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刺激是中国经济的慢性毒药


正当经济进入衰退、房地产调控进退两难、人们纷纷检讨过去4万亿刺激利弊、寻找未来中国经济道路之际,有官员表示,将适时动用一万亿元财政收支余额稳增长。



与此同时,“奏折经济学家”林毅夫也在天津举办的达沃斯论坛上火上浇油说,投资在短期内仍是拉动经济、摆脱危机的重要工具。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出口疲软,同时4万亿元计划项目也大多走向尾期。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可以考虑再来一轮新的经济刺激,而这轮经济刺激要更多依赖于财政支出,而非信贷增长。



我开玩笑说林毅夫是台湾用苦肉计派过来的间谍(当年以连长身份游泳偷渡到大陆),决心要把大陆搞穷搞乱然后台湾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反攻大陆。



当然这只是个玩笑,笔者一向对阴谋论深恶痛绝。但睁开眼睛看看我们今天的现实:外贸下滑,内需不振,很多中小企业面临倒闭风险,各级政府财政收入锐减。政府自己又不创造财富,哪里有钱直接用于投资,最终还是依赖信贷增长!



财政部9月12日发布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财政收入7863亿元,同比仅增长4.2%,增幅继续回落。特别是中 央财政收入下降较多,收入为3765亿元,同比下降6.7%,出现多年以来首个负增长。地方本级收入4098亿元,同比增长16.8%。



过去十年,我们的所谓高增长正是依赖着高投入高信贷高通胀支撑。十年间,美国货币发行量增加了50%,我国增加了500%。我国十年来房价物价高涨的一个重要因素甚至根本因素,就是货币超发。央行数据显示,2009年1月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为49.6万亿元人民币,而截至2012年7月,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为91.9万亿元人民币。不到四年时间,货币供应量增加将近一倍。



投资刺激加上通货膨胀(它们经常互为表里),事实上是财富的再分配而不是财富的创造。它使社会财富大规模、成建制、系统性地转移到官僚阶层和官商阶层手里——优质低息信贷首先进入国有企业或被扶植企业,国有实为官有,升官无望的官员就到国企里当大官拿高薪,8%的垄断企业员工常年拿着全民工资总额的55%以上,民众在经济增长中获得了可怜的低工资,相对财富却被剥夺或在通货膨胀中大幅度缩水。民众获得了极低水平的社会保障“恩赐”,如医保,却在征地、拆迁、通胀、国进民退等过程中被以“市场”的名义剥夺了更多的财富和自由。同时,环境破坏与污染的巨额经济和健康成本却要由他们来负担!



产能过剩空前,环境污染空前,腐败和两极分化空前,地方债和基础设施建设债务空前——光铁路系统就欠债2万多亿,公路等基础设施欠债2万多亿,地方债十数万亿。这些债最终都要由老百姓来还,可谓一任政绩,世代还债。4万亿投资刺激掩盖了问题、延缓了改革,导致了国进民退、重复建设、效率低下、腐败和两极分化加剧,它只不过把矛盾和风险掩盖和拖延了显露的时间,却把更多的问题留给了后人。



 


市场经济和官僚政客掌握经济命脉存在着天然的且永远不可调和的矛盾,不管这种“掌握”是以政府的政策投资刺激方式、还是政府亲力亲为招商引资的形式、还是国企的形式,都是如此。市场经济、资源有效配置的最基本要求是产权长期稳定和自由,而官员的任期却极其有限甚至在任命制下可能完全身不由己,这就导致官员短期政绩和私利的要求与市场经济要求不共戴天水火不容。国有体制和投资刺激使包括人、资金、土地等所有的资源要素,都变成官员短期政绩和经济增长的工具!这种情况下,包括人的价值和价格,资金、土地的价值和价格,统统都是被强行扭曲的:



银行沦为政策工具。银行的放款、利率的高低不是根据银行自己对于风险和收益的判断,而是根据政策的重点。每一轮投资刺激之后,就是大量的呆坏账。这两年已经有4成以上的地方债到期,但在政策要求下被迫展期;



土地沦为政策的工具。各地招商引资过程中,土地价格被严重低估,农民被征地后入不敷出毫无保障,大量用于招商引资补贴“实体经济”的土地成本被全部压到商品房(含住宅和商业用房)上,导致房价畸高,也导致“实体经济”全面过剩,环境和人的价值被严重压低。决策者却还不知道其中的逻辑,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试图通过打压房价来保“实体经济”。结果正如9月9日中国房地产业最大的企业集团——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总裁孟晓苏所言:“调控虽抑制了经济增长,却没能抑制住房价上涨。”“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数据,1-8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5741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1%;商品房销售额34011亿元,同比增长2.2%。据此计算,全国新房平均售价每平方米5924元,比去年年底5379元多出545元,上涨10.13%。事实证明,调控虽抑制了经济增长,却没能抑制住房价上涨。”



人和环境沦为政策工具。前几天在澳大利亚,看着到处开卖写着“Made In China”的毛绒玩具,在我们这边出厂价最多三五元人民币,在那儿要卖十几二十几澳元(1澳元约等于6.65元人民币),而且相当多中国游客买。看了心里直滴血。我们牺牲了环境和人,利润却都归了别人!政府以经济增长为核心、以GDP为核心,产能过剩和环境破坏就是孪生兄弟。浙江绍兴一地一年染织的布匹,足够全世界人每人一套衣服;宁波的衬衫产能,足够13亿中国人一人一件……但为了保增长,钢铁产能已严重过剩,发改委仍在大批特批,而且是超大产能的钢铁项目!



我们以投资和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诚如第一财经日报徐以升先生所言,实际上是以内部实体资产置换对外金融资产,中国这种“成本大于收益”的“以对外金融资产置换国内实体资产”的开放模式,已经到了尽头。



可以说,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如果不能换来真正的海外优质实物资产(矿山、优质企业、优质产品、服务和技术等),那它就什么也不是。



过去十年,政府一直在做投资刺激和紧缩两件事: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循环往复无穷尽。末了,大厨双手一摊,看着厨房里大量过剩的面糊糊,对一干人等说:“瞧,我留下了一个多大的产业!”这时有个3岁的孩子探进头来说:“爷爷我饿了,什么时候才能吃饭啊?”窗外有声音如地雷般传来:“面还没和好,但我们都成了饺子陷。”



 


弗里德曼说过:经济学基本原则适用于所有的国家。在这些经济学基本原理中,重要的一条是经济繁荣与私有产权的关系。经济学中一个简单但很重要的规律就是,人们花自己的钱总比花别人的钱更谨慎。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乡镇企业比国有企业更有效率;私人企业比乡镇企业和国有企业更有效率(因为越是央企,名义拥有者越多,监管越成为不可能)。也可以解释这样一个数据:为什么一遇到经济困难,地方国企比其他企业衰退得更明显,央企又比地方国企衰退得更明显。(今年一二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滑5.2%,其中地方国企下滑10%,央企更是雪崩式下滑19.8%!8月24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中央企业2012年1-7月经营情况。公告显示,2012年1-7月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23347.6亿,同比增长8.4%;上交税费总额12625.7亿,同比增长13.8%;累计实现净利润4593.8亿,同比下降16.1%。)



政府亲力亲为的招商引资和投资刺激,把人、资源和环境都当成了其短期政绩的工具,它的本质仍然是计划经济。在它的背后,如秋风所说的:计划体制隐含着一个政治上的主奴结构:计划者是人,被计划者则是物。庸众是没有人的意识之动物,必须由那些有能力操纵模型的“智者”高高在上地来安排。



然而事实上,政府官员既非比普通百姓和企业家更具智慧的智者,也非比普通民众和企业家更有道德的道德家(尤其在任命制而非选举制度下,某种程度上甚至可能劣胜优汰),他们同样有自己的私利和诉求,他们同样在乎短期的政绩。甚至,因为他们掌握了更多的权力和资源,他们更容易倾向于作恶,倾向于用公共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正是由于政府过多过深介入微观经济活动,正是由于自上而下官员短期政绩和市场经济自身规律形成尖锐冲突,才导致了今天中国大地相当普遍的“我走后哪管洪水滔天”的局面:环境破坏、官员腐败、两极分化、物价高企、官民矛盾尖锐,法治、纲常和道德伦理不存,人人没有安全感,刮地三尺求移民。



政府投资刺激经济是中华民族的一条不归路,是中国经济社会饮鸩止渴的一剂毒药,切不可中毒上瘾。在中国这个真实城市化率还没有完全三分之一的国度,GDP增长的光鲜数字很容易获得,但是,扭曲的经济结构和市场信号、破坏的自然环境、沦丧的道德、法律与规则、丧失的人心却很难找回来。



未来中国,自由市场之路是惟一生路。尊重人性和市场规律,坚决退出政府的投资刺激和招商引资大赛,将发展的权利还给民众,将土地、金融等要素资源还给市场,是中华民族的生死突围之路。继续放投资刺激和政府招商引资的卫星,是对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犯罪。


上一条: “淑女屋”上市被否给“在路上”的企业一个提醒

下一条: 中国购美债是害美国还是害自己?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