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30日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即商业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再降低0.25个百分点,从2.25%降到2.0%。这是美联储为阻止经济衰退发生自去年9月以来连续第七次降息,利率水平总计下降了3.25个百分点。美联储当天还决定将贴现率即商业银行向联邦储备银行举借短期贷款时支付的利率下调 0.25个百分点,利率水平降到2.25%(5月1日《新华网》)。经过此次降息,联邦基金基准利率为2004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我们不能不佩服美联储的果敢。可以说,自去年9月到今年4月,短短七个足月时间竟然七次降息,平均每个月降息一次。并且,窗口贴现率也随之降低。这种向实体经济两条渠道“放水”的措施,充分显示出美联储挽救美国经济,阻止经济衰退的决心。美国连续七次降息,出现了几个 “不顾”。不顾国际石油价格的直线上升,对世界可能出现的能源危机不管不顾,甚至火上浇油;不顾美元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声誉,口头上讲支持强势美元,行动上却相反;不顾及世界其他国家经济状况,客观上造成“放水”冲垮世界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状况;甚至不顾国内已经出现的通货膨胀状况。
那么,美国顾及什么呢?只顾及本国利益,只顾及本国经济,为了阻止经济衰退可谓不遗余力。减税、向实体金融体大举注资,连续七次降息,把货币政策用足、用尽,运用的游刃有余。在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并存中,果断选择了阻止经济衰退,甚至不顾通货膨胀。客观地说,这种选择体现出美国的英明和老道。如果在衰退和通胀苗头出现时,左顾右盼、左右权衡,优柔寡断,很可能使经济立即陷入“滞胀” 境况,那就真正遇到麻烦了。实践也证明美国挽救经济的一系列政策已经取得初步效果。新华网4月30日报道说,美国商务部4月30日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按年率计算增长0.6%,增速与去年第四季度持平。总体而言,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仍然十分明显,但尚未出现收缩。数据公布后,分析人士认为,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形势比原来预期的稍好。从具体数据来看,出口和政府开支是推动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积极因素。得益于美元持续贬值,第一季度美国出口增长了5.5%,增速虽然略低于去年第四季度的6.5%,但仍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与此同时,政府开支第一季度增长了2.0%,增幅与前一季度相同。近来也有一些迹象显示,美国次贷危机的最严重时期可能已经过去,而且过去一周多时间金融市场也出现了回稳势头,这对美国经济而言无疑是利好因素。这些,都得益于美国政府以及美联储及时采取的各种手段和措施,包括降低利率、美元贬值在内。这说明美国开出的“治病”药方是对症的,这些药方可能会继续使用下去。这就给新兴市场经济体国家特别是作为大国的中国提出了挑战。
挑战在于,美国不顾国际舆论和其他国家利益持续降息,使美元一直贬值,使各个国家对美元的汇率一直上升,给新兴市场经济体国家特别是中国挖了一个巨大陷阱:一方面导致国内出口企业面临困难,像中国经济对出口拉动依赖性很大,必将对经济增速带来巨大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新兴市场经济体国家货币升值特别是中国人民币升值加快,又使得热钱大量进入中国,流动性继续过剩,对物价造成冲击,加大通货膨胀风险;再一方面美元储备居高不下,一边快速增长,另一边快速贬值,高美元储备国家受到大损失,美国从中获得大利益。
美国给新兴市场经济体国家挖陷阱、设圈套,实质上是在绑架世界经济特别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国家经济,客观上可能把本国可能出现的经济“滞胀”转嫁到新兴市场经济体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美国挖这个陷阱、设这个圈套,使新兴市场经济体国家的货币政策可能失控,比如:人民币只是对美元升值,对国内却在贬值,通胀压力却在增大,本应该果断使用利率工具,但利率提高,使得中美利差扩大,人民币升值加快,热钱流入增加,流动性过剩加剧,结果加大了通胀压力。本来利率提高是应对通胀压力的,结果却助长了通胀,适得其反。再比如: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破七”后,已经出现了一个平稳局面,结果美国却突然又降息,这种稳定局面很可能被打破。这就是美国设立的迷局。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情况下,走出美国挖的陷阱,破解美国设的圈套,难度确实不小。
中国的货币政策应该审慎使用利率手段,继续加大使用数量型货币工具。从一季度14家上市银行盈利大举增长看,主要在于存贷款利差收入增加快,这说明商业银行资金面还很宽松,说明数量型货币工具仍有使用空间。因此,央行应该继续使用存款准备金、央行票据以及临时性存款等货币手段。美国一直向中国的库里放水,我们只有不断筑高坝堤。国家财政政策应该密切关注经济动向,一旦出现经济明显减缓迹象,就应该立即动用减税等财政调控工具。当前,应该把防止中国经济可能出现的“滞胀”提到重要日程了。
上一条: 快讯:微软宣布撤回收购雅虎公司提议
下一条: 美国第一季度经济增长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