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改革新趋势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事行政改革的浪潮席卷全球。这场人事行政改革起始于英国和美国,并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扩展和深化。



从改革的动因看,最直接的起因是为了减少政府支出。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西方一些国家经济滞胀、能源危机、预算赤字、公共管理效率下降。以美国为例,政府在这期间开支上涨了6倍,人们对“一个拿走45%国民财富的政府”产生了信任危机。从客观环境看,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科学革命,改变了人与环境的关系,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又形成了人才竞争,对滞后的人事制度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1999年全球约有1.3亿人在国外工作,传统的以民族国家为界限、以公务员为对象的人事行政体系,以管理控制为手段的人事管理制度受到冲击。随着各国人才争夺战的加剧和跨国公司人才本地化战略的推行,人才智力跨国流动增多,“非公民”现象日益突出。



现代人事行政无论是价值观念、结构体系,还是适应对象、操作方式和手段,都与历史上的用人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并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崭新的人事制度体系。从近20年发达国家人事行政改革的发展趋势看,尽管各国行政改革的名称、起始时间、操作方式不尽相同,但其中人事行政改革的目标取向基本一致,改革的内容也十分相近。概括起来讲,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部分:

  一是人员任用由“以委任为主转为以聘任为主”;

  二是人才选拔“由封闭到开放,由限于民族国家到面向全球”;

三是用人标准“由重学历、专业知识转为强调创新能力”;

四是人才开发“由阶段性到伴随整个人生过程”;

五是组织结构“由强调纵向层级到重视横向联系”;

六是工资制度“由依据职级到主要依据政绩”;

  七是人事运作“由重规则与过程到重结果,由强调服从到突出自主创新”;

八是官民关系“由命令与服从到商家与顾客及合作伙伴”;

九是人事服务方式“由实体扩展到虚拟网络”;

  十是人事服务地点“由衙门到服务社会化”;

十一是政府人事职能“由对公职人员的管理到对整个国家的人力资源开发”,等等。

  

  当前,人事行政改革之所以范围越来越广,内容越来越深化,这实际上是新技术革命、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改革不仅意味着树立新的理念、开发新产品、增加新投资,改革的核心更应强调开发人的技能。西方人事行政改革虽然轰轰烈烈,也形成了一些共同性的做法和框架,但仍属发展的过程之中,理论的整体构架尚未最后形成。



  正确认识西方国家对传统人事行政的改革,对深化我国的人才战略实施和人事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以加强市场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为特征的结构调整中,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限制或放弃了“终身制”。在过去10年中,7个发达国家中有6个国家公职部门临时性岗位的增加,快于固定岗位的增长,实行聘任制已成为世界文官制度改革的趋势。有些国家高级公务员职位向本国私营企业家和教育学术界专家开放,部分中低档公务员职位向外国公民开放,其最终目的都是在全球范围内争夺人才。



  有资料显示,美国的技术岗位中有近一半是空缺的,每年对高科技人才的签证,已由目前的11.5万份提高到20万份;德国总理去年决定,将尽快从国外招聘2万名信息技术人才;英国放宽以技术为主的劳动许可证限制,并增加国内一流科学家的工资;日本预测,今后10年缺少160万至445万熟练技术人员;以人才和高新技术立国的新加坡总理吴作栋说得更清楚:“知识时代带来的新挑战是如何奖赏和留住人才,新加坡要取得成功,不能单靠当地人才,而是靠从世界各地网罗人才。”



  发达国家在人事行政观念、职能、工作方式等方面的调整,为“创造一个人人享有信息、人人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打下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发展中国家为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可借鉴发达国家一些成功的经验,如网上招聘、网上考试、网上登记注册、网上验证和政策咨询等。发展中国家只要抓住机遇,加快改革步伐,把信息网络技术作为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变数字鸿沟为数字机遇”,就有可能在推行人事行政服务社会化和公共化等方面,开发人类所具有的无限潜力,提高国家的综合竞争能力。

上一条: 职务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

下一条: 人力资源的规划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