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蔽”和管理


管理思想,尤其是决策思想,同认识论紧密相关。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信息不对称、信息扭曲、信息不足、信息迟滞等等,会对人的行为带来严重影响。荀子在认识论上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他的“解蔽”主张上。



在《解蔽》中,荀子对管理中的偏差有较全面的认识。社会上的管理问题,往往源于信息屏蔽和扭曲。荀子举出了许多因为信息屏蔽而做出错误行为的例子:历史上的君主,夏桀蔽于妹喜而不听关龙逄,商纣蔽于妲己而不听微子启,结果导致身死国灭。历史上的大臣,宋国的唐鞅蔽于权欲驱逐了太宰戴驩,晋国的奚齐蔽于继位谋害了兄长申生,结果最终都身败名裂。对学者而言,墨子强调节俭,蔽于适用而不知文饰;宋?强调满足人欲,蔽于人情而不知道德;慎到主张法治,蔽于制度而不知尚贤;申不害主张用势,蔽于势位而不知智慧;惠施辨析词义,蔽于名而不知实;庄周主张自然,蔽于天而不知人。类似的信息屏蔽,处处可见。



荀子把常见的屏蔽作了如下归纳:“欲为蔽,恶为蔽,始为蔽,终为蔽,远为蔽,近为蔽,博为蔽,浅为蔽,古为蔽,今为蔽。凡万物异则莫不相为蔽,此心术之公患也。”(《解蔽》)例如,黑夜里行走,看见卧石,当作伏虎,看见树林,疑为后面有人;酒醉之人,把百步之壕当作小浍沟,把高大城门当作小闺房;对视力加以干扰,一个可以看成两个;对听力加以干扰,无声可以听成有声。由于人们的感官差别、心情差别、好恶差别、欲念差别、时间差别、距离差别等等,信息的获得、解读、判断是不一样的。所以,屏蔽是经常发生的。用现在的眼光看,人人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信息不对称。



但是,荀子认为这种屏蔽是可以消解的,他举出过一些不蔽的例子。以君主为例,不蔽者有成汤和周文王,他们靠兼听审慎来解蔽;以大臣为例,不蔽者有召公。太公、鲍叔、宁戚、隰朋,他们靠仁智来解蔽;以学者为例,不蔽者有孔子,他靠克服片面性来解蔽。在管理中,信息屏蔽的危害极大。智愚之分,就在于能否解蔽。依据扭曲、虚假的信息决策,难免会做出蠢事。“以疑决疑,决必不当。夫苟不当,安能无过乎?”(《解蔽》)提高管理水平,由愚氓向智者的转化,需要认知能力的提高和信息技术的改进。



 


荀子认为,提高认知能力的基础是“虚壹而静”。首先是虚心,排除各种已有知识和经验带来的成见,防范观于一隅不知全局的偏见;其次是专注,避免兼知的干扰(荀子把专注称为“壹”,并解释说:“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即不能以另外的认知干扰正在进行的认知);再次是静心,排除心猿意马的烦乱。做到这三点,就可以解蔽。“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不论,莫论而失位。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能够如此认知,就可“疏观万物而知其情,参稽治乱而通其度,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制割大理,而宇宙里矣”(《解蔽》),哪里还会有蔽?



“虚壹而静”是为了掌握“道”,所以并不排斥经验,恰恰相反,解蔽立足于经验知识的不断丰富。排斥成见和偏见不等于排斥经验。经验如果不符合“道”,就是成见和偏见,一旦合于“道”,就不再带有成见和偏见。例如,从山上看远处的牛比近处的羊还小,但人不会把牛当作羊去牵;从山下看高处的大树比筷子还短,但需要筷子的人不会上山去折大树。人们的经验知识,会帮助人从具体事物中归纳出“道”,即后人所谓“格物致知”。所以,荀子特别强调经验知识的积累,在《劝学》中对此多有论述。但是荀子也强调,如果只有经验积累而上升不到知道层次,多学也无益。学习的终极目标,就是掌握圣王之道。“析辞而为察,言物而为辨,君子贱之。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解蔽》)



从经验论和圣王之道的关系来看,荀子对职业分工和管理的关系提出了新的论证。他把人的能力分为精于物者和精于道者,“精于物者以物物,精于道者兼物物”。从职业分工的角度看,必须精于物才可有成就。“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好稼者众矣,而后稷独传者,壹也;好乐者众矣,而夔独传者,壹也;好义者众矣,而舜独传者,壹也。,.作弓,浮游作矢,而羿精于射;奚仲作车,乘杜作乘马,而造父精于御。自古及今,未尝有两而能精者也。”(《解蔽》)所以,管理应当界定、维护并发展这种职业分工。但是,管理活动本身却要超越职业分工,仅仅具备职业优势并不能成为好的管理者。“农精于田而不可以为田师,贾精于市而不可以为市师,工精于器而不可以为器师。有人也,不能此三技而可使治三官,曰:精于道者也。”(同上)管理者也要“壹”,但不是壹于物而是壹于道。“故君子壹于道,而以赞稽物。壹于道则正,以赞稽物则察;以正志行察论,则万物官矣。”(同上)



荀子的解蔽思想,同他的劝学思想配合,对管理决策有着重要意义。从古到今,管理决策的共同难题就是信息屏蔽和价值扭曲。荀子的思想对于消解信息屏蔽、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副作用、矫正因经验性偏见带来的决策偏差,至今仍有参考意义。也许有人认为,荀子的解蔽,主要价值体现在认识论方面,现实中的管理者不需要那么深厚的哲学功底。这种观点,本质上就是对哲学的一种偏见。如果我们把哲学中浮云蔽日的教条撇开,回归哲学“爱智慧”的本意,就不难发现,优秀的管理者,个个都是行动中的哲学家。他们的哲学素养不是表现为书斋里的演绎辨析,而是表现为行为中的身体力行。荀子的解蔽思想,正是对西蒙“犹豫—抉择”行为模式的古代经验描述。



但是,荀子的解蔽思想毕竟是两千年前的思想,它具有历史的局限。在荀子的年代,人们不可能认识到真理的过程性,所以荀子认为人们可以掌握终极真理,可以达到圣王级别。一旦达到圣王级别,也就走到了认识事物的终端,学就可以“止”,而行为也“足以为天下极”。由此,他走上了倡导思想大一统的道路。荀子对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的学者,除了孔子以外没有不进行批判的。在他的《解蔽》中,对治理国家的所举例子中,蔽与不蔽的人物还大体相当,而学者所举的例子中,人数比例极不相称,几乎所有学者都被荀子列到了“蔽”的行列,只有孔子是唯一没有蔽塞的例外。孔子“德与周公齐,名与三王并,此不蔽之福也”。因而他要求其他学者都要向孔子靠拢,否则就是“乱世奸人”。当代的管理,行动上需要一致,但思想上却不需要统一。从自由思想到团队行为,存在着异见和共识的关系。荀子的解蔽思想,有利于达成共识,却可能扼杀异见(孔子杀少正卯的故事,正是从荀子这里传开的,似乎可以作为荀子对异端思想深恶痛绝的例证)。所以,荀子的管理思想,是向管制发展的套路而不是向创新发展的新路,这正是他比孔孟更现实的一种表现。沿着荀子的道路走下去,会在具体的决策事项中重视解蔽,防范偏差,而在社会管理的总体思路中却会带来更大的蔽塞,所谓“道”与承载“道”的圣王,本身就会变成蔽塞。正是荀子的这种思路,使本属诸子的儒家思想开始上升为引领后代学界的“经”,不再容忍批评和质疑,直到近代提出“六经皆史”,胡适把孔子作为先秦学者中平常的一员对待,才使这种圣王之蔽开始了新的消解过程。



发表于《管理学家》2012年7月


上一条: 规范化管理应从创业开始

下一条: 失败的招聘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