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专家们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以下一些要点可以使你的奖金计划更加有效; 奖金发放的六大准则 薪酬制度的一个关键原则是——把薪酬中的一大部分与工作表现直接挂钩,公司要按实际绩效付酬。操作时,请记住以下几项准则,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1、保证努力程度与薪酬有直接的关系 一套奖金计划能否成功的要素之一便是使员工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获得相应的奖金。所以,奖金计划的奖励标准必须根据员工的实际生产力状况来制定,必须制定合理,而且一般员工都可以完成,同时也要为员工提供相应的培训、设备、工具等。另一方面,员工对于整个工作过程可以控制,自己的努力程度越高,工作绩效也相应提高,从而增加报酬。如果针对团体实行的奖金计划其努力程度与报酬的关联程度不如个人奖金计划清楚,最好使用后者较为有效。
2、薪酬本身必须受到员工重视 个性需求的不同,必然导致一定结构的薪酬对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吸引力,为此,你必须调查员工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实行奖励。当一个员工对其他需求比如成就感、认同感期望较为殷切时,金钱的支付对他工作表现的影响就有可能微乎其微。
3、奖金计划建立在审慎的工时研究上 精确的工作方法的研究通常要通过工业工程人员、工时工效研究专家及其他方面的管理专家共同参与,从而制定客观公正的、标准的工时定额。
4、奖金计划明了且易于计算 对于一个工厂里的工人来说,这一天生产了多少产品,他马上可以算出来会得到多少奖金,如果已经超过了定额,他会马上加快进度,提高效率,以便拿到更多的奖金。对于一个大区的销售经理来说,如果奖金计划明白易懂,他不用计算广告投入、销售成本及其他费用就可以知道自己的销售小组会拿到多少红利。这样的奖金计划再有效不过了。
5、设立有效的标准 奖金计划所依据的标准必须固定,要规定什么情况下这样的标准有效;奖金标准还必须明确,而不能含含糊糊,比如要求属下“尽你的所能”;奖金标准还必须周密,不可只重视数量而忽视品质。
6、使员工建立对标准的信心 在管理规范,规模较大的企业里,也许这种现象不会存在,因为一旦确定了奖励的标准管理者便不能随意提高标准或者降低工资率。但在中小企业里,特别是那些经营观不健康的企业里,业主的品质很差,信誉很低,致使工人的效率低下,即使有了奖金计划,也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最终导致互不信任的恶性循环。
7、建立并完善规章制度 管理的制度化,法制化会使员工增加对企业的信任、减少疑惑。对于管理人员而言,也清楚明确,便于管理。
8、员工参与奖金计划的制定 因为员工对自己的薪酬需要和自己完成工作目标的可能性有很清楚的认识,因此让员工参与奖金计划的制定会增加奖金计划的效力。下面的实验很清楚地说明了这一问题。某一商场的服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已经成了严重的问题。后来征得总经理的同意,人力资源部允许三层服装销售部的五个小组中的三个小组自订奖金计划(共同参与),来激励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销售业绩,其他两个小组仍然按照商场统一的奖金计划。这项制度实施10个星期以来,由组员参与制定奖金计划的三个销售小组的销售业绩均提高了40%、38.5%、58%,而其他两组则未见改善。再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自订组中的两组取消自订奖金计划,这两组的销售额很快便掉了下来,由此结果可证明让员工参与制订奖金计划卓有成效。
准则一:不要把报酬和权力绑在一起。如果坚持把报酬与职位挂钩,就会建立起一支忿忿不满的队伍,专家们把这些人称作“Popos”,意思是“被忽略的和被激怒的人(passed over and pissed off)”。应该给员工们更多的机会,在不晋升的情况下提高工资级别。
准则二:让员工们更清楚地理解薪酬制度。公司给工人们讲的如果都是深奥费解或者模棱两可的语言,工人们根本弄不清楚他们的福利待遇的真正价值。公司应当简明易懂地解释了各种额外收入。
准则三:大张旗鼓地宣传。当你为一位应当受到奖励的人颁奖时,尽可能广泛地传播这个消息。
准则四:要使各种不同的薪酬制度顺利执行,就要保证你的制度根据环境而有所不同。如在一些公司,奖金已经成为一项固定收入,员工们把奖金当成另一名目的工资,就像另外应得的权利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奖金就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
准则五:不能想给什么就给什么。不妨也试一试不用金钱的激励方法。金钱,只要用得适当,是最好的激励手段,而不用金钱的奖励办法则有着一些行之有效的优点:可以留有回旋余地。撤消把某一位员工的基本工资提高6%的决定,要比收回给他的授权或者不再给他参与理想的大项目的机会困难得多。采取非金钱的奖励办法,就没有这样的限制。 准则六:不要凡事都予以奖赏。更多地实行绩效挂钩付酬制度,大多日本公司的经理们都理直气壮地认为:“你不能贿赂你的孩子们去完成家庭作业,你不能贿赂你的太太去做晚饭,你也不能贿赂你的员工们去为公司工作。”并不是建议你放弃你的原则,但可以根据文化背景的差异来调整这些原则。
上一条: 加薪调薪深得人心
下一条: 金钱激励、长期激励与团队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