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齐平:国无远虑,必有远忧

——中国人口政策需要第三个“维度”



人口的变化,特别是人口结构的变化,必然是对企业未来的挑战。



本世纪中国的人口挑战



今年年初,国家人口发展研究战略课题组公布报告指出:全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已累计有近一亿独生子女。同时,男女性人数不平衡问题愈来愈突出。



报告指出,中国人口及发展战略目标已经确定,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到2010年,人口总量控制在13.6亿,人口素质明显提高;2020年,人口总量控制在14.5亿,人口素质大幅提高;到第三阶段,即本世纪中叶,人口峰值控制在15亿左右,之后人口总量缓慢下降,人口素质和健康水平全面提高。报告也同时提出了一系列包括了人口结构矛盾及老龄化等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



人口问题与人口政策是一个高度复杂的问题,不仅是因为它涉及经济、社会及政治等多个发展层面,而且,它不是静态的、短期的,是动态的、长期的。从而,它的总量变化无可避免地会影响到每一个时间点(或阶段)上的结构状态(包括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借数学概念表示,这是一门涉及动态的“变分法”学问。



老龄化威胁国力增长



人们或许注意到,近年来许多国家在人口政策上采取了相当积极的作为来舒缓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包括1.鼓励生育(法国、德国、韩国、日本、俄罗斯、英国等);2.延缓退休(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3.输入人才(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等)。其中人口问题最严重的是俄罗斯与日本。前者目前每年人口减少70万人,照此趋势,俄罗斯目前1.4亿人口,半个世纪后将减为1亿上下;日本人口从去年开始进入负增长阶段,估计其总人口也将自2005年的1.27亿人降到2055年的不到1亿人,其中,65岁以上老人比例将由目前的20%左右倍增至40%以上。



一个社会人口老龄化,不仅大幅加重全社会的养老、医疗、保健负担,更会减缓整个社会的活力、积极性与创新能力。因之前述各国均不敢等闲视之,使出浑身解数企图拉高生育率,但效果如何仍有待观察。



与诸多老年化倾向明显的国家相比,印度及越南则是年轻化的国家:25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5%~50%以上。在今后一个阶段中,此一“结构”无疑十分有利于这两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



不可忽视人口结构



所以,人口政策及其参照指标绝不只是“总量”及“质量”两个“维度”而已,必须要考虑到第三个“维度”,即“结构”。理论上,“总量”与“结构”之间有连动的关系:决定了某一个时点的“总量”目标,其实就等于决定了该一时点以后20年或40年的“结构”。由于结构跟总量及质量同等重要,因此设计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目标时,有必要将结构与总量及质量并列考虑。一段时期(过去二三十年)以来过于偏向总量管理的(计划生育)人口政策,让我们有理由担心今后中长期,中国人口年龄及性别结构所出现的异常及其困扰。



其实,仅单纯就人口数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而言,我们似乎没有必要太过于忧虑人口正常增长对小康社会及生活素质的影响。人均所得增长率等于经济增长率减去人口增长率。以中国长期可维持8%上下或更高的经济增长率而言,吸纳一个远高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率(约1%~2%之间),可谓绰绰有余。因此,我认为中国的人口政策已到了一个重新以更科学、更战略的角度来深入辨证的时候了。



最后,借用G.P.Shulty一句话:“人口年龄结构决定国运。”



(本文作者系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



责任编辑:孔 龙



(来源: 中外管理 )

上一条: 善用销售信息 提高服务水平

下一条: 一位CFO创业失败的痛定思痛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