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义才民企担负着民族责任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和一个拥有78家分公司、横跨5个产业的企业掌门人,雨润集团董事局主席祝义才先生一直颇受媒体关注,但稳健低调、不喜张扬的他总是竭力回避媒体的聚焦。

这位刚刚在首届“风云苏商”评选中被评为“十五卓越苏商”的青年企业家,其态度谦和、待人真诚、处世低调的个性,让人很难将刚过不惑之年的他与“亿万富豪”联系在一起。然而,正是这位穿着朴素、语速平缓的平常人,带领他的雨润集团在市场中不断成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旗下的三个上市公司股价逆市上扬,所生产的低温肉制品市场占有率连续8年保持国内同行业之首,2005年实现销售额103亿元人民币,利税4.3亿元,年产25万吨肉制品。

连续两年入选《福布斯》富豪榜的祝义才,对于这所有的一切只是说了一句“赚钱不是目的,做事才是关键!” 轻描淡写,举重若轻。



1990年,祝义才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安徽省交通厅下属的海运公司工作。然而,工作还不到一年的他因“害怕坐在办公桌前慢慢老去”,竟怀揣200元钱辞职下海。经朋友指点:祝义才把目光投向了当时利润很大的水产品交易,于是他就把“散户”们组织起来集中做“外贸”。 一年的早出晚归,祝义才当年就掘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净赚了480万元!可他却并不满足,认为“做贸易无法做出自己的品牌,再发展也只是个中介。实业才是事业,得创立新的项目,拥有新的市场。”当年底,祝义才突然决定放弃做得顺风顺水的水产品贸易。通过市场考察,和反复对比、论证后,祝义才发现:低温肉制品当时在国内是个几乎无人涉足的“朝阳产业”,蕴含着广阔的发展空间。1992年12月,祝义才携资300万落户南京雨花区沙州乡,开始了他的实业战略工程,并致力于在饮食上为国人创造现代的生活方式。

“食品工业是道德工业”一直是雨润人谨记的第一法则。与高温肉制品相比,低温肉制品加工技术更先进,科技含量更高。为了保证质量,祝义才先后投资4.5亿元引进国际最先进的低温肉制品生产设备,他高薪聘请了30多位国外肉制品专家,并在职工中挑选出富有潜质的工程师,共同组成集团的核心技术力量,并对每道工序严格制订卫生等级标准。

选择了“朝阳产业”,有了好的产品,并不等于市场会送上门。面对当时市场上“双汇”、“春都”等几大品牌的压力,祝义才决定“避实就虚”。他敏锐地发现:酒店是肉制品市场的真空地带。祝义才盯上了这块难啃的“骨头”,首先成立了酒店部,专攻酒店市场,虽然酒店销量小,但聚沙成塔,全市数百家酒店的需求总量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一年多坚持下来,竟也拼下了2000多万元的市场。

随后,为了让雨润产品“走”上百姓餐桌,祝义才开始大规模公开招聘业务员,全面进军副食品店,并提出“诚信、毅力”的营销四字方针。以诚信做事,就能巩固所建立的网点,形成良好的口碑和美誉度;以毅力做事,就能广建营销网点开拓市场,感染客户,扩大销售。一次,一个业务员在与一家副食品店结帐时,店主多付了5万元货款,祝义才得知后,亲自带着业务员上门退款,一时在商业界传为美谈。祝义才把自己诚恳诚实的个性贯穿到雨润经营的始终,同时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有这样人品的老板,产品肯定错不了”。许多商店纷纷打来预付款要求进货。在以诚信建立网点的平稳心态下,这种销售方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销售额也从1993年的800万上升到1994年的2000多万,雨润的产品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知和喜爱。

1995年,祝义才决定大胆走出南京,攻占全省甚至周边省市。在江苏全省,祝义才运用同样的“蚂蚁啃骨头”策略蚕食市场。他在部分地区实行代理商制,甚至一度采取超常规的营销策略:为了刺激代理商的积极性,视不同区域,向一些地区的代理商免费赠送首批价值1至5万元的货品,条件是以雨润规定的价格上柜销售,销售全部收入归代理商所有。这一招在当时产生了“闻所未闻”的轰动效应。为了尽早拿到这“天上掉下的馅饼”,代理商们憋足了劲亮开嗓子为雨润吆喝。

1996年,雨润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此时,一城一地的得失,已不能满足祝义才的雄心,拓展上海甚至海外市场一直是祝义才的梦想。为此,祝义才制定了新的目标: “一年占领华东,二年覆盖长江以北,三年走向全国”。祝义才提出了“小店包围大店”的营销战略,采取迂回方式,先从副食品店和小超市做起,得人心后,以其过硬的品质形象再进驻大商场。2年之后,雨润在上海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攀升,占领了华东市场的制高点。

之后,祝义才开始着手梳理健全现有的营销体系,首先把全国市场划分为华东、华南、华中、西南、西北、东北等八大片区,相继在各地建立了300多家销售办事处;组建培养出一支近2000人的精干销售队伍。软硬件均属国内一流的自建营销网络基本形成,与原有的代理商体系融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目前,几乎每个区域的市场,都有雨润针对当地消费者口味的主打产品。随之,祝义才的三年企业扩张计划也很快变为现实,并迈入了国内低温肉制品行业的领军之列。



1996年,祝义才的南京雨润肉食品公司生产的低温食品系列深受市场欢迎,工厂24小时满负荷运转,产品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扩大生产成了当务之急!而邻近公司的南京罐头厂已连续停产5年,这家曾辉煌一时的国家一级企业,超过其总资产的7000多万元负债让它难有翻身之日,破产清盘指日可待。曾为社会创造无限财富的机器如今却在闲置,难道要让这些先进设备睡在厂房里,眼睁睁地看它烂掉?而厂里千余名下岗职工却无活可干,生活毫无来源。此情此景,祝义才每每看见总有被针刺的感觉。

与其这样看着机器闲置损坏和职工们度日如年般地煎熬,不如出资重组南京罐头厂。这样既可盘活原国有企业,同时也为政府卸掉沉重“包袱”,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祝义才萌生了这种大胆念头,但赞同者甚少。参与国企重组改制的具体操作进行得异常艰难,“当时民企的社会地位还在讨论中,我觉得不要更多地考虑结果,我们的做法没有伤害社会,而是让闲置的机器‘动’起来,让2000多名下岗职工有了工作。我更在乎企业为国家创造了多少财富。”

虽然后来随着中央对国企改制力度的加大,南京市政府同意雨润重组破产后的南罐,促成了江苏省也是全国首例“民企重组国企”的案例。然而,雨润这个“蛇吞象”的举动仍遭遇了很多的不理解,罐头厂大多数职工对手里的“铁饭碗”将变成“泥饭碗”很是想不通:封门、静坐、谩骂……甚至有夹着子弹头的恐吓信寄到祝义才手中。祝义才毫不犹豫的提起铺盖卷进了罐头厂与职工对话,并当场承诺:原罐头厂包括离退休在内的职工,企业一个不拉全部接受。真情感染了大家,原罐头厂的职工抵触情绪渐渐开始淡化,与雨润一道再创业的激情在大家心中重新点燃。原罐头厂职工得到妥善安置的同时,雨润也获得了宝贵的生产用地、厂房以及大批熟练工人,节约了大笔扩产所需的流动资金——“双赢”由此开始。1997年7月,南京罐头厂更名为南京金福润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并全面投产,当年5个月销售额就达到9600万元,赢利500多万元,超过了南京罐头厂年销售额7000多万元的历史记录。

重组南京罐头厂的成功,让祝义才深刻认识到:倒闭的国有企业潜在的价值与新兴民企所拥有的市场资源、经营策略,以及对市场的把握,应该可以很好地嫁接。对于新兴民企发展来说,无疑会起到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它至少会为民企的迅速发展壮大提供一种前所未有的机会。祝义才开始以此为契机,着手规划“未来蓝图”,为自己的事业划一个同心圆。接着,祝义才趁势前进,加速企业扩张步伐,为雨润的跨越式发展频施重拳。自1998年开始,相继在江苏连云港、安徽阜阳和当涂、四川内江、河北邯郸、辽宁开原,乃至首都北京等城市,成功重组了倒闭或濒临倒闭的国有企业25家,盘活闲置国有资产6亿多元,并投资12亿多元加以改造。每次重组破产的国有企业,每次都能实现当年重组、当年技术改造、当年投产、当年销售、当年赢利的神奇现象。雨润成功实践重组国企的历史性尝试之后,又接连成功兼并重组了30多家国有企业,同时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机遇,将生产基地遍布神州,完成了企业在全国谋局布点的战略目标。



祝义才说,“发展就是给自己增加任务,给自己出难题。”面对日益膨胀的事业,祝义才始终保持着“下海”之初的冷静和远见。他很早就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在江苏、安徽、四川等农业大省建立了数个畜禽良种基地,保证生产原料的质和量;销售方面,1994年就采用专业化程序和内部网络进行物流调度指挥,形成全国性的生产、运输、销售、服务网络;在企业内部,他聘任高校教授、博士在假期来公司为员工授课,指导生产经营,有的还被聘为公司的长期顾问。2001年底,雨润食品产业集团,还被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博士后工作站”,保障了企业的技术优势……

主业的稳固发展,使祝义才更有信心吹响多元化进军的号角。但同时,他也给自己制定了一条戒律:三年收不回成本的项目,不去做。2000年后,为了打造更加坚固的资金和产业链条,祝义才开始频繁在食品以外的其他行业出手。2001年,祝义才开始进入酒店、地产等行业,并在2002年5月成功组建了以房地产、旅游等为主要经营业务的江苏地华实业集团。到目前为止,祝义才已投资数十亿元强势介入,先后在南京、北京、上海、广东、深圳、合肥、黄山、安庆等地开发了多处精品楼盘。

面对向多元化进军的雨润,祝义才说:“专业化的多元发展是个陷阱,也是机会,关键在人。主业做得好是好事,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但是辅业是挑战。只要主业稳固,多元化决不是吃人的老虎。” 在充分论证和人才积累的前提下,雨润开始进入旅游、商贸、投资等行业。2002年,祝义才在香港买壳上市,掌握“东成控股”(0735.HK)的股权。而最让证券业界注目的是,2004年11月30日,雨润旗下的江苏地华举牌南京中商(600280.SH),并不断增持公司股份。经过十几次收购之后,截至2005年9月30日,其累计持有南京中商流通股占总股本的24.23%,成为南京中央商场的第一大股东。



2006年3月,在北京“两会”期间, 在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参加江苏代表团的分组讨论时,全国人大代表、雨润集团董事局主席祝义才先生,代表江苏民营企业家向温总理汇报情况时,算了一笔账、反映了一个问题:一笔账是“去年我们企业加工生猪600万头,比前年增长31%,按每家农户养5头猪计算,带动的农户达到120万户,这些农民户均增收了1000块钱,我们企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一个问题是“尽快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体系”。温总理听后对祝义才高度评价说:“我要感谢你,你的企业带动那么多的农户致富,确实起到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重要作用。你的企业倡导并实践‘食品工业是道德工业’的理念,特别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你提的建议我非常重视!”

总理的褒奖绝非偶然。祝义才在发展企业自身的同时,始终不忘回馈社会。作为国内最大的西式低温肉制品生产商,雨润集团在2006年4月份就连出“大手笔”,投资25亿元助推新农村经济建设。4月25日,祝义才宣布:雨润在东北地区一期投资10亿元人民币的国内特大型屠宰加工企业正式落户沈阳。投资新建的沈阳福润食品有限公司为一家年屠宰生猪300万头和3万吨肉食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生猪屠宰加工厂。这是雨润自2005年10月在香港成功上市以来,在4月份投出的第三份大单,也是该集团按照国际标准构建产业链,在区域化投资战略发展格局上画出的以华东为根据地、辐射全国的又一个同心圆。而前两个重大项目则是4月17日在连云港福润食品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扩建的年屠宰300万头生猪的现代化企业,以及4月18日在马鞍山新建的年产10万吨中高档肉制品生产企业。

雨润集团按照今年既定的战略发展规划,在2005年屠宰生猪1000万头、加工肉制品25万吨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在连云港、马鞍山、沈阳三地总投资人民币25亿元,用2年时间新建或改(扩)建生猪屠宰项目和肉制品生产基地。新投资的三个项目达产后,将为社会新增12000多个就业岗位,间接转移劳动力约36万人,可实现年销售总收入人民币75亿元以上,上缴利税约8.5亿元,带动副产品销售和当地农民养殖增收约15亿元。同时,将为市场提供150多种符合国际标准的高品质“无菌鲜肉”制品,可满足东北和长三角地区主要大中型城市的消费需求,使广大消费者吃上安全、优质、营养、放心的肉类产品。接下来,雨润将按照资金的投向计划,陆续在上海、绥化、阜阳等地新建或改(扩)建生猪屠宰项目和肉制品生产基地。投资建设的三个项目,将有利于其发挥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用,直接带动当地及周边地区农民生猪养殖等相关产业链的发展,进一步密切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关系,并通过技术培训和产品创新等手段为农民增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实现企业发展与农户的双赢。

今年,祝义才还为雨润提出了“22816”的目标,力争在未来10年内,扶持集团和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分公司所属的生产基地和原料供应区域的农民,年饲养生猪2000万头,牛200万头,家禽8000万只,让这些地区的农民年创收160亿元。



“我是一个简单、平凡的人。”祝义才这样给自己定位这个在“2004福布斯大陆富豪榜”名列前茅的亿万富豪,却总是强调这个排行榜并不可信,自己对此很“无奈”。祝义才说,江苏比我们强的企业还有很多,而自己只想老老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其本人和雨润都还不足以被人关注。今年“五一”前夕,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打趣说,若真要让社会对自己作为一个辛勤耕耘的劳动者有个评价,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倒是他心中真正的期盼。

当谈起自己的“财富观”时,祝义才由衷地说,“做到今天这个规模,企业其实是社会的,个人只是个符号。其实一个人吃不了多少也用不了多少,无论有多少财富,大多也是纸面上的。”他还开玩笑地说,“会赚钱的一般都没有机会花钱。一个企业家对财富的占有和使用其实非常有限,因为他必须每天辛苦地工作,没有时间消费。”

工作,已成为祝义才的一种生活方式。他说:“我每天早晨7点起床,从8点起工作,直到深夜,日工作时间一般都要达到16个小时。三年前还可以逛逛市场。现在一年365天都要坚持在岗位上。哪怕生病了,只要能站得起来,就要去工作。”也因为这种繁忙的工作常态,使得他连诸如“2005年中国十大诚信英才”、“十五卓越苏商”等大型活动的颁发典礼,因事务缠身,都很少有机会参加,也因此得罪了不少领导和朋友。

“民营企业家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自身素质的提升,因为市场变化太快,我们只能比别人先行一步。如果自己不努力、不做出牺牲肯定不行,企业再发展也就很难。” 作为一个拥有78家分公司、横跨5个产业的企业集团的掌门人,祝义才有着很深的危机感:“人都有惰性与欲望,你选择了企业,就必须舍得放弃个人享受,并用毅力持之以恒的做下去。” 这种不懈努力、奋发进取的精神产生了很强的辐射作用,“今天干明天的事”已在雨润集团上下成为一种自然的工作作风。

“拥有金钱,并不一定代表富贵;拥有一颗爱心,懂得感恩和回报社会,能够向需要援助的人及时伸出友爱的手,才算‘真富贵’。”祝义才说,“民营企业刚起步时是属于个人的,而‘枝繁叶茂’后则自然要回归为‘社会的企业’,企业最终的发展也必然要‘反哺社会,共创和谐’,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因此,在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参与公益和慈善活动,践行‘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和神圣历史使命。”

1994年,祝义才在全国第一个提出“食品工业是道德工业”的理念,他安置了近万名国企下岗职工,创税近10亿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直接捐赠是一方面,而祝义才更看中通过企业的项目投资每年能够带动一批落后地区的农民脱贫致富。祝义才以实际行动推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助推新农村建设,他所提出的“公司+农户”新模式,带动了更多人富了起来,数万农户因与雨润在当地公司的合作养殖而发家致富;1998年的洪涝灾害,他捐赠款物100万元;2003年“非典”期间,他捐助现金335万元;2005年10月,在“中国雨润”上市仪式上,他一次捐赠100万港币投入香港公益事业;他还积极参与贫困小学的捐赠和希望小学的兴建,先后捐资达165万元……因为这些企业行为,雨润被评为南京市“2005年度十大公益民营企业”,并荣登胡润百富2006年中国慈善家榜。



2005年10月3日,中国雨润(1068.HK)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成功募集约22亿港元的国际资本,这是到目前为止,中国肉食品行业走向世界资本市场最大的动作,“中国雨润”也从此成为中国肉食品标准化的样板和符号。

祝义才没有因此而满足,他心中有更远大的目标,那就是努力将雨润打造成全球知名品牌,最终使中国食品企业真正走向国际化。为此,他已将眼光投向国外,正在俄罗斯、印尼、东南亚、中亚等国家和地区洽谈建厂,将雨润的产品销往海外市场。祝义才称,目前企业还处在第二次创业阶段,和海外的大企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对于中国的企业家来说,排名并不很重要。在和国际强手过招后,如果过了十年仍排在前面,那才是真正的企业家。

今年底,8万平方米的雨润工业园将要建成并投产使用。祝义才将以自身的苦干和睿智,不断推进中国肉制品制造业的标准化。他说:“雨润做的虽然是传统的食品工业,但需要更多的高科技和现代观念的融入,使雨润两三年后能够走去国门,走向世界。”

上一条: 丰田管理要点

下一条: 永和大王为何油条能买三个亿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