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是多少钱,价值是有多大用。市场经济三大规律之一就是价值规律,价值是凝聚在物品中的劳动,所以价值决定价格,但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又会与价值背离,出现上下波动的情况。
我不懂经济学,只是想从价格、价值角度,说说消费那些事儿。
以写快评著名的北京晚报大苏最近发一文,题目是“多数消费者永远喜欢便宜”,诚如此言。不是这样,天猫的双十一怎会卖出191亿的货,新世界百货商场店庆促销60小时怎会涌进100万顾客,还不是冲着那诱人的折扣。买便宜的不仅是中国人,据说美国今年的黑色星期五,总销售额达到591亿美元,网购突破10亿美元,参加抢购的2.47亿人。美国一共有3.1亿人,就是说除了老弱病残和工作离不开的,几乎人人去抢购。许多商店一开门,瞬间涌进上千人,颇为常见,别说排队,就是人推人甚至人踩人也不稀奇,打架斗殴也时有发生。所以如此,也是为了那些打折商品。
在同质化竞争中,最有力量、最经久不衰的武器应该是便宜二字。所以,不论是在实体店,还是在网店,最醒目的标志就是那些“惊爆价、特惠价、放心价、热销价、最低价……”还有什么买多少送多少,秒杀抢购,积分优惠,花样多了去了。其实,抢一大堆东西未必都有用,折扣商品未必真的便宜。我几年前在国美看一款电视机标价3000元,经过N次促销活动了,最近一看那款电视机还是3000元。真是从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据说,一位女游客到美国旅游,一次性买购了五年用的生活品,用集装箱运回国内。贪贱吃穷人,且不说会不会放坏和过时,也不知道算没算过机会成本,即是真的物美价廉也应有个度。
除了买便宜之外,还有一个现象是买奢侈品。报载:2011年中国内地奢侈品消费增幅达30%,突破1000亿人民币,很有可能在今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有钱(其实不是所有的中国人),因此,国外那些名牌专卖店往往不让中国人一涌而入,而是用绳子栏住,几个人一批陆续进去买。那些有钱人也真的不含糊,面对几十万元的手表、箱包一掷千金,连眼都不眨一下。本来,奢侈品消费是一种对精致生活的体验过程,可惜,中国式的奢侈品消费更多地是为了面子和炫富。拎着名牌大包挤公交和地铁成为一道风景,为了一件名牌服装要省吃俭用几个月的也大有人在。
还回到价格和价值。花多少钱,买多少东西,买得值不值,本没有一个评价标准,顾客买的永远是自己心目中的性价比,而且这背后就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消费观念。2011年,中国人均GDP已达到5432美元,按世行标准,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中国人真的还没有富起来,既使真的富裕了,也应该消费而不浪费,适度而不过度,理性而不盲目。浮躁和物欲是当今社会的突出特征,不论是抢便宜,还是买奢侈,都折射了一种并不健康的心态。我们应该记住老子的话:“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上一条: 创新的焦虑
下一条: 永葆创业精神才能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