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已公布了2月份的CPI,同比增长8.7%,创11年来新高。对于这个数字,我们需要一个理性判断。
首先,应该考虑到一些偶然和短期因素的影响。比如,1月底到2月初,全国19个省市和自治区发生的暴风雪灾害,对交通运输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性,阻隔了商品和物资的运输,可能带来短期供给不足,使价格上升。
另外,还有春节因素的影响。中国传统的一年一度的节日,老百姓的消费需求会有一个超出平均水平的提高。需求增加推动物价上涨,这几乎成为一个有规律的季节性价格因素。春节因素对价格影响通常应在0.3%左右。
这样算下来,就不是很出人意料之外了。从去年9月份开始,我们分析,2007年第四季度到2008年上半年,CPI的数据都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而政府治理通胀的各种措施、支持农产品生产的政策有一定的生产周期,紧缩的货币政策也有累积效应。所以,我们应该有充分的心理预期,近期CPI的数据还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延续。
至于对通胀形势的发展,我们有三点判断。
第一,对于通胀水平的高低判断,不应该脱离GDP的增长水平。欧洲央行把货币政策的目标定在2%的通胀水平上。伯南克先生出任美联储主席后,虽然没有明确给出通胀指标,但舆论普遍认为,3%是美联储能够忍受的通胀水平。所以说,中国将2008年通胀目标定在4.8%,看上去似乎较高。可欧洲平均增长水平一直都在1%以下,前两年有所复苏,也一直在1%上下。美国的经济增长2006年超过3%。但是受次贷危机的影响,所有的预测都调低了2008年的预期。而中国的经济增长保持了5年两位数的增长,4.8%的通胀水平,相对于GDP增长来说,并不算高。我们应该更科学地看待当前的物价形势。
第二,政府工作报告中,针对总需求主导的通货膨胀预期上升的治理政策组合是有效的。去年开始的这一轮通胀的上升,原因确实很复杂,有总需求推动的因素,也有总供给拉动的因素。总需求推动的主要动力是,过度的投资、过大的贸易顺差、过剩的流动性,特别是第三个原因,可能是其他原因的根源。总供给拉动主要是要素价格上升,比如工资上涨、石油价格上升、粮价上升对食品的成本拉动。
我们认为,总需求的推动大于总供给拉动的影响。总需求推动型与总供给拉动型对经济产生的影响不一致之处在于,总需求推动的结果是所谓“高通胀高增长”的经济形态。总供给拉动的结果是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高通胀低增长”的所谓“滞胀”经济形态。我们现在是“高增长高通胀”的局面,总需求推动应该是主导因素。
第三,要防止成本推动的通胀抵消政策的影响。我们注意到,2007年CPI开始上升时,PPI一直保持在2.2%~3.5%的较低水平,也就是说上游产品价格对最终消费价格的成本传导压力并不太大。但是,2008年开始,PPI的数据发生了变化。1月份的PPI同比增长6.1%,2月份PPI同比上升至6.6%。而且石油已经站上百元大关,国际粮价也持续呈上升态势,铁矿石今年的涨价幅度也达到了65%。这些都是PPI上涨和其继续上涨的原因,输入型通胀的压力有不断加大的可能。如果上游产品价格的成本传导力度发生变化,成本拉动的通胀的压力就会有所增大。
我们要防止一个现象,尽管我们认为现在一系列组合政策一定能够产生效应,有效控制总需求推动的通胀,但是,成本拉动的或输入型通胀对价格水平形成的压力,可能抵消政府一系列治理政策的影响,使价格水平继续攀升
上一条: 人民币汇率大起大伏符合谁的既得利益
下一条: 缓解石油进口需价格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