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供应:市场比政治更可靠

在过去的一年多里,石油价格飞涨,引起全世界政界,企业界,学界等各方面人士的关切。大家关心什么问题?首先是供应的安全,其次是价格的平稳。这两个问题都和石油市场的运作方式有密切关系。



  首先说安全问题。什么是供应的安全?那就是拿钱能够以合理的价格买到石油。反过来讲,什么是不安全。有钱也买不到石油就是不安全。可能由于政治的原因,互相敌视,或者运输线受阻,或者因当地政治骚乱而生产停顿。但局部地区的供应中断仍然不构成供应的不安全,因为有其他供应地的替补,东方不亮西方亮,并不导致拿钱买不到货。这样看起来,供应中断的可能性几乎是不存在的,除非联合国决议全面禁运,像过去因为侵略科威特而被实施禁运的伊拉克,或因为种族歧视被实施禁运的南非。否则在倡导自由贸易政策的今天,有钱而买不到货的现实可能性微乎其微。



  互相敌视或不友好的国家很多。他们之间的买卖做不做得成?看看世界上的石油贸易,互相敌视的国家尽管互相对骂,石油贸易照样在做。比如伊朗和西方国家,关系搞得非常僵,但石油贸易一天也没有中断。冷战时代苏联和西欧也是互相敌视,但是苏联还专门修了气管子卖天然气给西欧国家。这个贸易做了几十年,没有中断。冷战结束,政治环境完全变了,两边的领导人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是天然气的交易一天也没有中断。道理很简单。交易给双方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谁也不会轻易破坏它。



  这一现象告诉我们,经济利益是一个强有力的因素,能够克服许多政治上的矛盾。中国作为一个石油进口国,有40%的石油消费要靠进口。如果进口停顿,不出一个礼拜,汽车就会开不动,经济将陷入巨大的混乱。我们非常害怕交易中断。其实,石油出口国同样害怕交易中断。他们的国民经济严重依靠石油出口。出口停止,外汇来源中断,国家的主要经济收入没有了,连官员的工资都要发不出。所以由于供需两方面的相互需要,除非发生十分重大的事变,例如战争,交易不会轻易停顿。市场是非常牢靠的。



  但是如果贸易不是建立在双方互利的基础上,而是由于政治结盟,这种贸易就很不牢靠。比如今年年初俄罗斯和乌克兰关于天然气价格之争就是一个例子。俄罗斯“卖”天然气给原来是加盟共和国的乌克兰,价格不是市场价格。每千立方米仅仅50美元,同时卖给西欧的价格是每千立方米240美元。现在乌克兰的政治动向发生变化,不再靠近俄罗斯,价格就得重新商量。于是发生价格上的争论。可见通过政治修好来做石油买卖是很不可靠的策略。遗憾的是我们一些政治家却没有看到政治交换的这个特点,依然希望通过政治结盟来巩固石油供应。我的看法是只有出于商业利益的交换才是可靠的。前一阵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主席来华访问,他明确宣称,OPEC是一个商业组织,以利益最大化为做事的原则。这是非常正确的。这样才能够保证供应的安全。反过来讲,拿石油做政治游戏的道具,则对石油的安全供应非常危险。美国国务院官员批评俄罗斯拿石油当作国际关系中的筹码,是很有道理的。但是真正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并不多,特别在政府官员中间。他们习惯于将一切国家所有的资源当成筹码而不顾其全球性的后果。



  石油进口国争夺市场,就是因为世界石油市场的不够规范。像中国和日本争夺俄罗斯在西伯利亚的油气资源,正是因为石油市场运作没有一定的规则,时而这样时而那样。中国的国家领导人最近到非洲的石油输出国修好,原因之一也是为了石油进口的多元化。在规范的市场经济之下,俄罗斯的石油出口给中国或者给日本并不造成很大的区别。如果给了中国,中国就不会再到别的石油输出国去买石油,这样空出来的市场就可以供给日本。反过来也一样。但是如果市场不规范,某个国家只愿意卖石油给日本(或者只愿意卖给中国)而不愿意卖给另外一国,这样问题就大了。此外还有价格问题。如果出口给中国和给日本的价格不同,双方就会发生争夺。因为出口国会有所选择。如果价格是相同的,出口国就没有选择的必要。这说明只要总量上的供求均衡,买谁不买谁并不造成区别。只有总量不均衡才会发生问题。这时候需要有价格出来发挥调节杠杆的作用。



  下面再谈以合理的价格买到石油。先要问,什么是合理的价格。我们没有理由说价格低就合理,或者价格高就合理。价格的合理性在于不高不低。所谓不高不低是指在市场上竞争形成的均衡价格。按照市场规律,供不应求会涨价,供过于求会落价,最后使供需均衡,这就是合理的价格。现在我们每天看到的石油价格就是这样形成的。最近大家抱怨价格太高,但是价格是竞争形成的。价格高是因为供不应求,这说明资源比以前更稀缺了。如果资源稀缺而价格不作出反应,不发出警告,这才是可怕的。市场的奥妙就是能够随时随地告诉大家某种资源的稀缺程度。



  当市场规则正常工作的时候,不可能同时出现两种价格。假定某地的价格略低,偏离了均衡价格。当竞争起作用的时候,这个偏离均衡的价格不可能持久存在。只有非市场的因素起作用时,商品不能够自由流动,才可能同时出现两个不同的价格。



  统一价格的前提是全球有统一的石油市场。如果石油市场是分割的,两个市场不能沟通,甲市场的石油进入不到乙市场,就可能同时出现两个均衡价格。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天然气市场上。因为天然气的买卖要靠管道输送。两个分割的管道系统就不能彼此沟通,管道系统之外的供应进入不到本系统内,没有竞争就形不成统一的市场,同时存在两种价格就完全可能。甚至于同一个管道内不同的购买者以不同的价格成交,因为出价高的没有办法到系统之外去寻找低价格的供应者。事实上天然气市场上的价格确实是相当混乱的。天然气的价格不能靠竞争形成,只能参照其他能源的替代可能性来定价。这种间接的定价法增加了供需双方的不确定性。这往往成为天然气开发和利用的一个障碍。现在液化天然气的交易有很大的发展,它可以用船运,不受管道的限制,这将有助于使天然气价格趋近一致。



  这里谈到在充分竞争的条件下不可能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价格。我们还要进一步证明,统一的价格能够最有效的分配资源,避免浪费,这就是经济学中的择优分配原理。反观当今的世界石油市场成交价格,远远不是统一价格。普遍的状况是石油生产国国内价格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造成巨大浪费。有一个类似的例子,就是挪威出口电力的故事。挪威水电非常丰富,而且价格便宜。2000年以后挪威决定将剩余的电力出口,卖给欧洲缺电的国家。出口的电价远高于国内电价。根据统一价格为最优价格的理论,国内电价应该跟国际价格看齐。但遭到国内企业界的强烈反对。享受优惠价格的国内企业当然不想放弃优惠。但他们的产品价格在国际竞争中有优势是因为享受了电力的价格补贴而获得的,是不公平竞争的结果。如果取消价格补贴,就能够削除一些效率低下的企业,减少浪费。同样的道理,石油输出国国内的石油使用效率往往非常低下。试看俄罗斯企业和家庭用能的情况就知道此说非虚。俄罗斯每单位产出的能耗数倍于日本,甚至于也大大高于中国。因为他们国内的能源价格太低。



  一切商品的价格如果存在一个全球性的市场,必定会逐渐趋于一致。一些非完全可贸易品如天然气,可能是例外。但是石油是完全可贸易商品,最有效的分配应该按照统一的世界市场价格来实施。可是目前的现实却大大地偏离理想状态,所以我们可以肯定,这儿存在着巨大的提高效率的潜力。如果全球石油价格趋于一致,石油浪费可以大大减少。消费减少会导致价格降低,全世界的百姓将能够享受更合理的石油价格。

上面提到的石油市场的全面流通,价格通过自由竞争而趋于一致,其实就是世界贸易组织所提倡的自由贸易原则。只要政治不干扰市场,前面两项目标会自动实现。可见WTO的规则有多么重要,对世界经济的贡献有多么巨大。可是现在还有不少石油输出国还不是WTO的成员国。像俄罗斯,伊朗,伊拉克,和中欧一些国家如哈萨克斯坦,都还不是WTO的成员国。全世界的政治家应该力促这些国家进入WTO,并遵照WTO的原则办事。这样全球的石油市场将变得更安全,更有效。



(来源: 权衡 )

上一条: 明日之星的渠道创新

下一条: 体验营销:狩猎的兴奋感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