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对企业管理先进理论的渴求促使一批高校管理学者最先将HR的概念从国外引入中国,开始了传教士布道般的启蒙过程。经过一批人不懈的努力,九十年代中期起,从混沌到清晰,HR理念在国内企业界渐渐形成一股潮流。逐渐的,HR从业人员逐步增加。与HR有关的从业人士包括高校、研究机构与HR学科有关的专家教授,各类HR管理咨询公司的专业人士,以及活跃在国内各地不同的行业、领域企业HR从业人员,同时,开设HR方面学科专业的高校如雨后春笋般地增加,一茬又一茬批量培养HR方面的“专业人士”。随着从业人员数量的增加,各种与HR有关的论坛、讲座、培训大量出现、场场爆满,一批HR期刊杂志、报纸、网站应运而生、到处人声鼎沸。九十年代中期起,HR领域处处呈现繁荣昌盛的大好气象。一时间,关于HR在企业中的定位有种种乐观的展望:“管理层的合作伙伴、管理变革的推动者、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等等,广大HR人士对此欢欣鼓舞,翘首期盼。
大批企业在HR领域的实践也异常活跃,种种光怪陆离的大跃进行为出现了:有些企业异常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性化管理,强调尊重信任,结果基础性的管理工作被忽视,制度流于形式,员工疏于管理;有的企业求贤若渴,搞“外来和尚好念经”,不择手段要引进各类人才,却没规划好这些人才到企业后做什么,甚至本企业原有的人员都没有人尽其才,更谈不上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些企业异常重视员工培训教育,社会上流行什么课程就让员工上什么课程,什么课程贵就上什么课程,培训教育投入大量的金钱时间精力,轰轰烈烈煞是好看,但所上课程与业务工作之间关联性极低、整个培训教育庞大却不成体系,甚至忽视与员工工作相关的业务技能等最基本的培训;有的企业强调绩效考核,考核前不论考核的前提条件是否具备,考核后对考核的结果束之高阁,纯属为了考核而考核;有的企业异常热衷于员工激励,今天改薪资体系,明天搞员工住房体系,后天搞期权方案,不考虑企业的永续经营,也不看企业实际的支付能力这类企业中的HR部门,成天也是忙得不可开交的,而且取得不俗的成果,但这些成果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能起到什么作用,那只有老天知道了。
理论上讲,HR工作及部门的定位问题,是由企业的经营战略决定的。现实中国目前企业界的生态状况,是一种比较初级的原始生态:大批的企业处于成长的初期,只有生存目标,没有发展战略;只重视经营,不重视管理;这类企业中的HR部门往往是可有可无或位卑权轻。而另一些在竞
上一条: 人力资源规划中的5P
下一条: 企业管理:好制度造就“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