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还是动力 完全取决于你


压力源于让我们感到紧张的压力事件,过度的压力对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危害,可能导致抑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等精神问题,还可能引发各种生理疾病。未知产生恐惧,你能想到的都是动力,没想到的就是压力。所以,才有谋略上的“预则立不预则废”和军事上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之说。



有这样一个实验:一位长跑运动员参加一个五人小组的比赛,赛前教练对他说,据我了解,其它四人的实力并不如你,于是,这名运动员轻松的跑了第一名。后来教练又让他参加了一个十人小组比赛,事先把平时其它人的成绩拿给他看,他发现别人的成绩并不如自己,又轻松跑了第一名,再后来,这个运动员又参加了二十人小组比赛,教练说,你只要战胜其中的一个人,就能取得胜利,结果,比赛中他紧跟着教练说的那个运动员,并在最后冲刺时,又取得了第一名。



后来,换了一个地方,赛前,关于其他运动员的情况,教练并没和他沟通过,在五人小组的比赛中,他勉强拿了第一名,后来十人小组的比赛中他滑到了第二名,二十人的比赛中,他仅仅拿了第五名。而实际的情况是,这次各个组的其他参赛运动员同第一次的水平完全相同。



职场中,除了自己的观察和分析外,不会有人告诉你竞争对手的实力和能力。面对周围越来越多的人,你开始茫然不知所措,或妄自菲薄,或听天由命,主动把自己交给命运来安排,一种极其保守的安排。一个平时不甘如此,但又不得不接受的定位。



心理学认为,欣赏自己、接纳自己是一种积极的人格特征。研究表明,一个人越能正确认识自己就越能接受自己,社会适应能力也就越强,反之,就会产生紧张不安的焦虑心理。因此,积极调整观念,变压力为动力。即:



改变认知,从思想上树立激情工作,快乐工作的理念;正确认识压力,了解压力的积极和消极双面性;走出压力管理误区,调整心态,缓解工作压力;掌握压力管理实务方法,提升压力管理能力;正确认识情绪,觉察区分积极情绪和负性情绪;学习掌握情绪调节方法,赢得快乐工作;掌握毒性情绪的相关背景和预防、干预方法;调动自己内心的积极资源,发掘内在沉睡的潜力,化压力为动力。具体说来——



1、提高自我认识。要全面认识自我,就是要有一个清醒的自我意识,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可一叶障目。还要学会从周围的世界中提取有关自我的真实反馈,避免自己的主观理解带来的误差。



2、不与他人比较。实际上,任何人都不可能完美无缺,人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人人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每个人不应该因缺点而怀疑自己,也不要因优点轻视他人。你就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个,都有他人所不及的地方,所以不能总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不足,也不必活在“应该”和自我谴责当中,更不要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要让自己扬长补短,散发独特的个人魅力。没有更好的自己,只有当下真实的自己。



3、修正理想中的我,改变不合理信念,也就是降低自己的期望水平,努力使理想自我的内容符合现实自我所能作出努力的程度。工作中,我们要制定适当的目标,尽可能使目标与现实接近;同时还要改变思维方式中某些不合理的信念,这实际就是一种认知改变的过程,一种接纳自我的途径。



由此看出,是压力还是动力由你说了算。适当的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可以使学习、工作更有效率。这就要求我们,面对巨大的压力,学会缓解压力,提高自信,控制情绪,让自己成为一个富有激情并快乐的人。


上一条: 门当户对的战略需求

下一条: “窝里斗”是企业“杀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