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儒家传思想历来漠视甚至压抑个性。其原因主要在于“大一统”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特别是经过秦代的“书同文”,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种观念不断得到强化,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奉儒家思想为正宗,以一个人的思想统治大多数人的思想,以一种学说遏制其他学说的发展,教育也随之成了没有独立自主意识,服务于封建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的附庸,《四书》、《五经》被作为学校的主要课程,一本《论语》传至二千多年而无任何变化。封建社会后期的科举制度更是强化了这种“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扼杀天才,压制创新。这种泯灭个性的教育体制,使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追求遭到残酷扭曲,把白首穷经,猎取功名,进入仕途当作人生价值的最大实现,科举及第当作唯一的人生出路。在科举制度下,由于所教的则是制义,诗赋,楷法,这也就是郑应观所谓“士之攻于此者得第,不攻于此者即不得第,虽豪杰之士,亦不得不以有用之心力,消磨无用之时文”因此历代的科举考试更是把人的思想活动禁祻起来了。
在中国古代甲骨文中,“教”字被描绘成教师手执教鞭杖教儿童学习知识的情景。教师是权威的化身,靠手中的棍棒维持其绝对支配地位。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教解释为“上所施,下所效也”,把师生关系解说成是上下关系。汉代的董仲书甚至看都不愿看学生一眼,搞“下帷”上课,垂帘教书,新入学的学生只能向老生求教,更谈不上师生间的双向交流和互动。唐代文人也提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传道”,即向年轻一代传授或施行当作千年不变的教条的儒家思想,这种观念使得人们重传承,重知识的掌握,忽视“独创”和“变革”,个性得不到自由发展。这种思想源远流长,直到今天,社会依然存在人与人之间也产生了划分等级并导致某些人产生优越感并歧视其他人的顽疾。城市人优于农村人,大城市人优于小城市人,干部优于工人,工人优于农民,好工作的人优于一般工作的人等。与之相反,也因此产生了歧视的序列。所以,下层的人为了改变现状,就要通过某种途径做“人上人”,于是,就有了“鲤鱼跳龙门”现象的出现。
这种教育观在人才发展和培养标准上的体现就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大家遵循一个发展模式,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而后毕业去一个挣大钱的单位,出有车,食有鱼。如此这般,就是成功人士。反之,当然就是被人看不起的另类。尤其是在独生子女时代,这个时代造成所有家长对孩子都有非常高的期望值,特别是大城市,太多的家长抱了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多子女构成一种自然的生态,基本可以根据个人性格、智力、耐心等等因素选择自己的道路。但是独生子女不成,独生子女要承担一项特殊的任务:满足父母的愿望。也就是说,在独生子女的时代,家长们扼杀了孩子不上学的愿望,要孩子必须走这一条路。多数家长这样做,最终导致了高考竞争过于激烈。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为什么大家都盯着“高考”与“名校”不放,很大原因就是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形成,职业教育没有充分发展。这就误导了很多人盲目地去走考大学这条路。如果职业教育真正发展起来了,在体制支撑、师资投入等方面都获得了个性教育符合人的发展规律。学生是发展中的人,遗传因素各有不同,成长环境和成长过程千差万别,造成了他们个性心理品质、学习能力、兴趣和爱好和社会交往能力上也存在很大差别,这就要求教师能尊重了解并发展学生不同的个性特长,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适合其本身特点的最佳教育和发展。
实际上,近代教育界都十分注意学生个性培养,力主建立适合学生个性的多样性发展模式。譬如,夸美纽斯的“自然适应理论”,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杜威的“儿童中心论”等。“本体论”认为,人的价值高于一切,不讲个性化就没有任何社会化,教育的对象是人,在教育中,应该以人为出发点,应确定人的问题的主体地位,而不是把人作为社会的被动客体来塑造,在教育活动中要把个性发展放在优先地位,一切教育工作应围绕着如何有效地发展和形成儿童个性,如何帮助儿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要做到这一点,对我们现行教育模式需要做的当然很多,但最应着手的是分流——也就是在上高中之前,就根据学生个性兴趣让他们或者念普通高中,进而上大学;或者去职业学校,成为技术工人。德国就是这样的,德国年轻人在初中后就开始了一次重要的分流,有些人就准备做技术工人了。德国的教育制度非常成熟,最初做这样选择的人,如果学习的潜力好,还想继续深造,还有进入大学的机会。因为分流,大家不走一个独木桥,就把矛盾缓解了。
家长也许会担心孩子去了职业学校,将来会在就业和薪酬上处于不利地位。然而事实缺非如此。《北京晚报》有一个报道,现在北京的技工学校毕业生95%都找到了工作,比大本毕业的人找工作容易。预计企业的需求还没有满足,因为企业已经把2006年技工学校的毕业生都预定了;而现在北京市的技工短缺数是33万。社会上有这样的需求,就业又容易,家长又何乐而不为,一定要让孩子挤在高考这独木桥上呢?
如果做到了这一点,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有了一样的地位,就必然会吸引很多受教育者,高考这座被“千军万马”所争抢的“独木桥”,也会压力骤减。这就为素质教育真正推行创造了条件。职业教育具有“人本性”目标,即在获取技能、知识和就业机会的同时,发展人的个性、发掘人的潜力、发现人的价值,从而塑造一个对国家有用、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这正是素质教育的内涵。职业教育不只是给学生带来了技能,也铸就了人的一生发展所需要的能力根基。它所强调的能力本位,改变了应试教育只重分数不重能力的状况,培养出的不再是单一的、被束缚的“高分低能”的人,而是找准了自身特长与发展方向、得到了自由发展空间的人。
罗素有云:差异乃是人类幸福之源。在人的发展模式上,更是这样。
上一条: 用《弟子规》打造企业文化
下一条: 万达的全产业链帝国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