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以宁与中国的民营经济

说到厉以宁一举成名,不得不提到我国的改革开放。1979年改革开放之初,厉以宁提出了用股份制改造中国经济的构想。这一构想包括用股份制改造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乡镇企业以及其他所有权不明晰的企业。这一理论不但在理论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而且对于中国的经济政策制定有着深远的影响,并在之后的中国经济改革实践中得到证明。由于厉以宁的这一系列理论与政策主张对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产生了积极而重要的影响,他本人也因为这一理论名声大噪,被称为“厉股份”。

  厉以宁对中国的民营经济和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有着重多的名言精语,这也是师生们敬重他的一个重要原因。



人物链接:

  厉以宁的成名四阶段:辛勤探索、厚积薄发、坚持真理、宠辱不惊,体现了一个真正学者的风骨

  厉以宁江苏省仪征市人,1930年11月22日生。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1955年毕业后留校工作、任教至今。现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1998年被香港理工大学授予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

  厉以宁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经济学家,对于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厉以宁教授在对中国以及其他许多国家经济运行的实践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非均衡经济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解释了中国的经济运行。厉以宁从中国经济改革之初就提出用股份制改造中国经济的构想。这一构想包括用股份制改造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乡镇企业以及其他所有权不明晰的企业。他的这一理论与政策主张在中国经济改革与实践中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因此理论界与政策制定者广泛接受,因而被称为“厉股份”。他的理论与政策主张促进了中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可以说,他的理论与政策主张对中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而又重要的影响。

  厉以宁因为在经济学以及其他学术领域中的杰出贡献而多次获奖。其中包括中国经济学界的最高奖“孙冶方经济学奖”、“国家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证书”、“金三角”奖,国家教委科研成果一等奖,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奖(最高奖)等。

厉以宁曾多次被邀请到国内外多所大学与科研机构演讲。已出版著作50余部,发表论文100余篇。1990年后主要著作有:《非均衡的中国经济》、《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人们不仅仰慕他的学术成就,更敬重的人格。

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朱善利教授在2005年厉以宁从教50周年暨75岁华诞的庆日上。回顾厉以宁教授从教50周年艰辛而又光辉的历程时。曾将厉以宁75年来的历程分为四个阶段:

1930年-1978年为第一阶段。此阶段中国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解放后的政治运动。厉教授毕业后留在经济系资料室工作,在政治运动的冲击中仍坚持阅读大量文献,为日后的理论贡献打下了基础。

第二阶段是1979年-1985年,此间厉教授提出了所有制和股份制改革理论,完成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文稿。

第三阶段是1986年-1999年,此阶段出现了对股份制和所有制改革的怀疑和批判,厉教授仍继续坚持探索,表现了对真理的执着追求。

2000年之后为第四阶段。此阶段厉教授更加深刻的探索了历史和哲学方面的问题,撰写了《资本主义起源》和《罗马-拜占庭经济史》。

这四个阶段中,厉教授辛勤探索、厚积薄发、坚持真理、宠辱不惊,表现了一个真正学者的风骨。



最新言论

厉以宁寄语中国民营企业:

我对目前正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充满信心



2006年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厉以宁教授3月4日在政协委员驻地京丰宾馆表示,: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一次革命性的变革,股改后中国股市才能真正走上正常的轨道。我对目前正在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充满信心。”

厉以宁认为,在股权分置改革中对流通股东进行一定的补偿是“非常必要的、非常应该的。”他说,当初国有企业改制上市时,在招股说明书中承诺国有股占多少比例。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承诺,许多股民才来买国有企业的股份,国有企业的股价才能溢价这么高。现在要进行股改、国有股要流通,这就违背了当初的承诺,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双方就要通过协商,对流通股东进行一定的补偿。

除了股权分置改革之外,2005改革攻坚年的又一大亮点是,《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非公经济36条”)出台实施。厉以宁委员不同意“‘非公经济36条’去年落实进展不理想”的说法。他说,“成绩是很大的,但有四个问题需要尽快解决。”

第一,行业准入只是有了一些原则意见,与之配套的具体细则没有出台,应尽快细化;

第二,虽然原则上同意非公经济进入一些原先禁入的行业了,但是原先这些行业中的垄断集团所形成的利益集团还非常强大,现在需要削弱这些强大的垄断集团,大力扶持刚刚进入的弱小的非公经济,从而构成行业内的竞争态势;

第三,长期困扰非公经济发展的融资难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大量的民营企业告贷无门,不少民营企业不得不投靠外商或者海外上市融资;

第四,非公经济自身发展正进入新的转轨时期。总体上看,中国非公经济经的第一次飞跃是从小农意识到小企业主意识,现在正经历着从小企业主意识到现代企业家意识的第二飞跃。

厉以宁说,“在第二次飞跃中,民营企业家的思想要实现三次跨越:真正懂得双赢,也就是说‘肥水要流外人田’;真正懂得只有做强才能做大,做强是企业的核心,企业规模小没有关系,关键是要强,大而不强最麻烦;真正懂得现代经营管理。”

厉以宁委员认为,中国民营企业家应进一步增加社会责任感。他说,“没有改革开放的大政策,没有国家这些年来的好环境,民营企业不可能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好。民营企业家要真正认识到,你们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而不是旧社会资本家的延续。因此,应当加强对党和国家政策的学习和研究,遵纪守法,依法经营。”



媒体访谈

厉以宁:民营经济发展取决于企业家素质



北京大学2005年7月28向外界正式宣布,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成立。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经济学家厉以宁担任该院院长。

厉以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成立民营经济研究院主要有三个目的。第一,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加快发展非公经济的意见,通过研究解决一些政策性的问题,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第二,民营企业家队伍正在形成,通过这个平台,进行现代市场经济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第三,通过这个平台把北大民营经济研究的成果与世界,与国内进行交流,为民营经济理论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如何评价目前民营经济的地位,以及前景时,厉以宁认为: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毫无疑问的。民营经济应该可以进入很多领域,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观点是不对的。民营经济在未来我有两点看法:一是将会为中国经济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二是民营经济的发展取决于民营企业家的整体素质。

在谈及关注哪些民营经济课题时,他表示:区域经济是一个,就是怎么样把弱县变成强县,实现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协调发展。另外,我还关注从国外留学归来人员创办的高科技民营企业。此外还关注一些发展壮大起来的民营企业集团。



出谋划策

厉以宁开出七味药方: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



如何破解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普遍遇到的融资难题?中国企业投资协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院长厉以宁教授在2005年11月5日召开的第二届中国民营企业投资与发展论坛上发表演讲时开出“七味药方”。

厉以宁教授分析了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主客观原因。他说,没有按规定建立财务账目,抵押物不足,企业信用信息不明、信用记录不清楚,这三条是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主观原因。从客观上看,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从县以下领域退出,金融服务范围缩小;县及县以上城市中的国有商业银行资金重点投向了发达地区和优势行业;有效的信贷担保机构相当缺乏;民间资本难以通过正当的渠道发挥作用;商业银行实行严格的贷款责任追究制,同时又缺乏相应的贷款激励机制,这些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民营企业融资的难度。

为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厉以宁教授提出七条建议:

依靠民间资本参股、特别是吸纳游离于金融体系外的民间资本,尽快建立专门服务于民营企业的小型商业银行,促使民间资本从“体外循环”转入“体内循环”。

现有商业银行在业务调整中,对小额贷款业务另行制定规划并单独进行核算,制定符合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和风险控制制度,提高工作效率。

积极引导和扶持有条件发展企业债券的民营企业,在部分省市选择一些管理制度完善和盈利的民营企业率先进行试点。

在上市方面,坚持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一视同仁的政策,重点推动达到一定规模的、高科技行业的、符合上市条件的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包括海外上市、买壳上市等多种模式。

积极发展各类有助于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机构。可以是企业集资联合建立商业性的担保公司,也可以是政府拨款设立的非营利性担保公司,或者是专业协会之类的民间组织集资成立的互助担保基金,或者是企业集资联合建立的互助担保基金。

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各省市可以建立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中心,收集汇总税务、海关、金融、社保、司法等系统的企业信用信息,记录企业纳税情况、信贷记录、合同履约率、遵守法律等情况,供社会查询,增加企业信用信息的透明度。

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民营企业融资领域。既可以是民间资本作为资本金注入民营企业,也可以是民营资本组成金融机构或建立投资基金,还可以是民间原来就已存在的互助性的融资形式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

上一条: 湖南求实张氏浮盘制造有限公司合资争议案终于有结果

下一条: 现代毕.N王选 他改变了一个时代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