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救市也不纠偏是双重不作为

既然反对提“救市”,那就让我们换个说法,管理层应该对市场进行纠偏。既然有关人士那么相信市场,那么,他们就应该以建设市场基础的做法,表达对市场的敬意,并让更多的人信奉他们的理论。



最重要的是尽快纠正估值系统。A股根据上市公司赢利报表进行估值的体系风险很大,因为公开市场的普通投资者既无法得到准确的数据,也无法知悉财务报表的真假,股市虽然有啄木鸟,毕竟数量太少。因此,他们不得不迷信国际投资者的估值,热切追踪“大小非”的动向,如果财务报表花团锦簇,而大小非们却“死了都要减”,恐怕这一公司的成长稳定性就值得存疑。



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靠投资收益与新会计准则调整的赢利无法长远,这样的业绩暴增与其说显示了上市公司在股改后成为管理有效、治理完善的企业,不如说是搭上了政策利好做大市值的顺风车。



报表“地雷”越多,市场信用度越低,人们信心恢复也就越难。美国次贷危机祸起金融衍生品市场,中国的股市风险直接来源于主板市场的信用匮乏。建立信用体系又是谁的责任?



如果说救市没有必要,那么,纠偏有没有必要?



股市低迷最需要的是对资本市场公平的信心和必要的对冲工具,让市场随时保持流动性。但目前的做法是,资金过多融资,融资过度加资金,这样的和面术,使中国资本市场只能在低层次循环。



在开放大批量外资进入之前,有关方面显然有必要打好国内资本市场的基础,提供足够的博弈武器与充足的试验时间,尽快试验融资融券,而不是在外资的倒逼下,欲遮还羞地打开中国资本项目的半扇门,其结果如何,目前就可以断定。



不救市、不纠偏,市场自动反弹,倒是趁了市场纯洁者的心,但中国资本市场会比以往有本质变化吗?不会。



(MBA智库资讯: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媒体及机构,不代表MBA智库资讯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上一条: 沃尔玛继续位居美国《财富》经营收入500强榜首

下一条: 瑞银集团承认对次贷危机估计不足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