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08年以来,尽管美国经济大幅下滑,欧元区、日本和主要发展中国家经济增势也明显减缓,但是数据显示,由于国际市场价格屡创历史新高,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消费价格指数(CPI)趋升,通货膨胀明显。通货膨胀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的最大风险。
全球通胀明显
2008年1月,美国CPI上涨4.4%;欧元区上涨3.2%,为6年来最高;日本上涨0.7%;韩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分别为3.9%、6.6%和7.4%;俄罗斯为12.8%,南非为9.3%。这些国家CPI上涨率均高于去年12月的水平,呈上升趋势。印度CPI近3个月一直维持在5.5%的水平上,巴西、墨西哥CPI变动相对比较稳定。美国、欧元区和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国CPI上涨率已超过央行设定的控制目标,全球通胀比较明显。
各国CPI变动呈现明显的结构性特征,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变动基本稳定,而能源类和食品类消费价格大幅上涨。美国自去年10月份以来,能源类消费价格连续呈两位数上涨趋势,1月上涨了20.4%;欧元区上涨10.6%;英国上涨5.8%。食品类消费价格涨速也持续加快,今年1月美国食品类消费价格上涨4.8%,欧元区上涨4.8%,英国上涨6.1%。而俄罗斯、南非、印尼等国家的食品消费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对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影响也远远大于发达国家。1月,印尼食品类消费价格上涨11.4%,南非上涨13.4%。
各国CPI变动的结构性特征,表明当前通胀压力主要是因食品和能源供应薄弱、价格持续高涨而引发的,来自需求方的通胀压力相对较轻。
国际市场初级品价格普遍高涨
可以说,国际市场初级品价格普遍高涨是当前全球CPI趋升的直接原因。
进入2008年以来,国际能源、食品和金属等初级品市场供求关系偏紧,石油、玉米、小麦和金属等初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创历史新高。特别是近期 股票市场在波动中趋跌,房地产市场低迷,投机资本为追逐利益大量涌入商品市场,投机炒作加剧,对初级品市场价格高涨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据世界银行统计,1月份,国际石油价格平均为每桶91美元,比去年12月上涨31%,同比上涨69%;谷物类价格比12月上涨5.4%,同比上涨42%;油脂类价格比12月上涨6.9%,同比上涨77%;各类钢材价格也出现回升趋势,比12月上涨6.4%,同比上涨了13%。作为规避通胀风险重要工具的黄金价格也大幅度上涨,1月比12月上涨了11.8%,同比上涨40.9%。
2月上中旬,国际石油、粮食和金属等初级品价格继续呈现加速上涨趋势。纽约石油期货价格几度突破每桶100美元;受恶劣气候条件、生物燃料需求以及消费需求增加等因素影响,全球小麦、大豆、玉米价格也屡创历史新高。天气条件、投机炒作、地缘政治等短期因素是推高当前国际市场价格的主要原因;而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进口国——美国经济减速超过预期,需求量增速将回落,则有助于平衡市场供求关系和稳定价格。但是,随着主要发展中国家经济继续扩张,加上美元大幅度持续贬值,近期国际市场价格难以回落。因此,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今年国际市场价格将仍处在较高的水平上。
全球生产价格大幅上涨
国际初级品市场价格上涨不仅直接导致消费价格上升,而且推动了各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大幅上扬,加剧CPI进一步上升的压力。
1月份,美国PPI上涨7.7%,比上月高1.2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高3.9个百分点;英国PPI上涨5.7%,达1991年1月以来最高涨幅;欧元区PPI上涨4.9%,比上月高0.2个百分点,其中德国、法国PPI均不同程度地上升。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PPI涨幅远远大于发达国家,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南非则呈两位数的上涨。各国PPI趋升,提高了全球通胀预期。
鉴于目前国际石油价格、食品价格持续攀升,全球PPI加速上涨,全球通胀预期提高,预计今后几个月世界主要国家CPI继续趋升,通胀加剧。
各国全力防止通胀失控
尽管目前世界主要国家通胀压力主要是因能源和食品供应薄弱造成的,而需求方的通胀压力较小。但是,必须防止通胀由供应方的压力转成需求方的压力。
由于消费价格上涨影响着居民货币购买力,要求提高工资的压力增大,这样可能出现价格与工资形成螺旋式上升,形成劳动力成本推动的通胀压力。另外,随着石油、粮食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当生产成本提高超出企业承受能力、挤压盈利空间时,企业将被迫提高价格,从而进一步加重CPI上涨趋势。
高通胀势必危害消费和投资,最终将拖累经济增长。因此,通货膨胀是当前世界经济的最大风险,也是各国政府面临的首要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政策措施,防止通胀失控,防止出现经济增长减速而通胀趋升的滞胀局面。
美联储、欧洲央行、英格兰央行等主要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来平抑物价上涨,但是从目前状况来看,货币政策调控的空间受到较大的限制。发展中国家除了实行紧缩货币政策以外,政府还出台一系列强制性的行政手段控制物价上涨。印度设定了最高限价,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正考虑实行政府直接控制价格和提供价格补助、推迟取消燃油税时间等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在短期内对控制通胀将发挥明显的积极效果。但同时它不利于抑制消费需求,也不利于增加供应,反而可能加剧商品供应的短缺问题。因此,缓解通胀压力的政策措施必须注重长期因素,改善供应条件,通过增加供给、平衡供求关系来实现价格稳定。
下一条: 应对“虚胖”的GDP动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