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节能汽车政府责无旁贷

 日前,国家发改委第164批《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公布,在这批获批并即将量产的车型中,有7款车型为新能源车。



  应当说,在目前能源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形下,新能源车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新方向。可是,尽管地球人都知道新能源车是污染少以及节能的好东西,但它在国内的面世,并未受到消费者的追捧。按照业内人士的分析,主要有两点因素:一是消费者对混合动力了解不多,担心技术不成熟;二是价格比普通车高,可供选择车型少。然而,虽说这些原因确是新能源车的“软肋”,但是,笔者觉得,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政府没有起到表率作用,换言之,就是新能源车没能成为公务用车。



  早在1994年,中共中央出台了《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制定了公务车采购标准:部长级干部配备排气量3.0升以下、价格45万元以内的轿车;副部长级干部使用排气量3.0升以下,价格35万元以内的汽车;一般公务用车配备排气量2.0升以下,价格25万元以内的轿车。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也出台类似规定。



  然而,14年过去了,中国汽车工业迅猛发展,轿车新车型层出不穷,价格更是大幅跳水。作为规范公务车采购的配备标准,显然已成了过时的“老皇历”,不能适应现在市场的变化。



  长期以来,主流汽车厂商为了能够吃到政府采购这块“大蛋糕”,采用加长、改排量、调配置等多种方式推出新车型。以国产新奥迪A6L为例,车身长度比德国原版加长了10厘米,已经突破5米大关。一旦其接替老A6进入政府采购目录,将助长公务车加长的变相奢华之风。同时,更长的车身意味着更大的车重和更高的油耗。



  政府汽车采购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2007年政府的汽车采购规模高达700亿元。采购仅仅是公务车支出的第一步,养一辆公务车的成本同样是高昂的。公务车排量越大,油耗和保养费用就越高。在全社会都为高油价担忧之时,政府也在倡导构建节约社会,也倡导老百姓购买节能的小排量私家车,为什么政府不能带头垂范,先把各档公务车的排量逐级下调一些呢,或者带头使用新能源车呢?



  笔者以为,有关管理部门应从建立节约型社会角度出发,对政府公务用车采购管理办法尽早进行完善与修改,尤其是在新能源车的推广上,政府不妨带头购买。同时,尽快在执行层面对公务车采购的价格上限、油耗指标上限等做出新的、更加严格的规定。


上一条: 冲击波渐弱美联储重构次贷市场

下一条: 油价走势集中反映全球主要矛盾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