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市场者砸市场


虽说商场如战场,但大家心中的商战却应是企业间一场看不到硝烟的战争,然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可谓“硝烟滚滚”,充满了“火药味”:



    中国凉茶市场两大品牌王老吉与加多宝为商标权的事闹得沸沸扬扬,通过法院、媒体互相诉求自己的利益,打起了口水仗。也许是因为“文斗”不够过瘾,这两个专门去火的凉茶饮料也终于“上火”了,2012年8月15日在南昌市胜利路步行街上演了一出“全武行”。



    前几年,广州市翠湖山庄发生了100多保安疯狂械斗的场面,这些保安是小区的两家物业公司:粤安公司和恒和公司。两家物业管理公司为争夺“饭碗”而争斗,各受其害,更让小区业主担心害怕。



    无独有偶,广东健力宝公司员工和顶新集团广州顶津公司员工也曾在广州发生群殴,据说先是顶津公司30多名员工用刀砍伤了4名到流花广场送货的员工,进而引发健力宝公司的“反击”,导致了更大规模的打斗,乃至去了近百名防暴警察才平息了打斗。



    这三起同业“相残”事件,不仅让人想起曹植所作《七步诗》中最经典的两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虽说同业相残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甚至屡见不鲜,并且在中国的企业堆儿里素有来者,但这足以表明企业的浮躁与缺乏理性。即使是改革开放后,很多地处同城的同业企业都曾经演绎过竞争中的种种不愉快,诸如媒体曾多次报道,内蒙伊利与蒙牛、深圳华为与中兴、广东万家乐与万和、浙江宁波雅戈尔与杉杉等大牌企业都曾结下“同城结怨”,甚至某些企业之间“老死不相往来”。这种“家里斗”、“窝里斗”的竞争行为是中国企业发展、做大与做强的一大障碍,也是一种对于任何一方都无利的“内耗”,更束缚了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的加工厂,“中国制造”已成为一句时髦的经济词汇。令人庆幸的是,“温州制造”正在成为中国企业的先锋与楷模,与“中国制造”相得益彰。在我国温州,服装、制鞋、家具、眼镜、打火机等产业发展迅猛,闻名国内外,究其原因是企业间注重联合、联盟与合作,乃至形成产业集群,开展集中造势、集团营销,共同打造一个庞大的产业帝国。这些产业群内的企业,向外界营销的绝不仅仅是一个产品、一个企业,而是整个产业或者营销整个温州。那么,面向全球这个大市场时,我们是否应该有营销中国的理念呢?答案无疑是肯定的,个别企业那种故步自封、画地为牢的做法是最原始、最低级的错误,有点“小儿科”。



要知道,市场不会因为企业间竞争与分割而萎缩,反而会通过众多企业的共同运作、耕耘而培育了市场乃至激活市场。就拿“可乐”来说,尽管汾煌可乐、天利可乐等品牌的大旗已倒下,但软饮料市场在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非常可乐等品牌的共同作用下,“可乐”在软饮料市场中的份额逐年上升,如今以“可乐”为代表的软饮料市场份额已近50%,成为最受欢迎的碳酸饮料产品。所有的企业都应该明白,市场是大家的,垄断市场的梦再也做不得。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行业垄断正在被逐渐打破,甚至包括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寡头垄断(或双寡头垄断)市场必将为市场经济的大潮所涤荡,自由竞争的时代必将来临。当然,出现几家企业主导市场并拥有市场的绝对优势的市场份额是正常的,这是市场竞争的最终归宿与最佳状态。面对市场压力,企业应该在强化自身素质上下功夫,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而不是把精力放在相互攻击或一城一地的得失上,必须彻底摒弃那些有悖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的竞争手段和竞争行为,否则损人不利自己。同时,在上述“打斗事件”中,不存在“有理”的一方与“没理”的一方,在一定意义上来讲这些企业都是输家,无论纠纷是何起因。这些以“打斗”为市场拓展工具的企业,都没有按照正常的市场规则来行事,都是不尊重市场规律的体现,不按规则“出牌”就容易遭到市场的惩罚,要么企业出局,要么损失市场份额,要么企业(或产品)形象大跌。



在国际巨头面前,我国的绝大部分企业都是弱势群体,为打败共同的“敌人”,为什么不能联合起来呢?更何况应该有一种宝贵的民族精神凝聚在里面,不是很多企业都喊着“产业兴国”的口号吗?至少长虹这样说过,娃哈哈也这样喊过。在商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虽然这句话有其消极之处,但也似乎阐明了一个道理:同行未必是冤家,至少是在面对共同的强大的竞争对手时是这样,弱势群体想生存下来就必须学会合作。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企业走向竞合是市场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时代的旋律。



市场是在企业尊重市场规律的情况下“做”出来的,而绝不是“打”出来的或者从竞争对手手里凭不正当手段抢出来的。企业间的武力较量,从表面上来看是这些企业在物质上的损失,更重要的是企业形象、品牌、商誉等无形资产的损失,这才是“大”。在此,向那些“打”市场的企业叫停,“打”市场者“砸”市场!

 


上一条: 别让假信息搞垮企业

下一条: 如何面对职场"挨骂"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