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不同于一般的单体公司,要做好一个集团,在许多方面要进行转变。首先是集团的经营理念要发生巨大的变化,集团通常有七个方面的常犯、但是不应该犯的认知错误,实际上是旧集团理念。
旧的理念说,总部是出资人,对下面的子公司进行出资人管理即可,而事实上,集团不能只简单的做出资人,还要对旗下的公司进行管控。如果不管控,事实上是不可能获得超出平均回报以上的利润。更何况再加上即便集团有些话不说破,不说烂,也可以获得一个客观的价值回报。例如,追溯一下某某集团成立的历史就会发现,起初将那些子公司组装进集团,经过这么长时间,将近十年的奋斗,虽然整个集团上下的关系属性,包括一些特质,类似子强母弱的很多方面已经被扭转了,但是仍然要认识到,母公司的角色,不能仅仅只是协助下面的子公司建立良好的治理体系,派出董监高,参加子公司的重大决策,分红就完了,而必须要进一步地对子公司进行有效的管控。至于管控的内容,可以在下一步再探讨。
第二,有很多集团十分简单地认为,总部之所以存在,就是要从子公司中分红获利。而子公司也认为,集团就是个投资体,不应该过多地干预子公司的运作,我们每个子公司干得好了以后,给集团更多的分红,集团就是在赚钱了。甚至社会上很多集团企业到目前还认为,把子公司管好,是母公司赚钱的一切的一切。但实际上,对于任何集团而言,除了通过管理子公司挣钱之外,它事实上还可以通过组织协同效应来获利。也就是说,必须考虑在整个集团的各个子公司之间,如何进行资源分享,如何进行相互帮助,如何完成打群架。如果子公司之间不能形成非常好的协同效应来获利,可以说母公司的存在是没有价值的。对于协同效应,也许有些人不以为然,认为集团无论怎么操作,不都是为了从子公司里获利?但是一定要意识到,而且要做到,从子公司里分回来一块钱的红利,其中必须至少有一毛钱,乃至于有三毛或五毛,其实是集团层面母公司通过千手观音效应,通过从当地国资委,从地方政府、乃至于从省政府里拿到资源、资金、项目、政策,而后将之注入到子公司里去获的利。这是每个集团一定要弄明白的。注入进去的资源、资金、项目、政策,经过子公司班子的奋斗,再转化为利润。一定要使子公司经理班子算清楚两个帐,也就是子公司交给集团的红利实际有两个组成部分,一部分是硬红利,也即凭着子公司经理班子的能力实现的增值;而另外一部分是转移红利,是通过母公司注入的资源、牌照、政策,子公司将之转化为现金,称为转移红利。当然不能否认,这里面有子公司的劳动含量,但是集团一定要清醒,在这个过程里面,母公司和子公司的生产要素,谁是主动资本,谁是被动资本,谁是绝对条件,谁是必要条件。
过去普遍认为总部要管牢子公司,实际上这种认识是有偏差的:总部不是要管牢子公司,而是要管出最大价值。现在来看,整个集团里面要管出一个最大价值,让每个子公司得到最大的发挥。此外,过去还一直认为,一个集团的战略就是各个子公司战略的加总:每个子公司要做到什么程度,要开发哪些产品,未来五年怎么发展,最后母公司把各个子公司的战略合并在一起,形成一个战略合并报表,号称整个集团的”十二五”规划就出来了。但深入来看,真正意义上而言,集团的战略应该是个顶层设计,整个集团要决定往哪里去,做哪些产业板块,增长方式是什么,集团把整体战略做完,而子公司无权自己做战略,其必须基于集团的战略来做战略。打个比方,集团相当于是个剧本,而各子公司就是个角色。所以必须看到,在中国做一个大集团是很吃力很困难的,因为子公司太聪明,全中国有一个地方特别适合做超大型集团,那就是山东,山东的下属近乎于“笨”,但是山东的集团经济做得非常好。反过来看其它一些地区,宁做鸡头的文化融入到地区以后,该地要成就一个大集团,就变得比较难以想象了,譬如温州,永远出不了大集团,因为温州的“鸡头”文化,已经到了一个很可怕的地步。
另外很多被派到子公司的董监高人员认为,集团把我派下去了以后,我到下面的某一个公司只要做到那一级公司的价值最大化就可以了,我凭着我的党性、良心,做出有利于我派出那一级公司的决策就可以了,至于能为集团母公司干什么,只要最后我们交上来的红多就可以了。这种看法实际上非常肤浅,集团层面一定要弄清楚,由集团派出去的人必须是总部利益的代言人,这些人必须跟集团层面保持高度一致,他们在子公司开任何一次董事会,做任何一次重大决策之前,都要给我母公司提交资产管理报告,即便是报告流程简化一点,最起码也要进行口头汇报,而复杂一点的事情则一定要提交正式的书面报告。
过去大家普遍认为,总部是个精简的机构,但现在大家逐渐认识到,总部的人必须要配备齐全,能力和权利也必须要配备到位,使总部做到能把对子公司该管的事管深,管透,管细。凡是该管的事情都必须管到位,而不应该一味地考虑总部应该是多少人。现在有一个误导,认为总部人数应该小于50人,应该小于30人。甚至以前有家城投集团,它下面有一个控股公司,该公司骄傲地宣称,我们总部只有3个人,董事长,监事会主席,董秘,听了之后让人非常无语,这难道是要创造基尼斯世界纪录吗?很虚妄很粗暴地比总部人精简到多少,而该干的活却干不深,干不透,干不好,这就有些舍本逐末了。说实话,总部50人、100人、150人、200人有什么根本性差异呢?有很多企业说自己发展不好,但又不知道原因在哪里。华彩以前有一个非常知名的客户叫做德隆集团,大家都知道,后来垮掉了,原因非常复杂,除了本身的发展危机之外,政治因素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这家公司即便倒下了,至少有一点依然非常值得思考,德隆集团的工业板块做得非常之好,乃至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它是做二级市场出身的一个玩家,为什么可以做得这么好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德隆集团下面有一个战略部,但它对外事实上是个经营的公司,对内则是战略部,这个部门叫中企东方,它最高峰时期做战略的就有230人。说实话,一个集团能豁出这么多人做战略,做行研,做分析,做并购研究,它不赚钱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不讲别的,光讲在全中国范围内,如果某个集团建立一个资源地图,再建立一个并购对象地图,无需扩大到全球,仅在全中国范围内建立这两张图,然后依据这两张图按图索骥式地发展,其成效必将是无法想象的。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四川的汉龙集团和广东的广新集团,研究这两家集团是怎么发展的,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这两张地图对其发展有多大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一个集团的发展,如果不是站在时代的高度、站在全中国的高度上,那也必须至少要站在全省、站在地方的高度上,否则这个企业要想真正发展起来,那将是非常困难的。譬如华彩还有一个客户叫做浙江能源,这家公司给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它不是局限于要为浙江服务就把所有电厂修在浙江,它反而是冲到新疆、内蒙等西部地区,大量地拿矿,拿资源,表面上是围绕着浙江的发展,建设与浙江发展相适应的能源结构,但实际上是打着这个旗号冲向全中国,经营这个时代,经营全中国。所以如果一个集团的总部没有一个较大的格局,乃至最后做成了看守内阁,只是进行股权管理,那么这家集团的存在意义就非常值得怀疑了。就像现在要求把央企集团这层拆掉,直接由国资委在集团下属公司整体上市以后对其进行持有,而“废除”中间这层投控集团。为什么要拆掉央企集团这一层级呢?事实上主要就是因为它们没起到相应作用,如果真正要发挥相应责任,央企的经营绝对不是现在这个局面。
最后,对于集团还存在的一个错误认知是,过去一直认为集团最重要的是资产规模,总资产多少个亿,净资产多少个亿,但是现在对这一点已经看得比较清楚,集团最重要的是是否有一套可复制的管控体系:每当一个公司纳入到集团旗下,集团在多长时间内可以使得该公司按照自己的节奏和规范“起舞”。集团走出去,跨地域,跨行业,都要做到旗下所有的子公司收放自如,这是所有企业都在追求的一个格局和一种境界。
上一条: 合伙“薪”文化
下一条: “国美”的商业模式还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