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贸易自由化

服务贸易自由化是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它为发展中国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发展中国家应充分利用这一现代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为其国家利益服务。然而,服务贸易自由化是建立在国际旧秩序基础上、由发达国家主导和推动的,并不能给各国带来平等的发展机会。一、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效益和经济安全的影响

(一) 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效益的影响

1、 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服务贸易自由化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促进发展中国家效率的提高:

1)由于外国服务供应者进入市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能够有更多的机会选择廉价优质的服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

2)发展中国家能够进口经济发展急需、而本国又不能满足要求的生产性服务,从而有利于解决生产发展与服务业不相适应的矛盾。

3)外国企业的竞争将迫使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企业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努力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加强竞争能力,走向世界市场。

4)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发展自己具有相对优势的服务业,进口不具有相对优势的服务,从而促进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所以总的来说,服务贸易自由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效率的提高。

2、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对外服务贸易的出口和进口会影响一个国家整个国际收支的平衡。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由于发展中国家减少对服务进口的限制,短期内可能导致进口大量增加,造成国际收支恶化。另一方面,自由化可能改善国际收支

首先,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自由化的国际环境设法扩大自己的服务出口。其次,由于采用优质廉价的进口服务,发展中国家可能降低其物质产品的成本,提高质量,增强货物出口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增加商品收入。再次,适度开放金融服务市场将有利于外资的流入。

3、对技术进步的影响

服务贸易自由化对技术进步有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服务本身可能成为技术转让的渠道,使发展中国家通过咨询、培训以及其它技术服务形式获得技术和其他信息。同时,服务业的外国直接投资也往往伴随某些技术转让。2)国际竞争的压力会迫使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企业加快技术进步以提高竞争力,并由此带动其他部门的技术进步。当然,服务贸易自由化也可能对技术进步产生消极影响,例如一国过分依赖外国的高技术服务就可能抑制本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开发。但总的来说,自由化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是积极的。

4、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劳动生产率较低,劳动密集度高,劳动力素质差,向其它部门转移较为困难,因此,服务贸易自由化可能使本国服务业和与之相关的物质生产部门的就业状况恶化。不过,随着服务进出口的扩大,对外服务贸易也可能成为解决就业的重要途径。因为发展中国家一般都具有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每年都有大量新成长起来的劳动力需要就业,而且由于科技的发展,从农业中游离出来大批闲置劳动力。而国内就业岗位的增加,又受国内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因此出口劳动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国内就业压力。例如巴基斯坦在国外就业人数已占其城市劳动力的25%。此外,跨国公司一般都采取本地化政策,雇佣当地的员工也会给东道国增加就业机会。



(二) 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

1、对经济独立性的影响

服务贸易自由化可能会削弱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独立性,其原因在于:

首先,对服务贸易自由化义务的承诺会使发展中国家在一定程度上丧失部分经济决策的自主权。

其次,外国服务的竞争可能会抑制发展中国家弱小的新兴服务业特别是高技术生产性服务以及与之相关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使它们难以改善自身的产业结构,从而在高技术服务上依赖发达国家。

2、对经济发展稳定性的影响

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是与独立性相关的,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高度的对外依赖都会影响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此外自由化还通过以下两方面增加经济的不稳定性:第一,服务贸易自由化鼓励一国根据比较优势的原则发展自身具有相对优势的服务业,这就有可能增强某些发展中国家对某一单一服务部门的依赖,不利于这些国家形成对国际市场的应变能力。第二,银行业等金融服务市场的对外开放将使发展中国家的国内金融体系与世界金融市场联系在一起,一旦国际金融市场发生强烈动荡,将难免对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造成冲击。



二、发展中国家自身的制约因素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效益的影响是利大于弊,对经济安全的影响却是弊大于利。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判断仅仅是舍弃了许多制约因素的理论判断。下列制约因素对发展中国家在自由化过程中的命运有着实质性的影响。

第一、发展中国家自身经济地位的制约。从理论上说,自由化能够刺激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提高竞争能力,减少贸易壁垒,有利于发展中国家自身具有相对优势的服务进入国际市场。但是现代服务业的国际竞争越来越从劳动力成本、地理环境优势的竞争转向技术的竞争,而技术恰恰是发展中国家现实经济中最大的弱点。所以说,发展中国家提高服务业国际竞争能力的最大障碍并不在于贸易壁垒和缺乏竞争刺激,而在于技术层次和管理水平低以及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发展中国家在“其它民间服务”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证实了这一点。在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部门,发展中国家尚主要靠廉价劳动力和自然条件进行国际竞争,自由化并不能改变这种局面。而在自由化中受惠最大的信息化服务部门,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能力低的制约,也很难从自由化中得到利益。信息化服务往往依靠现代化通讯、信息处理设备,而发展中国家缺乏相应的高技术工业来提供这些设备。因此如无有效措施,在自由贸易的环境下,发达国家的竞争对发展中国家信息化服务发展的抑制作用可能大于促进作用。

第二,国际经济环境的制约。从理论上说,服务贸易自由化能够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以提高发展中国家出口竞争能力。但是,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发展中国家出口竞争力最强的领域往往就是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最盛的领域。因此发展中国家由于出口竞争力的提高本应得到的利益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被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所抵消。

第三、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内部产业结构的制约。发展中国家自身最薄弱、因而最需要从国际市场引进的服务是生产性服务,特别是其中的信息化服务,如金融服务、技术服务、数据处理、通讯、咨询等等。而信息化生产性服务恰恰是国家经济安全影响最大的领域。发展中国家如果完全任其自流,就难免在这方面依赖发达国家,以致陷入这样的困境:

一方面,由于现代服务与物质生产的紧密结合,发展中国家必须依靠发达国家来获得生产性服务以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保持在物质产品方面的竞争力;另一方面,由于现代服务与先进科学技术的紧密结合,技术能力薄弱的发展中国家短期内难以发展自己的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信息化服务,因而难以摆脱对发达国家的依赖,而这种依赖反过来又进一步抑制发展中国家本国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

在信息化生产性服务上依赖发达国家的危险不仅在于压抑本国高技术服务的发展,使发展中国家难以改变落后的服务产业结构,而且在于这可能会使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信息资源的再分配系统中处于不利地位。例如发展中国家在数据处理方面依赖进口时,就可能形成由发展中国家提供未经加工的原始数据,再由发达国家进行处理的格局。在这种交换中,发展中国家一方面支付数据处理费用,另一方面又无偿输出了原始信息资料,而发达国家则在赚取信息加工的附加价值的同时还获得了无偿的信息流入。信息的无偿外流不仅使发展中国家损失了宝贵的经济资源,而且对国家安全造成了潜在的威胁。同时,服务贸易自由化造成的竞争从外部迫使发展中国家发展具有相对优势的服务业,而发展中国家具有相对优势的往往是旅游、工程建设、运输等劳动密集型的传统非信息化服务。这样,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依赖从发达国家进口信息化服务,另一方面又依赖传统服务业的出口获得外汇,平衡国际支出。服务贸易自由化很可能使这种格局固定化。

这种服务贸易格局的实质是发展中国家用附加价值较低的服务来换取发达国家附加价值较高的服务,用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相交换。这种分工格局意味着发展中国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无法在国际市场上转化为更高的价值,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只能局限在低增值的水平上。这种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服务贸易格局,一旦长期延续下去,就会使发展中国家永远无法改变自身的落后地位。这是发展中国家在服务贸易自由化过程中面临的最严峻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综上所述,服务贸易自由化既可以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经济效益,又可以威胁经济安全。但由于发展中国家在整个国际经济格局中处于劣势,如果按照发达国家主张的比较优势原则来处理自由化问题,就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格局:发达国家成为自由化的主要获利者,而发展中国家则成为自由化不利影响的主要承担者。这里的关键是发展中国家技术上的差距。如果发展中国家不能在技术上缩短差距就难以得到自由化带来的经济效益,却要在经济安全上付出昂贵的代价。



三、发展中国家在服务贸易自由化中的发展战略和调整措施

发展中国家在融入服务贸易自由化大潮时,要根据本国的特点和承受能力,循序渐进地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我认为发展中国家制定服务贸易自由化对策的基本指导思想在于打破原有比较优势的局限,缩短技术差距,改善自身服务贸易结构,从而尽可能利用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机遇促进本国服务业的发展,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弱自由化的消极影响。

(一)在国际竞争中完善自身的服务业发展战略不同的发展中国家有不同的情况,很难为不同类型的发展中国家制订出具体的发展战略。但是从国际竞争的角度考虑,以下几点是值得发展中国家普遍注意的。

第一、在现阶段完全开放本国服务市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不现实的,至少对于本国经济安全是危险的。而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完全封闭本国市场,一方面难以有效做到,另一方面将严重损害本国厂商的经济竞争力。因此我认为混合型逐步自由化的服务贸易发展战略可成为发展中国家政府的备选方案。只要政策措施适当,发展中国家就有可能在服务贸易自由化中获取大于损失的效益。

第二、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立足点应当放在促进整个经济发展上,而不是单纯为了出口创汇、增加收入。依照比较优势原则利用自然条件、廉价劳动力优势发展旅游、工程建筑、运输等少数几项传统服务作为国际收入来源可以较快地获得经济效益,但从长远看(特别对于大国来说),这种服务出口战略很难在国际服务市场上长期站住脚,大家知道,当代服务业的国际竞争是与物质生产部门的国际竞争联系在一起的,世界上服务贸易中的强国也都是物质生产上的强国。现代服务贸易核心是以信息化服务为主体的生产性服务。如果说传统非信息化服务可以更多的依靠劳动力成本、地理环境等因素来获得相对优势,那么信息化服务国际竞争能力的提高则是与整个生产发展的水平相联系的。例如新加坡的服务出口与GDP之比高达60%以上,除了靠地理优势外,现在越来越多地得益于强有力的制造业基础,没有发达的制造业作后盾,新加坡成为亚太地区的国际金融中心是难以想象的。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不面向生产,就不可能有发达的生产性信息化服务。没有发达的生产性信息化服务,就很难在未来的国际服务市场上大显身手。因此,发展中国家不能把服务业和物质生产割裂开来,企图单纯依靠发展服务业来弥补物质生产的不足,以服务贸易的顺差来弥补货物贸易的逆差;而应当重视生产性服务的发展,把服务业的发展与物质生产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互支持,让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这样,一方面生产性服务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商品出口的竞争力,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自身竞争力的提高又可以改善服务出口的结构,减少对外国服务的依赖。实施这种战略时,切忌急功近利,对于某些对生产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的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即便不符合比较优势原则,一时难以打入国际市场,也应该加以扶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本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后劲。

第三、发展中国家对于自身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应当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比较劳动力的优势不仅要看它的价格,更要看它的素质。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虽低,但文化技术素质差,只能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低增值服务。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虽高,但从事的是高增值的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创造的价值高。所以发展中国家必须下大力气提高劳动力素质,否则难免在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冲击下被挤入劳动力低成本、低增值的死胡同,这样,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当然这并不是说发展中国家不能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事实上,首先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是一般发展中国家进入国际服务市场的必经之路。但必须明确,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为将来提高服务的技术层次积累资金、创造条件。

第四、发展中国家应该在开放的基础上提高服务的技术层次,充分发挥服务贸易作为技术转让渠道的作用。在服务贸易自由化过程中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主权冲击最大的是数据处理、通讯、金融服务等高技术信息化服务,而发展中国家又最需要引进技术,培育自己的高技术服务业。本文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建立高技术服务业的初期,采用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方式引进高技术服务较为有利,因为直接投资形式更有利于技术转让。美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让78%是通过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进行的。而采用贸易形式引进高技术服务只能得到结果,不能引进生产过程,反而容易造成对进口的依赖,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高技术服务业从无到有地发展。当然,引进高技术服务业的直接投资又会涉及一系列有关国家主权和安全方面的问题。这就要求发展中国家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例如,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感到头疼的跨国界数据流动的管理方面,巴西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就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它制订了一套综合管理办法来处理跨国界信息流动及跨国公司在这种流动中的作用。巴西的管理目标在于:(1)最大限度地扩展巴西产业的信息资源,无论是进口的还是当地生产的。(2)实现并维持国家对巴西产业的决策和控制权。(3)增加公众使用信息的机会。(4)通过管理信息资源扩大国家的文化和政治基础。巴西通过一系列法规、管理机构、国营公司、研究与开发机构等来实现其政策目标。例如巴西规定建立跨国数据传送链路必须经“信息管理特别秘书处”(SEI)批准,该机构建立了一套准则估价传链路在何种条件、何种程度上符合国家的信息资源政策,以决定是否批准其建立。巴西实施的跨国界数据流动政策措施,不但减少了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而且使计算机系统、软件、数据库和专门人才不断增加,积极推动了本国数据工业的建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这说明发展中国家在开放的条件下发展自己的高技术服务是可能的,但必要的国家政策干预也是不可少的。

第五、服务贸易政策应当与其他经济政策相配合,形成完整的政策体系。服务贸易不是孤立的,它涉及国内和国际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因而一国的服务贸易政策也不应当是孤立的,它必须与其它经济政策协调配合。与服务贸易政策关系密切的有:跨国公司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劳动力政策、技术政策、货币金融政策、国际收支政策、商品贸易政策等等。综合考虑这些政策,使它们有机结合,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在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改善自己的地位,同时,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其他国际经济领域的斗争,如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技术保护主义;争取债务问题的公正解决等等,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二)对服务贸易政策作具体调整

第一、重点扶持新型的电信服务产业。在信息产业化、产业信息化和社会生活信息化的今天,信息技术业已成为任何国家制定服务战略的首选目标。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电信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不仅是扩大服务出口的有效手段,更是提高各种服务部门效益的先决条件。尤其重要的是,由于信息技术的自身发展具有某种非连续性的特点,这为发展中国家跨越信息技术研制的初始阶段提供了现实可能。

第二、建立健全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国际服务贸易活动必须通过国家的立法形式,依靠相关的法规制度来实施管理。然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立法管理方面却相当落后,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本国服务业深入拓展国际市场,因此,制定既切合本国实情又符合国际规范的服务贸易法规,是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这不仅是保障政策透明度所必须承担的义务,也是服务贸易总协定赋予发展中国家的基本权利。

第三、加大教育力度和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发展中国家确实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却存在劳动力素质低,缺乏高素质人才资源的问题。而在迅速发展的国际服务贸易领域,特别是新型服务产业,对于从业人员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重视教育投入,建立正规的教育体系,加强专门的技能培训,是发展中国家适应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应该采取的又一措施。我国是服务贸易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国家,并且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言而喻,在服务贸易自由化问题上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的上述立场、对策、战略等无不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启示。

上一条: 服务贸易

下一条: 服务质量及其内涵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