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发放及个税调查

之一:单一月薪制在改变


    在一般观念中,单位发薪或说个人领薪大都是月初或月底的事,且不外乎每月一次。但是八十年代的中后期,在中国大陆的土地上出现了领取年薪的一批精英人物,随即,″年薪″代表了知识化、素质化、富裕化、……一句话,代表了令人羡慕的一个阶层。正当人们逐渐接受了年薪制的时候,周薪制在上海的出现再一次让人们感到新奇。周薪制、月薪制、年薪制到底哪种好?薪酬的意义是否已经被延伸?

    近日,由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会同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市对700余位城市居民所做的访问调查简略回答了以上问题。


渐成多种发薪制度


    对不同发薪制度进行比较后,分别有25.7%、29.7%、24.7%的受访居民表示希望领取周薪、月薪、年薪,同时有19.9%的受访居民表示无所谓如何领薪(表1)。这反映出目前人们职业多样化、劳动力流动加快,劳动者从单一职业模式中得到解放。因为薪酬的发放并非随意、是有着其内在客观规律的,譬如,按劳动特点看有长期劳动、短期劳动,按劳动的计量看有在周内可以看清绩效的劳动、有在月内甚至年内才可看清绩效的劳动。就象周薪制比较适合于工时弹性大、业绩易于量化的服务业职工;年薪制比较适合肩负重大责任、有相对高档次消费需求的企业高层领导;而月薪制更能满足公务员等行业稳定性强的职业。

    同样出于以上因素的考虑,58.8%的受访居民赞成在我国推广多种发薪制度;但同时,主要出于对新事物需要观察的考虑,并出于多种发薪制度需要包括银行、税务等各方面配合等考虑,也有40.9%的受访居民持不急于推广的态度(表2)。


薪酬意义悄然延伸


    对于现阶段单位发放薪酬的意义,除12.2%的受访居民因不领薪而未作答外,37.9%的受访居民认为在于保障职工日常生活,25.4%认为在于肯定职工的工作业绩,分别有17.3%、5.2%、2.0%认为在于激励职工努力工作、在于实现职工生活理想、在于衡量与他人差距(表3)。现阶段薪酬的意义呈现多重性。

    而随着社会进步与思想开放,对未来阶段单位发放薪酬的意义,考评工作业绩的应答率升至最高,达47.4%;保障日常生活的骤降至4.8%;此外,分别有28.5%、13.9%和5.4%认为是实现生活理想、激励努力工作、衡量收入差距(表4)。以上表明,随着人们日常生活的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增强、以及劳动个性化的日益突出,侧重反映市场经济效益和劳动个性化的考评工作业绩和实现生活理想等方面的意义越加重要。

    在薪酬的意义发生变化、薪酬的发放方式也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个人所得税的征税方式也应该有新的变化。调查中,62.3%的受访者同意在不同薪酬制度并存时有必要改变税务部门的征税方式。

调查数据——


    之二:个税调节力度不够

 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也是调节分配和增加财政的重要手段。但日前由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会同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对北京、上海、广州700余位居民的访问调查却得出了如下结论:个人所得税逃漏税现象严重、现行个税调节功能不够。


至目前逃漏税现象严重


    调查中除23%的受访居民表明自己不在纳税人范围外,24.7%的受访居民宣称自己按时按量完全缴纳个人所得税了,与此同时分别有33.4%、18.2%的受访居民承认只缴纳部分个人所得税或完全未缴纳个人所得税,两者合计51.6%,是完全缴税者的2.1倍(表1)。

    5成以上的受访居民未按规定好好缴纳个人所得税,原因何在呢?这部分人中,36.9%抱怨缴税过程繁琐,没有时间办理;26.9%声言即便好好缴税也未必能享受到相应权利;21.2%直言税费有点高,不想承担;13.8%表示不知道税是怎么回事;另有1.2%给出其它理由(表2)。调查结果直接反映出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税费高、缴税繁琐。这是我国现行分税制的结果。分税制不仅造成同样收入不同税收,而且计税办法复杂使手续变得繁琐;第二,义务和权利不明确。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但与此相关纳税人的权力没有得到明确或说宣传不够;第三,公民不知道税是什么,缺乏纳税意识。

    在调查着重强调了″公民应该依法纳税″的″法″的概念后,37.2%的受访居民表明了要积极纳税、支持国家的态度,38.9%表示虽会依法纳税但并不情愿,14.9%表示随大流、看看大家,也仍然有7.8%暗示会钻研制度尽量避税。无论从纳税自觉性或法制观念来看,都显得不成熟(表3)。


现行个税调节功能不够


    那么税收究竟是用来作什么的呢?两大基本功能分别是调节贫富差距、增加国库收入。

    调查就以上两方面作出询问时,对于调节贫富差距,11.1%的受访居民认为基本做到,高达82%的受访居民认为没有做到,另外6.1%未回答(表4);对于增加财政收入,分别有49.3%、49%的受访居民认为做到了和没做到,1.7%未回答。检视我国不同群体、不同地区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检视政府多年来持续依靠扩大财政支出来刺激经济,那么充分发挥税收的两大基本功能显得尤其重要。

回头再看8成多受访居民认为个人所得税的调节功能没有完成,除了上述税费高、手续杂、意识弱等原因外,主要是个税制本身存在缺陷。首先,我国个税制实行代扣代缴和个人申报纳税相结合,但却没有规定个人收入申报义务、对不履行代扣义务的单位也缺乏处罚,导致大量逃税漏税。其次,由于个人所得税应用了分税制,对个人收入难以综合计量及有效监控,致税收不完全。再次,由于没有充分考虑扣除医疗费、住房、教育等因素,加上各种工薪的扣除标准不统一等,使个人所得税难以如实征收。最后,税法规定的一般工薪阶层所得额扣除部分过低(830元),使工薪阶层成为纳税主体,造成与调节贫富差距的愿望相背。

调查数据——


    之三:综合税制代替分税制好

    呼之欲出的综合税制是指: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不再用目前工资、劳务费、财产租赁费等分类计税的办法,而是用以上全部的综合收入、综合分析来确定应纳税所得额。日前由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会同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对北京、上海、广州700余位居民的访问调查得出了如下结论:居民普遍赞同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以综合税制代替分税制。

    资源拓宽促综合税制出台。经济大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经济政策、调节手段等都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改善,以适应新的情况。正如二十年前绝大多数居民的个人所得税应税收入基本就是每月工资,其它很少,那么采取分税制计税基本还是集中于工资计税,并不复杂。但发展到今天,除10.2%的受访居但发展到今天,除10.2%的受访居民称没有月收入外,只有32.9%表示收入来源仍较单一,37%表示有不定期意外收入,19.9%甚至表示有多项收入(表1),人们收入来源的渠道变得宽泛。同时,对个人所得税应税收入,在复选情况下分别有60.1%、58.4%、54.1%、48.3%、43.2%的受访居民认为应包括奖金、经营所得、工资、财产租售所得、劳务报酬等(表2),可以看见奖金、经营所得已经排在工资前面。

    收入来源是多渠道、应税项目秩序发生复氏,使得按照传统分税制逐一单项计税不仅操作上繁琐,还容易有的收入重复计税、有的收入没有计税,更不合理处在于,由于不同收入来源税率不同,甚至导致相同总收入的两个人所缴纳税款不同。为了简化办法更加完全地增加国库收入、为了真正达到调节贫富差距的目的,由此就引出了个人所得税应采取综合税制的呼声。


采用综合税制先要明确真实收入。


    在原有分税制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情况下,68.6%的受访居民赞同″国家应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力度″;但有31.4%持不赞成态度(表3),原因在于加强的力度基本都落在了工薪族的身上,不靠工资吃饭的富裕人群反而不太承担责任。而采取综合税制征收个人所得税可以解决以上问题。

    那么是不是只要采取综合税制就确保税收万无一失了呢?显然不是,因为综合税制的启动面临着许多需要完善和解决的问题。其中最优先需要解决的问题,37.5%的受访居民认为是必须有真实的收入记录(表4)。建立严格规范的个人收入申报制这是保证综合计量和有效监控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性工作,否则没有纳税人收入的真实纪录,还是会导致大量的税收流失。32.4%认为公民纳税意识还需要提高。大力提高公民的纳税意识,也是促进综合税制成功的重要力量和社会氛围,反之再好的征税办法,也难以得到群众的响应。27.7%认为监督、检查能力一定要加强。这是规范纳税人行为的重要措施和手段,舍此就无以惩戒偷漏税现象。

调查数据——

上一条: 外企薪资高居榜首

下一条: 职位薪酬调查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