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到西北地区数个省会城市走了走。一个共同的感受是,基础设施越来越好,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这些都是快速发展的见证。
不足也是有的。比如,人们对个人收入的增长不算满意。在一个省会城市,导游称,别看城市景观越来越好看了,但是居民月平均收入只有1500元左右,而主城区的房价每平方米却早已过万元了,物价也并不比内地便宜,实在是消费不起。在另一个省会城市打出租车,问及司机收入情况时,也是边摇头边感叹:挣钱越来越难,物价越来越贵,现在是消费不起啊!反问我:为什么只顾着刺激消费,没想到刺激收入?
居民实际收入水平下降,消费能力下降,甚至于幸福感下降,这其实不是我所经行的那几个城市所独有的现象,跟一些相识的朋友聊到收入问题,大家对此都有同感,入不敷出似乎正在成为人们的一大心病。
这些年,国家刺激消费,鼓励拉动内需,想了一些办法,的确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受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等因素的影响,除了公务消费、公款消费、奢侈消费以及一些居民在生活教育等方面的刚性支出持续坚挺之外,从总体上说,居民的消费能力仍呈现出疲软状态。
居民收入大致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等。这些年工资性收入似乎略有上涨,但是物价的涨幅足以让所有的工资上涨因素消弭于无形。
过去有一个观点是,中国人喜欢储蓄不喜欢消费,如今国人不仅喜欢消费,而且敢于下手超前消费,这是消费观念的可喜变化。但是谁都知道消费能力的大小除了靠观念更新之外,更是需要底气的。一句话,大多数国民兜里有没有钱,有多少钱,才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刺激消费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在确保公平分配秩序的前提下,从提高工资性收入、赋予经营性收入更为稳定的预期和前景,广开财产性收入渠道等方面下工夫,努力刺激居民收入的增长。
上一条: 企业资本竞争力模型—PBEM
下一条: 美联储的Q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