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虚拟中抓住实惠


自从全流通之后,市值这个词儿用得越来越广泛,但有时候感觉不怎么靠谱。从市值这个概念延伸开去,发现很多事情其实很好玩儿。

  每当股市暴跌时,就有声音说,股市市值损失了多少万亿,折合每个股民损失多少万元!美国房地产暴跌,也是这个段子,“房地产市场损失市值xx万亿,平均每人损失xx万元”!

  真是这么回事儿么?

  众所周知,市值=股价x总股本,总股本是稳定的,那么市值本质上决定于股价。而股价只是市场(或投资群体)对企业的看法而已。今天看跌,明天就可以看涨,市场翻脸比翻书都快。再往细处说,股价是收盘价,而收盘价是由边际价格决定的。比如,一个10亿股本的企业,股价10元,市值100亿,假设本人在收盘前用1万股居然砸出一个跌停板来,这企业的市值、股东的财富,瞬间就少了10%,但这能说明什么呢?

  对于股东来说,他们依然拥有房企的地产、航运的轮船、酒厂的酒窖。对于本人来说,一笔单子让那么多人损失了10%的财富,真有这么大的本事?影子缩短了,但人,不还是那么高么?对于一个畜牧企业,市值减少10%与养鸡场死了1000只鸡相比,哪个是更实在的损失呢?房价也一样,可能跌了20%,期间只有100套房子成交,却导致所有家庭的资产缩水两成,但这能够说明什么呢?房子不是还在么?

  金融危机的时候,有声音很震惊地说,世界财富一个月缩水20%。但是,且慢,究竟是财富缩水了,还是数字缩水了?这个世界上的高楼大厦还在,工厂的机器不是还在转,地下矿藏没有丢失,科学技术也并没有从人们脑子里消失,变化的只是电视大屏幕上的收盘价。

  人容易有一个思维定势,把一些不相关的东西都当成了机会成本。记得上大学时候,一个同学发牢骚,要是我不上大学,我也成了万元户了,我们村一个小子,我上小学,他磨豆腐;我上中学,他卖豆腐;我上大学了,他开豆腐厂了,现在倒好,砖头瓦块都成精了。

  问题是,您不上大学,就能成万元户么?您读书时,人家也没闲着,一直在跟豆腐较劲儿,难道他成了大款,您就能成大款么?您以为人家的财富是白来的?从磨豆腐到卖豆腐,再到开一个豆腐企业,要付出多少心血?怎么能把万元户作为您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呢?莫非出门没捡到钱,就算丢?

  由于对市值的错误感觉,会看到一些有趣的现象。房价涨了一倍,有人就激动了,我住着三百万的房子,不该换辆好车么?但其实呢,房价市值上涨了一倍,却没有任何现金流进来,虚拟财富膨胀的同时也膨胀了人们的感觉,如此而已。反过来,房价跌了,人们会感觉财富少了,开始节衣缩食了。

  在现金流没有明显变化时,一个虚拟数字的涨跌就能影响人的消费行为,这不能不让人对经济学的基础之一——理性人的假设质疑一下了。

  市值确实很神奇,一方面,市值就是一个虚拟的数字,就如同影子的长短始终在变化,矿产市值小了,但地下资源还是那么多,市值大涨的时候,没有新的资源形成;另一方面呢,市值又是实实在在的,确实有很大的力量,足以毁灭一部分人,成就一部分人,正因为如此,资本市场才有魅力,才成为人们寄托梦想的地方,也成为一个国家寄托梦想的地方。

  把市值想明白以后,就知道了,应该在虚拟中把握实惠。

  作为个人,巴菲特已把价值投资道路铺出来了,学着走就行,至少能理性地投资;作为企业,该在别人低估而非高估的时候收购。奇怪的是,全球95%的收购都发生在行业景气的高峰期,看来确实“买的不如卖的精”。企业还可以在市值高估时做合理的交叉换股。有人说巴菲特买某某股票的价格高了,其实股神做的是交叉换股。当时,伯克希尔的价格更高估。总起来还是上算的。

  一个国家,其实也就是个大投资人,更要学会把握市值。比如说,在2008年全球经济最艰难时,完全可以分散地买入全球的资源基金,每个买3%,做个财务投资者,而不必去争夺某企业的股权,争夺一个董事或董事长职位。如果把别人的资源企业收购了,难免引起别人的警惕敌视,一征税,还是赚不到钱,或者环保、劳资贸易公平竞争之类的麻烦都来了。如果只买3%的基金,谁能拿您怎么样?即便有个风吹草动,那97%的人也不干啊!

  要从虚拟的东西找到实惠,什么是实惠?是利润,是现金。如果能做个财务投资者,就能获得分红,这样就能弥补一些高价买铁矿石的损失,这才是根本。

  再比如,建设公租房缺乏资金,完全可以做成理财产品,政府出地皮收取3%的收益,投资人出资金,收取6%的分红(由于政府承担民生责任,所以收益率理应略低些),然后盖房出租,定期开会由投资人和租房人协商租金,一切按市场经济规则来,问题解决起来不就简单了?能依靠市场的东西,何不交给市场去做?

  在虚拟中把握实惠,学问大了去了!


上一条: 企业规模不同,决策内容完整性的要求不同

下一条: 企业组织激励机制公示牌的作用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