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的印度机会

一直被西方视为洪水猛兽的“中国制造”,在印度市场上几乎无影无踪。此为何故?



对外开放,中国始于1978年,印度始于1991年,均以异常隆重的仪态吸引着全世界的眼球。那么,在“中国龙”与“印度象”之间,又是如何一种开放格局呢?



照理,同行于大国崛起之路,又是近邻,在经贸往来上分明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相互间的开放应该是更有些声势和规模的。但是,欧美发达国家商场中比比皆是的“中国制造”,一直被西方舆论炒得沸沸扬扬、视如洪水猛兽的“中国制造”,在印度市场上几乎无影无踪,让人匪夷所思。



“中国制造”为何远离印度?



或许,这首先与贸易结构有关。自1984年两国政府签订新的贸易协定后,中印经贸关系有较大发展,特别是过去五年稳步回暖升温,年均增长44%;印度已连年稳居中国在南亚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并且取代加拿大成为中国的第十大贸易伙伴;有关机构甚至乐观预测:到2015年两国贸易额将达到1000亿美元。但是,中国与印度间的贸易多为中间产品,比如:钢铁、塑料、橡胶等。中印两国贸易结构的现状,虽然也实现了一定的经济互补性,却远远没有反映出中国声名显赫的制造优势以及强大的供给能力,也就无怪乎印度市场上未能出现“中国制造”琳琅满目的景象了。



其次,这也与印度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及特定阶段有关。由于多种原因,印度在市场准入方面限制较多,整个贸易行业包括零售业和外贸,均未充分开放。这种制度壁垒直接导致了中国企业无法在印设立贸易或批发公司。一方面,质量上乘、价格合理的中国轻纺、家电商品等,不能名正言顺地进入印度市场,约束了“中国制造”的市场活跃度;另一方面,部分印度商家又出于牟利企图,通过不正当渠道倒卖一些质次价低的中国小商品,对“中国制造”在印度市场的整体形象构成严重扭曲。



如何消除贸易障碍?



可以说,制度性障碍是初始开放国家的特征之一。应当非常理性地看到,中印两国存在着很强的经济同质性。因此,我们必须追问自己:即使印度市场完全解禁、彻底对外开放,是否就一定意味着“中国制造”能大摇大摆地非我莫属地登堂入室呢?其实,“中国制造”所擅长的领域比如:轻纺产品、家用电器等,往往也正是“印度制造”能很快形成自我供给能力的先导领域。“印度制造”的产品本身就大行其市,岂能不对“中国制造”形成挤出效应?倘若,再到有“印度硅谷”之称的班加罗尔或者已有百余年历史的孟买证券市场(此类市场各地已达23个,监管制度非常完善)看看,就会对印度的国家竞争力成长萌生出不可视而不见的向上预期,并相信印度在软件技术、资本市场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或领先性也必将深度影响或带动“印度制造”的蓬勃发展,从而在制造业的更广泛领域与中国展开竞争。



中印竞争的价值



勿庸置疑,“中国制造”大幅迈进印度市场,还很有机会,这不仅因为至少目前印度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还普遍低于中国,同时更在于中印经贸发展毕竟“一切还刚刚开始”。因此,有很多行业,比如:制药、仪器仪表、汽车零配件、食品加工,甚至是与软件配套的硬件生产等,“中国制造”的进入空间都是巨大的、有待开拓的。



但我们不得不看到,中印两国在制造业的不少领域已经构成竞争,而且必将出现更为激烈的竞争。然而,唯有竞争,才能催生真正的优秀。倘若有朝一日,凭借自身实力,“中国制造”在印度的服装、鞋帽等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终端消费品市场,也能够平心静气地获有一席之地,那么,我以为它肯定将成为一种尺度——度量出中国正在完成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并且更为深刻地表明:在新的开放世界里,中印相遇,如同中西相遇一样,有诸多价值

上一条: 买房炒股,中国人民最理性的选择!

下一条: “中国制造”当师从日韩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