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机器工业时代,以标准化、模具化和流水线形式将生产原材料以及生产资源加以集约配置,催生了一切物质商品生产的规模型产出状态。产品必然要走向市场,必须接受市场的挑肥拣瘦评头论足,导致生产最终要服从于市场。追捧市场,成为生产产业化的流行病。以规模生产支撑的市场化,就成为产品生产生存的必然法则。于是,市场主宰了生产;生产必须走产业化的路子。
一次亲历的感受
2005年我带领一个小组深入陕西渭南华阴地区考察民间皮影的生存状况。
当地领导非常重视和支持。可是,皮影艺人分散在三乡五镇务农,整整一个上午也召集不齐一个皮影演出队。文化局领导就特意安排我们去了一家“皮影生产厂”。说是生产厂,其实不过是一间20多平方米的农房,几张木桌散乱围坐着七八名工人。刻制皮影的工具都是自己制作的,每个人面前只有一点点牛皮材料。厂领导向我解释:选一块能够制作皮影的好牛皮不容易,价钱也大。选好一块牛皮后,要经过刮、沁、煮、晒、平、压等多道手工程序,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拿到这里来画制皮影。由于演出队用不了多少,制作的皮影不是给剧团的,而是把皮影装上镜框,当成装饰品去卖。等到真正换回了钱,才能再去买下一块牛皮料子。一幅一尺左右的皮影,遇上天晴也只能卖100元;要是天下雨雪,兴许50元也卖不到。我奇怪:价格差距如此之大!况且,卖艺术品,跟天气有什么关系呢?厂长笑了:这是我们农民赶集市的一种说法。听着讲解,看着眼前简陋的手工作坊式生产,我真正认识到,文化生产必须走产业化的路子。
什么是产业化?其实,一项生产的产业化,无非着眼于三件事:生产链、规模化、市场化。我们不妨把这三个方面叫做产业化的三要素。生产链,是讲两项链接:其一,生产过程的分工、协调与配合;其二,产业过程中,生产-流通-市场的运动环节间的一体化链接。规模化,是讲究系统结构下的生产外延性,比如数量、程度、品种等,要以数量和规模占领市场份额。市场化,是产业化的最终目标。市场实现价值,效益是核心,也是生产的命根子。综合起来看,生产的产业化,就是强调生产要从社会化的分工协作化生产上道,以规模占据市场,以效益赢得生命。
我们不妨从产业化的三要素入手,来分析为什么文化生产必须走产业化的路子。
第一,生产过程分工与资源配置。
以个人的审美取向和技能取向所从事的文化作品生产,称为文艺创作;以手工作坊形态和组织形式所进行的文化类手工劳动,通常被看成是手工艺。比如乡间的皮影工匠的生产。这些文化生产方式,几乎谈不上什么社会化分工与协作。因此,虽然它们也是文化生产,但显然脱离了文化产业的范畴,与产业化无关。
还有一种情形很有意思,就是在个体概念或者局部概念下,这项生产是具备产业化特征的。比如一部电视剧的生产。从创意策划开始,到剧本写作修改,然后导演开始组建制作班子,摄像灯光录音师、服装、道具、美工等,更要选配演员,其间的分工配合细致周密严谨,产业化特征非常突出。但扩大到整体,放眼全局来看,问题就出现了。每一部电视剧,仿佛又都变成了一个一个的手工作坊出来的文化产品,彼此之间没有产业化意义上的有机联系。在产业化过程中的流通环节,更是个体户似的摆摊跑点销售。如同皮影工匠去卖自己的皮影作品,你卖你的我卖我的。产业化分工就此销声匿迹。在生产环节是有分工有协作的;但在整个产业化循环运动过程中,又表现为没有分工缺乏有机的协调配合。即个别与整体、局部与全局之间的不统一不搭配,正是我国文化生产产业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尖锐矛盾和冲突。其产业化的社会表现,就是生产和发展中所必然造成的资源的巨大浪费。举个例子,一部有收视率的电视剧,常常会在同一时间段,你播我也播,好几家上星电视频道同时播出。这种流通领域里的各自为政,毫无分工配置与协调导致的卫星频道资源的无作为浪费,实在触目惊心。由我国当前的电视剧产业化现状矛盾所引发出来的诸多问题,很值得文化产业实践性研究的思考。
第二,文化生产的规模化。生产的规模化,一是说生产者的生产能力,二是指产品进入市场的能力。
这个问题比较好理解。但是,文化生产实践中,往往被人们忽视的,是生产规模中的系统结构,生产规模与产品之间在“量”的背后所含的深层次的“质”的问题,以及量与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文化生产的规模,不仅仅要重视产品规模和数量,更要看重数量中的质量,以及数量和数量之间的关联意义。
我们也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规模化中的系统结构性。2006年我国电视剧生产了13840集,但真正进入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的只有3000集,其他时段播出的约有4000集。也就是说,大致只有50%左右的电视剧生产能够最终进入消费市场。不言而喻,除了市场的消化容量等因素以外,其中大量的被市场排斥的是那些劣质产品(反映出量与质的关系),还有那些题材撞车故事雷同的剧目(反映出量与量之间的排斥性冲突关系)。如果以一集电视剧平均30万元成本计算,全国一年就有20多亿元的电视剧投资资金血本无归了。由此,我们看到了文化生产的产业化道路上充满曲折和风险。
第三,文化生产的市场化。生产要出产品,产品要走进市场,产业化过程的根本目的是追求效益。所以,市场化是产业化的归宿。这个道理已经被普遍承认和接受。
但讲到文化生产要彻底实现市场化,实践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从保护民俗民粹的角度,从历史遗留问题的角度,在生产组织机构上,在生产形式上,在产品的时代意义和市场价值性上,我们都还要面对很多根本没有市场能力和效益能力的“文化组织”和“文化生产”。事实上,它们都不同程度地阻碍着国家文化生产走向产业化的进程。在这里,可以明显领悟到一种启示:文化生产的产业化步伐,不单单是经济动力所能够推动的。产业化一定也是社会化,一定要动员起整个社会的力量。历史的规则和经验告诉我们:在大工业化时代以后,一切失去市场竞争力的生产和产品,无论人们怎样依依不舍,最终,它们还是要走进历史的坟墓的。
总之,文化生产必须走产业化的路子。否则,没有其他出路。文化生产的产业化路子,没有现成的康庄大道,一定会在探索中遭遇挫折。但是,文化生产的产业化,伴随着文化文明的社会化进程,必将在精神领域造福于人类。
上一条: 财政收入上哪去了?
下一条: 美元危机,什么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