧虑,要充满自信,以此来解决心理压抑问题。”任正非说过。但人在遭遇心理困绕的时候,单单靠豪言壮语,靠自我壮胆,靠自我排解是不够的。关键时候,组织上的嘘寒问暖,危机时刻,润物细无声的阿护,疑惑迷茫之际的点拨指教,用“心药”治“心病”,更人性一些,更温馨一些,将会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支撑起大写的人生。狼性少一些,人性多一些,当是企业文化的一种拨乱反正和净化升华。


上一条: 年后市场运作—“抢”字为先,赢在起跑线

下一条: 房地产调控勿入历史旧辙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