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作为中国制造中心,也是互联网焦虑症最严重的。一个学员曝了个料,他们是华南地区很大的一个美容连锁机构,又一次去拜访腾讯财付通,腾讯的产品经理及相关人员有10人,每人想了一个灭掉传统美容机构的产品,想了10个,而且还比较靠谱,让这位老板胆战心惊。深圳企业家最焦虑的3个互联难题:1、如何引入互联网思维,启动O2O?2、好制造不等于好产品,好产品不等于好体验,如何让产品尖叫?3、如何做粉丝?
实际上,传统企业的互联网焦虑症可以浓缩为一句话:行业内看得见的对手不可怕,互联网上这些外行的杀手才可怕。
维珍公司创始人布兰森就是这样一个外行干掉内行的杀手,从做杂志跳到唱片界,后来开航空公司、做饮料、做航天飞机,横跨400个行业。他不是互联网人士,但很擅长这种产品经理黑魔法。最近看到布兰森在纽约时报的专栏,《第一财经周刊》编译。
不管是布兰森,还是互联网公司,这些外行干掉内行的1个杀招就是微创新。
1、外行干掉内行靠的不是钱,不是资源,而是用户体验创新。举个例子,以前杀毒软件是一个大市场,互联网杀入后,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管家类市场,杀毒在管家面前弱爆了,但这种用户体验创新靠行内人做不出来。
布兰森的经验:千万不要在“创业前是否得有相关行业经验”这个问题上徘徊。恰恰相反,你需要从顾客的角度,思考这个行业应该做哪些改变——不要放过你注意到的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因为许多细节加在一起,最后可能会成就全新的、颠覆性的产品或服务。
正是把握住了这个关键,维珍才取得了最初的成功。和许多其他公司一样,我们一开始扩张业务的时候非常求稳,只做和正在做的相关的事。我们从一家小的唱片店,做到一个有自己录音棚的音乐品牌,后来又开了大型音乐专卖店。
2、所谓的行业经验有时候会变成最大的惯性,以及用户体验的硬伤。最大的局限,是自我设限。比如,小米杀入手机行业,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软硬件分离,每周迭代。这在传统手机厂商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现在已经变成了行业惯例。
布兰森的经验:虽然我们当时都是乐迷,但我们对这个行业知之甚少,或者说是一无所知,但我们意识到,这可能并非劣势。我们年轻气盛,做事风格也和别人不一样。事实是:我们的公司发展很快,顾客们也非常欢迎我们对这个行业所做的改变,比如我们没有拉音乐爱好者们到我们的唱片店里来,让他们买完东西就送客,而是邀请他们到店里花几个小时搞聚会、聊音乐。
我当年下决心创办一家新的跨大西洋航空公司,这确实是迈了很大一步。我还是用的老办法:我对航空业一无所知,但为了跑维珍唱片的业务,我坐飞机在英国和美国之间飞来飞去,所以我知道这一行业还能做得更好一一原来坐飞机不仅票价高,体验还糟糕。
3、外行干掉内行,必须靠微创新。
布兰森的经验:到了在英国创办维珍移动的时候,上述观念已经成为了公司的基因。我们坚信可以为英国手机用户改善服务、提升价值,我们也确实做到了。其中一个改变,就是允许顾客只买SIM卡,不必买手机,而当时英国许多运营商规定:买SIM卡必须同时购买昂贵的手机。
上一条: “空降兵”如何实现软着陆
下一条: 如何迎接互联网金融黄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