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出高效益—去机关化和去文职化


管控体系的运作,首先需要要对母公司进行改造。

把原先纯粹出资的母公司,改造成一个强势总部,不再是个出资概念,变成一个管理概念。要去空心化,母公司的部门长们,副总们,不能说可以不懂业务,只要纯粹地管投融资,做决策就可以了,现在很多企业里有这种迷茫的思维,总部的人可以不懂业务,这个认知一定要去掉。

    第二个,要去机关化。何为机关呢?机关很简单,就是围着老板转的这种体系就是机关。老板出去转了一圈,开了一个会,回来以后就宣称公司要改革了,各个部门就被叫去一顿讲,下去就发动改革,然后老板过不久又见了一个专家回来,又要求这么整,很多部门基本上是随着老板起舞,时间长了以后发现老板就被我们看透了,他不管交代什么任务,我们总是能够达到他的满意。事实上达到满意和创造效益是两回事,老板还很高兴,说看我的控制力很强的,我指挥到哪里,实施到哪里,我们整个公司里面政令畅通,事实上一个集团里,所有的部门只要围绕着你老板运作,这个公司效益就好不起来,而真正要把效益好起来的话,部门不是围绕着老板转,而是围绕着战略和经营计划转,专业化部门的建设,其实你们要知道,部门如果围绕着老板转,应付一个老板是容易的,但是如果部门围绕着经营转,应付经营是非常吃力的,把经营吃透是最困难的。所以多少年下来,我们发现我们很多的部门长们,是政治运作,人脉运作的高手,是解读老板意图的高手,甚至是过度解读老板意图的高手,但是绝对不是专业化管理的高手,这才让我们非常非常苦恼和吃力。

另外很多部门,文职化现象非常严重。善于出文件,出思路,搞科学发展观和搞言论,但是落不下来。缩编话我就不说了,人数越来越少。那么这种母公司,要把它往专业化上改,专业上改,围绕建设管控职能建设他的专业性,首先首当其冲的是总部部门略为要多一点,总部部门过少,很容易培养一大批又一大批的万金油,什么事都做,什么事都做不清楚。大综合部门,真的苦得要死,而且没办法给集团大批大批地,成批成批地培养干部,集团总部所有的部门,理论上都应该富有一个责任,除了把职能运作好以外,每过一段时间,我要从你里面抽几个干部,要放到下面去,要么横向放到其他部门里面去,他无法应对这么一个职能。集团里面每一个部门的人力资源配置,我有一个公式,四个一,从子公司里拿上来一批,在子公司混得很凶的人,从社会上招聘进来一批,与我们公司相比,在某方面有先进管理实践的人,再把我们公司看好的一批苗子干部配上去一批,最后把我们公司特有的万金油干部充分地洒进去。老企业,是有很多万金油干部,哪个岗位上都呆过,什么事都会干,到最后,最专业化的最后一公里干不精,没办法,毕竟是万金油干部。每当民营企业找到一个国有企业的干部,拿过去以后迅速就能发挥得非常好,我们就觉得很奇怪,甚至国有企业里流传一个神话,说但凡国有企业里的人下海以后发挥得特别好,其实不是这样的,是民营企业他抠,他不肯培养人,所以他的人都是片断式干部,一旦去个国有企业的干部,就把他串在一起,是结构差异导致的。反过来说,有时候国有企业把一些民营企业的人叫来发现特别好使,也不跟革命讨价还价,在工作态度上很端正,效率很高,尽管有时候有点野,太过于进取,但效果是好的,一个道理,是差异导致的。所以我们把国有企业这种单独一个万金油干部,或者一个部门里全是万金油干部的话,放着没用,真的是打架还来不及,因为各个水平都不差,部门长未必比科员的水平高,科员未必服你,所以常常在打架,而经过新的机构重组以后,把他们充分地调开,每个部门配上一两个万金油干部,部分万金油干部放到纪检监察上去,部分万金油干部配置给子公司做职能部门长或副总的话,一下子这个棋就盘开了。


上一条: 寇北辰:微利时代,民企将面临空前挑战

下一条: 督导:将进行到底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