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传承三部曲
一个家族企业要想建立百年基业,必定要经历从掌门人走向经理人,再走向富二代的完整周期,也就是说企业必须要由领袖激情创业,从容移交给经理人,最终才能淡定传承给子孙,这就是激情成长、从容成熟、淡定成功,从感性引领走向理性回归。
这需要掌门人能看得透、想得开、放得下,对企业领导人的角色清晰、定位明确、能者居之,正所谓感性激情掀巨浪,理性从容挽狂澜,敢于否定、勇于创新、善于善败、乐于取舍、成于归零,才能让企业在不断的劣汰、优升、裂变中不断地走出异常,超越超常,回归正常。
太平洋建设将从一个太平洋裂变成三个太平洋,即太平洋建设、华洋建设和太平洋房地产,这是创新的裂变,也即将完成它的传承三部曲,即从创始人激情创业,到职业经理人从容发展,再到富二代的理性传承,既讲任人唯贤,又举贤不避亲,既讲血浓于水,又讲水纯于血。
——严介和
作为“财富黑马”,严介和成功登上“胡润百富排行榜”榜眼位置,他是怎么样教育自己的子女呢?
“我的两个孩子本科毕业,然后再到美国去继续留学不也挺好嘛?并不是说有钱的人,都是口袋里满满、脑袋空空,这种说法不对。我们有条件让孩子去创业,那是最好的读书、最好的教育。比如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前者能替代后者,而后者不能替代前者。”
他认为,民营企业是否一定要下一代来接班,这里存在不确定性,一定要顺其自然。“我鼓励我的儿子从基层开始干,创业。我鼓励孩子一定要顺势而为,他有能力他就接班。”
严介和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融入了严介和更多特异的思想。他说:“我们必须培养孩子从有形的书本读书,走到无形的书本读书,从有围墙的教育走向没有围墙的教育。思比学重要,行比思重要。”这是严介和的“成长学、思、行”思想。
“我觉得讨论‘富二代’到底是不是能够传承希望的一代意义不太大。为什么?因为传不传,这是人家的权利。有的孩子非常优秀,为什么不给他传承?孩子不优秀,大的企业就不能给他传承吗?也许这涉及对社会负责的问题,但如果纯粹民营,这与社会责任又有多大关系?”
社会教育要把“精英训练”和“贵族教育”从知识灌输向教育青少年做有责任的人上转移,不让他们在成长上迷失方向。老一代创业者们面临的是一个供不应求的时代,他们凭着有限的资金+闯劲+机遇,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而新一代接班人正处在一个供大于求的时代,这就需要他们适应现有的竞争规则。在企业的传承和发展中,老一代企业家要大胆放手,给予新生代更多的信任;而接过“接力棒”的新生代们应当承担更多的企业和社会责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和严介和先生一向倡导的“赏识教育”是一致的,即“多赏识,少谴责;用其长,容其短;刀子嘴,豆腐心。”他说,“我出生于书香门第,小时候父母对我一直就是倡导个性的赏识教育,我怎么都说好,让我从主动表现到渴望表现,从主动奉献到渴望奉献,不想成长都不行,上去下不来,压力很大哇!我对我的孩子延续了这种赏识教育,现在孩子也有孩子了,他们对自己的孩子会赏识得更厉害,更强调个性。”
上一条: 排队经济学
下一条: 文官如何带兵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