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营销的三大新“卖点”
菜,满足消费者的配餐营养要求。聘请劲松烹调技校学生现场制作演示“教您做一道家常菜”,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策划界有句常用的口头语叫作“找点”,两个字虽然很普通,但其中的含义却非常丰富。超市在运营中为什么要“找点” 呢?这是因为超市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欲想在众多冗杂的工作中理出千头万绪,关键在“找点”。有的超市营销之所以供非所求,是因为“点”没有找准。“找点”是超市经营管理成功的有效载体,只有找出本超市的优势 “点”,才能确立进入市场的切人 “点”,继而完善经营中的连接 “点”,构建管理中的支撑“点”,最终全面提升市场的竞争 “点”。
从理论上讲,“找点”分两个层面,第一层面特指按一般思维方式寻找超市在运营中常见的管理“点”;第二层面是指按“跳跃思维”方式而苦苦探索的发展 “点”。目前,许多超市经营管理仅限于在第一层面上“找点”,并没有将着力点放在第二层面上。笔者认为,第一层面“找点” 是基础,第二层面“找点”是升华,只有将两个层面上的“点”有机连接,才算找到了超市经营管理的最佳结合点——亮点。
一.绿色营销有卖点
绿色营销是现代商业的新趋势、主旋律、新亮点,在买方市场业已形成的情况下,谁能抢先占领绿色这块前沿阵地,构筑一条经济、环境、生态、绿色资源相互协调的“堡垒”,谁就赢得了可持续发展的主动权。
有关部门对北京、上海两大城市的调查表明:绿色食品在我国所具有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有80%左右的消费者希望购买到绿色食品。国外专家预测,绿色食品类产品销售额在今后的 10年间将从现在的110亿美元增至1000亿美元。有的国家绿色食品类市场消费量年增长率达到 20%—30%,甚至50%。
先行于绿色营销的超市大都有这样的体验,商品一旦注上了“绿色”的标签之后,就等于加上了一个法码,提高了一个档次,显得与众不同而身价倍增。在商家和消费者的心目中,绿色已成为身价的代名词。
超市作为商品流通领域的一个中间环节,应紧跟时代消费趋势,扩大绿色商品的销售空间,形成绿色商品的销售网络,促进绿色商品的生产,降低绿色商品的经营成本,获取绿色商品的经营效益。
二.特殊群体觅盲点
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消费群,而有些特殊的消费群其市场潜力非常大,却常被商家忽略,开发乏力,造成一定的市场盲区。超市洞悉商机,瞄准特殊消费群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目前,我国的老龄人口已达到1.27亿,接近总人口的 10.1%。世界新增加的老龄人口中有23%来自中国。应当说,我国已步入了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同其他社会现象一样,既有负面影响,又存在新的机遇。因此,超市应抓住这一人口老龄化的“黄金时期”,树立迎接老龄化社会的超前意识,主动搏击已经到来的“银色浪潮”,积极开发经营老年产品和“银色市场”。
当然,在开发和销售老年人用品时,有三个方面的问题要注意:首先是注重社会性;其次是考虑实用性;第三是引导消费性。
另外,花季少年是一个最无钱但又最敢花钱的特殊群体,超市不应忽视这个主力消费群,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这个层面的商品,锁定这个舍得花钱且又出手大方的“太阳消费系”。
三.主题厨房是支点
众所周知,家庭主妇大多执掌经济和购物大权,始终是商家争夺的消费主体,超市应考虑家庭主妇购物的精打细算,细分卖点,按层次分类别,投其所好,供其所需。
北京北斗超市曾对周边居民进行一次厨房食品需求的问卷调查:(1)对厨房类食品(主食、副食、菜、肉、调味品、水果、锅、碗、盘、筷子、勺子等)是否满意?(2) 家庭成员最喜欢吃的主食、肉、鱼、菜是什么?(3)希望从超市直接购买到哪些厨房食品?
结果显示:大众化的饺子皮、混沌皮、手面、烧麦、发糕、馒头、面条等厨房食品最受欢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厨房类商品日益要求卫生、营养、美味、快捷及多品种。北京崇文门菜市场设置专门的饮食文化咨询站,请专业人员介绍一些蔬菜的食用方法及保健食疗。针对糖尿病人、高血压病人、老人、幼儿等特殊人群设计补钙类菜,补铁类。
值得一提的是,洋超市又有新动向,武汉家乐福投资在汉阳建立了专门的蔬菜生产基地,由公司提供优良种子,并派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实地,指导农民种植与管理,保证所供蔬菜不受农药、硝酸盐及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这种超前的环保意识及市场空间开发方式值得本土超市借鉴。
下一条: 三情建设:促销拦截的后台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