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管理培训生活(1)
——顺利却又多舛的2007年
原创:常亮
2006年下半年,我一边在深圳的一家民营企业做着咨询,一边开始了进入培训行业的试水工作。我的第一场正式的商业培训(多年前有在华为等公司零星商业培训等的经历)是给中国企管网的客户深圳本色酒吧做内训。本色酒吧在深圳该行业是有影响的企业,现场有三百多人参加培训,这场培训的效果非常好,企管网以此马上给我安排公开课,可惜第一场没有招好。
接着我便被安排在中国企管网见了一个客户。这位仁兄毕业于清华大学,在中国著名的通讯连锁企业王者通讯做高管。鉴于我对通讯连锁的了解,我们很快确立了合作。我对他们公司中高层(含店长)的培训非常成功,学员们十分热情的围着拍照,公司董事长是一位非常有人格魅力的人,他说那场景他非常的羡慕。接着他亲自飞到深圳,洽谈进一步的培训合作。
2006年12月28日,在中国培训网年底的培训大会上,面向约七八百位企业中高层,我做了为期一天的主题为“企业高层管理者素质提升”主题培训。以此结束我为期3年的民企咨询生活,正式进入管理培训业。那场培训在第二年延伸了约30-40天企业内训并公开课,以此为基础,再加上其他一些顾问公司的支持,基本保障了我进入培训行业第一年还算漂亮的经济收入(这个收入,很多老师可能要进入行业5年以后才能稳定在这个水平)。
准备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我拜会了我以前的一位同事,他进入这个行业已经五年,虽历尽磨练,但由于进入很早,再加上自己非常坚韧,学习力和敬业精神超级强,传播又做得特别好,所以顺风顺水,蛮成功的(尤其现在更是中国这个行业几乎尽人皆知的人物了)。我们刚见面的时候,这位仁兄非常谦逊,说我算前辈(我出息太晚,又在学校多呆了几年,年龄大他5-6岁),原来在天音和摩托罗拉的客户那里培训多么受欢迎。他告诉我应该如何去与培训机构沟通。他同时还给客户发了一些短信。我到今天都非常感恩。
我就这样在深圳,跌跌撞撞的进入了这个实际波涛汹涌,极富挑战性的行业。
第一年的收入,回想起来其实并不差,但做培训的日子其实过得很不容易。
首先,我不习惯QQ上的沟通,我虽然生性腼腆但却是一个非常热心的人,非常的真诚而且仗义。但我发现QQ上很多人非常的没有礼貌。不习惯QQ沟通在很多朋友看来是小问题,但在培训行业一定是个大事,因为毕竟,这是业务沟通的主要渠道和窗口。
也包括我请教并且在意和珍视的那位同事,见面的沟通是热心的,QQ上沟通却冷漠而节约,我想也许因为人家很忙,或者觉得今天自己在中国培训业已经很有地位,而我只是一个小兵,所以,以后就减少了沟通打扰(当然也许是信息不对称,但我确乎习惯与人真诚热情的交往,而且我非常注意照顾别人的感受,哪怕他是一个小兵)。因为我想,毕竟这么多年了,他也不了解我有什么变化,兴许由于我一直非常的低调,或者用我太太的话叫“闷着搞”,他认为我早已落伍了吧。当然我知道,毕竟我在企业干到过高层,自己又交过血腥的学费,而且又非常踏实和努力,对企业的理解一定不在其之下的。
但我这位老同事的一个无意的赞美狠狠的激励了我。他说,我干了这么多年还没有上过公开课,你家伙一入行就干公开课了。这在培训行业少有。
其次,每一场培训都是一次大的挑战。由于企业是追求经营实效的组织,且经营的实效决定企业的存亡,所以企业期待每一场培训产生实实在在的员工改变的成果。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再加上毕竟有农耕文化的影响,有的企业可以为请朋友花个万把快吃一顿,但请企业培训师讲课,一万多块钱一天,那是一定很挑剔很要求的。而我,自尊心又可谓极强,所以,在前两年的培训生涯中,可以说,每一场培训当前,我都是如临大敌,格外的认真和谨慎。我真的可以说,头两年,实施培训的日子里,我没有一个晚上不是通宵不眠的。以此,原先非常强健的身体都受到了影响。
好在我本身的功底确实扎实,一方面自己有十数年的工作经验,阅历过中外企业的职场,在优秀的民营企业有多个副总裁(或副总经理)级别的岗位实践,还有自身创业的生命体验,对连锁与分销及优秀的企业培训体系与人才复制系统的建设有直观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而且,当年毕业参加工作或进入企业后一直坚持讲课,企业都是典型的学习型组织。再加上,我有一个常人难及的长处,那就是,读大学和研究生期间历次演讲朗诵比赛男子组或全校的第一名。以此,主流的课程都是非常精彩的。在至多有惊无险的做的几十场(第一年不到一百场)培训中,常常课后被签名的年轻学员围得水泄不通。
印像深刻的是NEC的一场中高层培训,2天培训以后全体中高层起立,雷鸣般的掌声持续到我离开会场,原摩托罗拉的总经理(当时在NEC那做老总)高兴的说:起效果了,起效果了!毕竟因为是当时世界86强的外企,所以我印象深刻。
第三、由于2007年是第一年全职做培训,所以,渠道拓展和网络推广的工作经常让人焦头烂额。毕竟,此时我已年届40,好呆在行业著名的民企做到高层,加上这个年龄擅长团队而不擅长个人销售,所以,我主要靠回头客维持业绩。互联网的宣传推广几乎为零。顾问公司的主动拜访为零(但被邀约去公司商量课程有两次)。
但这一年,也发生了一件我一生难忘并时时警醒的事情。
2007年5月16-17日,我应一家深圳优秀咨询公司的邀请去山东一家国有企业为中高层授课。当时他们已经参加培训一周了。我应该是第七到第八天的培训。行业里面的同仁都知道,越往后课程的挑战越大,老师的压力也越大。课程内容主题还是可以的,但因为第一天的上午,有些问题的价值观直接跟那家公司的董事长发生了冲突,所以这家公司的董事长很不悦。上午和下午上完课后,让我回避,他们在开会并商量着给我打低分,气氛一直紧张,顾问公司的老总觉得很尴尬。尽管有些经理人觉得不好,但他们还是干了。好在顾问公司不认为全是我的错,所以并没有太怪罪。当天晚上,我和顾问公司协商,第二天的课就没有上了。我没有收取分文,把责任全部担当,第二天下午就返回了深圳。顾问公司的老总人很不错,亲自送我去机场。毕竟下午的飞机,所以,上午的时间他坚持一定要陪我游玩了济南的趵突泉公园和李清照故居等地。
2007年底,由于夫人更习惯她原来的上海的工作,唠叨多年,也基于上海战略地位和对广大的长三角腹地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考量,我决定离开有近十年缘份的深圳,举家搬迁到了上海。
常亮,著名独立管理培训专家
清华、北大、人大、上海交大等总裁班特约高层管理培训专家
广州市政府、名仕领袖学院、丰田汽车等特约高层管理培训专家
独立全面完成经理人核心领导力课程高尚品质的训练与指导
专注于领导力与管理技能、管理沟通和员工精神
上一条: 常亮:中国企业培训认知的“点线思维”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