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把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作为兵团特殊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紧密结合的有效措施。”,温家宝总理指出:“一座城镇,就是一个现代文明的聚集地,一个维稳戍边的堡垒。”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的讲话,从战略高度强调了城镇建设对于促进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作为地处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缘的农一师阿拉尔市,城镇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效?形成哪些经验?面临哪些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阿拉尔市的基本情况
阿拉尔市位于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缘,是塔里木河源头上的一座新型绿洲城市,行政区划面积4196平方公里,其中城区规划控制面积879.64平方公里,辖7-16团、塔水处、水工处、塔里木大学、托喀依乡等52个行政、事业单位,其中市区县处级以上单位14个;现有市辖区范围内总人口约24万,其中市区总人口6万左右;以汉族为主,有维吾尔、回、蒙古、土家等22个少数民族。该市东邻沙雅县,西依阿瓦提县,南、北靠阿克苏市,东北接新和县。
早在1958年冬季,阿拉尔城镇建设就在荒原上掀起了波浪,曾经参加过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老红军、老八路、人民解放军战士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支边青年组成开荒大军,在阿拉尔地区兴建了10个农场,开垦良田120余万亩,被誉为“塞外江南”;20世纪60年代,王震将军指示:“要把阿拉尔建设成为一座城市,北疆有石河子,南疆有阿拉尔,两颗明珠,南北相映”,阿拉尔开始了建市征程。1997年,中央有关指示明确指出,要在兵团农一师、农三师、农六师、农十师所在的阿拉尔、图木舒克、五家渠和北屯建四个自治区直辖县级市,阿拉尔城镇建设迎来历史发展机遇。2002年9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阿拉尔建市,阿拉尔围绕“大绿地、大水面、大空间、大手笔”的建市理念推进城镇建设。近年来,阿拉尔市“绿色生态城、红色旅游城、现代农科城、循环经济城”的城市定位、“一河两岸、一轴三组团”的城市发展框架逐渐清晰并明确下来,城镇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二、阿拉尔市城镇建设的主要成效
1、规模逐渐扩大,实力明显提升
近年来,阿拉尔市城镇建设规模呈现较快发展势头。“十一五”时期,阿拉尔市完成了38项市政工程建设,投入资金5.85亿元,建成“七纵六横”主干道路53公里,铺设供排水管网110公里,改造城市电网50公里;投入资金6.82亿元,相继开工建设辖区8个团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建和改建通连公路452公里。尤其在2010年,阿拉尔市城市建设计划项目共有5大类58个,投入资金8921万元建设18个市政项目,是建市以来最多的一年。在城镇建设加快的带动下,师市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十一五”末师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4.3亿元,年均增长22.5%,占阿克苏地区的比重由23.3%提高到36.3%;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4万元,年均增长19.6%,超过全兵团平均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180亿元。
2、企业不断增多,集聚效应显现
阿拉尔市自成立挂牌八年来,紧紧抓住中央大力支持新疆发展的机遇,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和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承诺“只要你来干,手续我来办”,为招商企业提供贴心服务;同时,按照“工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循环化”的要求,加快推进园区经济发展,重点推进纺织、农副产品加工、化工、有色冶炼等项目建设。截止“十一五”末已有43家企业入驻阿拉尔市一号、二号、三号工业园区,较“十五”末增加近3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5亿元,初步形成了以纺织、农副产品加工、化工、新型建材、能源电力为代表的五大产业集群,企业集聚效应逐渐显现。
3、基础建设迅速,功能不断完善
为加快阿拉尔市基础设施建设,师市围绕城市定位,完成了城市总规、控规、详规和城市设计等规划,累计投入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3.6亿元,建成城市道路69.8公里,电网60公里,集中供热管网26公里,电视和通讯管网25.6公里,给排水管网140公里和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等一批重点市政工程,阿塔、阿和、阿莎、阿图、阿玉五条城市进出口大通道先后贯通,塔河二桥建成通车,阿拉尔市区域中心和南疆交通枢纽地位逐步显现。“十一五”期间,阿拉尔市投资了3034万元,实施绿化工程,全民义务植树22.5万株,铺设绿化管网27公里,新增绿地面积290公顷;完成了38项市政工程建设,投入资金5.85亿元,建成“七纵六横”主干道路53公里,铺设供排水管网110公里,改造城市电网50公里;统筹规划城市商业网点,建设小商品、生产资料和农副产品等批发市场,国际商贸城、新苑步行街、天祥明珠商业街、上海风情街和阿拉尔商贸城等相继开业;相继建成疾控中心、中心血站、卫生监督所、老年公寓、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城市和团场客运站等,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健全,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4、效益显著提高,结构趋于优化
近年来,农一师阿拉尔市始终坚持兵团提出的“做优一产、做强二产、提升三产”方针,大力推进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努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十一五”时期,师市现代农业取得长足发展,畜牧业及果蔬业比重上升,农业逐步向种植业、畜牧业、果蔬园艺业三足鼎立方向转化;工业取得突破性进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9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17家,纳税过千万元企业10家;服务业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师、市大力实施“双百”市场工程和“万村千乡”工程,新建改造16个连锁店、5个配送中心,提高了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截止到“十一五”末,师市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55.4:19.6:25调整为53.4:27.7:18.9,三产结构逐步趋于优化。
三、阿拉尔市城镇建设的主要经验
1、领导重视,决策切合实际
城镇建设涉及到资金、供电、供水、通信、照明、拆迁、征地、排水、供暖、绿化、环保等诸多方面,事杂、点多、面广。阿拉尔市城镇建设取得的成效离不开农一师阿拉尔市党委和各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农一师党委、阿拉尔市政府始终坚持兵团党委提出的推进“三化”建设的发展战略,把城镇建设纳入师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中,制定出台了《阿拉尔市城镇建设规划》及一系列推进城镇建设的工作意见,成立以市委领导、各部门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城市建设工作委员会,立足城镇建设不同时期、阶段的特征,作出切合实际的决策,推进阿拉尔城镇建设步伐。
2、规划先行,建设有的放矢
规划是城镇建设的龙头和规范,搞好规划就必须根据城镇的实际,科学定位发展的方向。按照“大思路、大气派、大手笔,扬长避短,突出特色”的规划总要求,自兵团1997年底召开第一次建市工作会议开始,农一师便开始了城市规划工作,并委托石河子建筑规划设计院完成了《阿拉尔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和图纸等方案。规划初定后,农一师阿拉尔市先后聘请了自治区有关专家、自治区有关专业部门对城市总规方案进行技术审查和评定;又聘请了国家建设部规划司领导、清华和北大城建规划专家、总参建筑设计院工程师组成的专家组,踏勘现场,进行再论证。经过反复咨询、反复研究,反复提炼,阿拉尔市城市总体规划获自治区城市规划协会评审一等奖。依据规划,阿拉尔市将围绕“绿色生态城、红色旅游城、现代农科城、循环经济城”的城市定位,构筑“一河两岸、一轴三组团”的城市发展框架,形成以塔里木河为轴线,北市区纺织区、重化工区、黑色冶炼区、食品加工区与南市区光伏区、有色冶炼区形成工业组团发展、塔里木大学文化产业组团发展、沿塔里木河现代农业组团发展的新格局。
3、统筹兼顾,建设管理并进
城镇建设,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阿拉尔市城镇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建管并举的方针,采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的办法,切实加强城镇管理。一是引入市场机制,以新的理念经营和管理城市,参照沿海发达城市的成功经验,成立了阿拉尔市政建设工程投资经营公司,实行独立的法人化管理;由企业法人出资成立了阿拉尔市绿化清洁公司,完善城市绿化、城市卫生的社会化管理。同时,对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市政工程,如供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绿化等,都实行公司化经营。二是坚持按照建设最低收费城市、最高办事效率城市、最优质服务城市的“三个最”要求开展工作,特别是在招商引资上,实行“一条龙、一站式”服务,要求必须在7个工作日内,为投资者办理好所有手续。三是在市政管理上,抓好与税收、工商、物价等地方政府派驻机构的衔接,积累政府管理经验,同时,坚持依法行政,制定出台了市政管理、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城市绿化等一系列暂行管理办法,加强市场整顿,规范经营秩序,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四是严格执行国家《招投标法》,所有符合条件的招投标项目,全都实行了招投标,坚持修廉政道路、建廉政工程、树廉政丰碑。分管领导签定党风廉政建设、城市建设和工程质量保证书。
4、开源节流,融资渠道多元
早在政府没有挂牌、管理渠道不畅的情况下,阿拉尔市政建设就已经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41亿元。其中,上级项目拨款9500万元(其中包括塔农大的项目投资);师市和建设单位自筹资金8300万元,自筹资金中,建设单位的自筹资金4600万元,从而确保了一批重点工程的开工。同时,师市坚持以项目为龙头,不断加快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审和储备,开动脑筋,多方争取,积极争取国家和兵团支持。近年来,阿拉尔市党委更是将整个城市作为一个完整的资本体系来经营,灵活运用股份制等模式,加速城市建设资金回笼。通过政府协调,组建了由新农开发上市公司牵头的阿拉尔市建设投资经营公司,通盘策划经营投资项目,并将所有市政和公益设施的建设、经营都向投资者开放,把有限的资产充分盘活;对城市绿化、保洁、公交等社会服务、公益事业的建设、经营推向市场,实行市场化运作,市场化管理,努力减少营运资本,减少财政支出;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采取拍卖道路冠名、绿地认养等多种新型方式动员市民参加城市建设。
5、依托优势,加大招商力度
从建市以来,阿拉尔市党委就提出“招商引资为建市第一要务”,成立了招商引资办,出台了《阿拉尔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阿拉尔市投资指南》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目前,阿拉尔市紧紧抓住浙江省台州市对口支援的机遇,积极为招商企业提供用电、用水、税收等各方面的优惠政策;设立行政服务大厅,积极推行“一站式、一条龙”服务方式,帮助企业解决各项手续审批难问题;投入资金8921万元,用于市政道路、供热、供气、供水、排水、绿化、亮化、城网等18个市政项目的建设,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并新建热电厂,解决工业用电紧张问题;依托棉花优势资源,积极承接东部纺织产业转移,逐步延长棉花产业链。2010年,阿拉尔市共签订招商引资合同(协议)72份,落实招商引资项目21个,到位资金20亿元。
四、阿拉尔市城镇建设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仍有待提高
思想认识,尤其是主要领导的思想认识,是城镇建设能否有效推进的关键。当前,农一师阿拉尔市领导班子在城镇建设思想认识上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部分领导干部对未来城市发展的情况、阿拉尔市城镇特色等认识仍比较肤浅,对阿拉尔市城市定位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二是对城镇建设中产业发展问题、招商引资问题、城镇规划问题等认识仍较浅,存在“走一步看一步的”的现象;三是对师市合一模式仍存在困惑,对师市合一模式的优劣势认识不清,未能有效发挥其带来的特殊作用。
2、体制结构仍有待完善
农一师阿拉尔市管理模式是师市合一的特殊体制,师机关与阿拉尔市“一套班子,两块牌子”。长期以来,师部设在阿克苏市,师属企事业单位也大部分集中在阿克苏市,虽然阿拉尔市职能管理部门基本健全,但作为管理中枢的核心机构仍然在阿克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阿拉尔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的确立。尤其是农一师的二三产业绝大多数分布在阿克苏市所属范围之内,如青松建化、新农开发两家上市公司以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绝大多数都注册在阿克苏市,以2008年为例,农一师第二产业增加值16.62亿元,其中阿拉尔市仅有6.04亿元,占全师工业增加值的36.34%;全师第三产业增加值16.09亿元,其中阿拉尔市仅有7.45亿元,占全师第三产业增加值的46.30%。此外,阿拉尔市本身体制结构仍有待完善,机构设置不健全、权利存在缺陷、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政令不畅、土地管理不畅等问题表现较为明显,造成师市在部分职能上并未真正合一。
3、城镇规划仍有待合理
尽管有较为详细的城镇建设规划,但由于对阿拉尔城市未来发展的认识仍不清晰,阿拉尔市城镇建设缺乏长远的规划目标,未能有效突出城镇特色。阿拉尔市的城镇建设与其他城市建设区别不大,尤其与阿克苏地区城市建设雷同较多,产业同质化较为严重,市政设施“小、杂、多、全”,城镇难以发挥应有效应。阿拉尔有自己的特色资源、特色产品、特色文化,但却没有以此为载体树立自己城镇建设的独立形象。我们没能像温州一样,想到温州就想到商品城,想到商品城就想到温州,城镇特色起来。
4、城市产业仍有待深化
城市化过程实际上是解决农民进城生活就业的过程,要求城市能够生产满足他们衣食住行的基础,要给他们就业的生存环境,而不只是建高楼大厦、花园广场,城市要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就业岗位,这才是城市发展的关键。在阿拉尔市,虽然确立了“依托农业产业化建市、加快工业化进程强市、全面发展服务业富市”的产业发展指导思想,但多是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定位较多、较乱,从而造成产业定位不准、不突出、同质化严重,产品竞争力弱,投入大产出小。比如棉纺织业受不确定因素影响较大,棉花市场不规范、棉纺企业膨胀过快、棉花价格波动较大,市场风险难以把握,棉纺行业受技术设备落后、产品档次低、竞争力弱等问题困扰,无法成为持续可依托的产业。此外,作为新建城市,阿拉尔自身发展能力弱,对外依赖性较强,投资硬件不佳,环境较差,所以虽然有“一区七园”,但大多未形成较长的产业链条。
5、城镇管理仍有待加强
建设一个小城镇,造几幢房子、修几条路并不难,难的是怎样把小城镇规划好、管理好。就阿拉尔市而言,城镇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企业经营和城市管理人才短缺,这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影响阿拉尔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农一师长期以来在兵团都是农业强师,农业生产经营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农业领域,工业企业既缺乏创新能力强、爱岗敬业的专业技术人才,更缺乏熟悉国内外市场、懂工业、善经营、会管理的企业家队伍。企业经营和城市管理人才极为匮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二、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在阿拉尔市城市建设的起步阶段,这种制约作用表现更为突出。二是部分职工群众卫生意识和环境意识淡薄,不文明行为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加上一部分职工群众的不良习惯,乱摆摊点、乱堆乱放、乱扔垃圾、乱排污水的问题时有发生,“脏、乱、差”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6、城市功能仍有待发挥
一般而言,城市的兴起是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在城市产业和人口不断集中的过程中,创造出城市发展的需求环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到位后,便可以将资金、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吸引到城市来,从而推动城市经济全面发展。由于阿拉尔建市较晚,是2004年1月19日才设立的县级自治区直辖市,城市规模严重偏小,实际面积只有70多平方公里,远远小于规划中的4千多平方公里,而且是在二、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的情况下进行城市建设的。为增强二、三产业对城市发展的产业支撑力度,需要大力培育和发展二、三产业;同时,还必须进行必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集聚产业和人口提供必要的条件。到目前为止,阿拉尔市城市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市辖区范围内总人口约24万,而市区总人口仅有6万左右,人口规模相当有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聚集能力不强,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和显现出来。
7、建设资金仍有待增多
2008年,阿拉尔地区全年生产总值34.04亿元,较上年增长1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5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0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4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60.34:17.78:21.88,产业结构极不合理,一产比重过大,二、三产发展严重滞后;正是由于二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阿拉尔市财政税收也很有限,城市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7088万元,预算内支出11564万元,财政收支抵消后的余额为-4476万元,由于市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在上级财政拨款不足的情况下,城市建设资金缺口只能由农一师生产经营利润来加以弥补,这种建设资金的不足,大大减缓了阿拉尔市建设步伐。
五、阿拉尔市城镇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
城镇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难,需要做的工作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是从思想上解决认识问题,充分认识阿拉尔市城镇建设的特殊性。一是增强对阿拉尔未来城市定位的认识。根据阿拉尔市的城市四大定位,认识到“绿色生态城、红色旅游城、现代农科城、循环经济城”的深刻内涵,不仅在口头上说说,更要在思想上消化。二是增强对阿拉尔市城镇建设问题的思考。对阿拉尔市的产业定位、园区规划、基础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问题要有明确的认识,长远的认识,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更要注重长期效益。三是深刻认识师市合一模式的内涵。兵团城市发展的师市合一模式,不是简单的兵团与地方融合,而是经过长期实践得出的、成功的、深层次的融合发展模式,阿拉尔市不仅要始终坚持师市合一模式,还要结合师市实际情况进行自身特色发展。
2、推进师市合一
兵团作为党政军企等多项职能的特殊组织,具有高度的组织严密性、纪律性和运转灵敏性,易于统一思想、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实现协调发展。尤其是阿拉尔市成立后,政府职能更加完备,财政收入从无到有,逐年递增,尽管目前阿拉尔市财政收入还相当有限,远远不能满足阿拉尔市开发建设的需要,但随着阿拉尔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城市规模的逐步扩大,阿拉尔市财政收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师市合一的体制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能够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组织化、集团化优势,既能以师市整体实力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又能以团连为单位组织生产和经营,适应各种类型的市场需求,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发挥师市管理和服务职能、引导城市产业发展搭建了平台。当前,阿拉尔市不仅要坚持师市合一的发展模式,更要完善体制结构,推进师市合一模式真正落到实处、发挥效应。
3、搞活规划编制
科学、完善的规划是搞好城镇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前提,也是合理布局空间的保证,因此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意识,科学地、高水平地加快各类规划的编制和修订。阿拉尔市规划已经编制完成,但没有搞活。为此,阿拉尔市城镇建设规划可以从以下方面更加完善:一是定性问题,主要是规划时要充分考虑阿拉尔市在兵团、全疆乃至全国的地位、职能和作用,未来城市发展成什么样子,做好城市的长期定位;二是规模问题,目前的阿拉尔市城市规模是4千多平方公里,但实际面积远远没有达到,这与新建城市的发展阶段有关,但也反映出城市规模规划不够准确,未能充分考虑城市的人口规模和与之相适应的用地规模;三是特色问题,阿拉尔市的建设不能照搬内地的模式,也不能照搬石河子的发展模式,应在师市合一模式的基础上突出自身的特色,使人一提到阿拉尔市就能想到阿拉尔的特色,一提到某个特色就能想到阿拉尔市。
4、深化产业发展
阿拉尔市的产业发展问题,主要是解决产业定位不准、不突出的问题。为此,阿拉尔市城镇建设中要按照“产业联动、差异定位、积聚发展、效益优先”原则,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目标,以市场运作为手段,以产业园区建设为平台,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产业发展的重点为高效农业、特色林果业、畜牧业、农副产品深加工、畜产品加工、矿产开发、冶金、氯碱化工、建材、能源电力、旅游业、房地产业、科技文化服务业”,发展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条,解决与地方产业同质化问题,实现城镇产业可持续发展。
5、强化城镇管理
要强化阿拉尔市城镇管理,必须要解决经营管理人才匮乏问题。一是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职业技术学校的专业化水平,积极培养各种类型的实用技术人才;要加大对塔里木大学开发建设的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和发挥塔里木大学的科研和人才优势,使塔里木大学成为阿拉尔市最大的人才培养基地和人才资源储备库,加快“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步伐。二是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引进人才与培养人才并举。以提高人才利用效率为着眼点,优化人才结构,合理配置和使用人才。不断增加人才总量,逐步使人才的留用和培养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在用好现有人才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和产业发展需要,积极引进各类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城市经营管理人才;完善人才使用、考核、晋升管理办法,积极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
6、增强城市功能
要以阿拉尔市为重点,以工业化为动力,以城镇化为突破口,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不断升级。强化阿拉尔市的核心作用,增强城市集聚功能,引导产业、人口、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中心城区聚集,发挥中心城市增长极作用,打造高起点、高水准的区域经济发展平台。加大城市及卫星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量力而行”的原则,积极构建“阿拉尔市——团场小城镇(团部)——连队”三位一体的交通、基础设施、信息、水利设施建设体系,逐步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小城镇群,促进市域经济的良性循环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7、加大招商引资
农一师阿拉尔市工业基础较为薄弱,远离内地大市场,工业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工业技术人才和熟练工人相对匮乏,在这种状况下,通过招商引资来弥补资金不足和人才匮乏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欠发达地区发展工业的普遍共识。但是,资本的盈利性决定了资本的投向,这就决定了要招到大商、好商,就必须提供比其他地方更好的条件和优惠政策,形成一个成本“洼地”、利润“高地”,这样才能吸引各种资金、技术和人才源源不断的流入。要在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兵团优惠政策和项目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招商环境,形成亲商、惠商、富商的良好氛围。以项目为载体,采取灵活的方式积极争取境内外金融资本、风险资金参与阿拉尔市建设和开发,充分利用现有的农副产品尤其是棉花的固定合作客户和消费群体,积极引入合作伙伴,吸引他们来投资办厂或经营,最大限度吸引民营资本到阿拉尔创业投资。
8、发展服务行业
阿拉尔市服务业发展应以优化结构、扩大供给、提升产业竞争力为着力点,强化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新型服务行业,健全市场体系,发展行业中介组织,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在提高产业竞争力方面的作用。重点发展需求潜力大、吸纳就业多的服务行业,推动服务业向市场化、产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要提升传统商贸流通业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市区现有骨干商业企业作用,加快建设一批规模大、竞争力强、市场分额大的商贸流通企业集团;有计划的新建一批现代大型商业设施,搞好沿街、沿路黄金地段的综合开发,逐步形成市域特色突出、专业性强、便民消费的市场服务体系;积极发展餐饮旅馆业,加快餐饮旅馆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合理布局,高中低档并举,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层次需求;加快城市内部交通设施建设,不断提高交通运输能力及运输设备装备水平,实行多种方式联运,积极引导运输企业向集团化、连锁化发展,打造高效、便捷的交通运输体系。
上一条: 体育营销—另一场品牌竞技
下一条: 寇北辰:企业权利争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