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设财政”走向“民生财政”

 通过改革扩大部门预算,增强预算透明度、公开度,建立国有资本预算制度等手段,推进政企分开,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人民生活问题上。



  昨天,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中以坚决的口气提出,今后5年要下决心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使公共财政更好地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好地改善民生和改善生态环境,“每一分钱都为人民谋利”。



  这为今后的财政体制改革,提出了一个方向,那就是由“建设财政”向“民生财政”转变,这不仅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也是转变政府职能的迫切要求。



  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的财政是典型的“建设财政”,从政策目标到支出安排都是围绕经济建设来做文章,偏重于发挥财政经济杠杆和经济手段作用,对财政促进社会建设、促进人类自身发展重视不够。这也与当时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体制等因素分不开的。如今,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我国经济实力大大增强。2007年全年财政收入超过5.13万亿元,改革开放30年,财政收入增长了44倍。国家有能力、也有实力加大公共服务投入,逐步解决社会不公问题。



  首先,要在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领域加大公共财政投入,要严格控制行政经费的过快增长。将财政支出转向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公共教育、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突出社会保障总支出占GDP的比重,加大公共产品的供给,努力做到经济性公共服务与社会性公共服务相协调,确保社会底线公平。



  2007年,尽管行政事业费用支出增长有所控制,增幅约为14.3%,是预算草案报告各项支出中增幅最小的一项,但是,该项基数很大。尽管民生投入大幅增加,但由于欠账太多,这方面还有很大空间。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仍不到3%,距2000年《教育发展纲要》提出的要求尚有差距,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相比也是较低的。



  其次,要以财政改革为先导,强化政府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加快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从一些国家的发展历史经验来看,而行政改革与财政制度变革紧密相关,甚至财政制度变革会引发行政改革的连锁反应。因此,财政制度的改革则可以先行一步,引导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比如通过改革扩大部门预算,增强预算透明度、公开度,建立国有资本预算制度等手段,推进政企分开,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人民生活问题上。



  另外,建设民生型财政还要把提高财政支出效益和效率摆到应有的高度,财政不能为一些不必要的金融投资和损失兜底。



  第三,要继续改革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照顾不发达地区和基层政府。在目前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地方特别是省以下基层政府事权、财权不匹配,财政财力不足。各级政府财政要去找钱,没条件创造条件,有些地方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了,甚至出现越穷的地方越乱收费。地区发展的不均衡导致发达地区人口等各种要素过于集中,给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带来很多问题,不容忽视。中央政府和上级政府对基层财政负有平衡的责任。



  总之,走向“民生型财政”就是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统一的高度体现,目的是解决效率与公平这一对矛盾。如何进一步适应发展需要,解决比如财政资金分散、总量不明晰、预算透明度不够等问题,财政体制改革任重而道远。如今充盈的国库,既在客观上提出了改革的要求,同时也为各项改革事业提供了大好时机。


上一条: “最困难的一年”更要坚持改革

下一条: 嘘,不要说“衰退”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