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开了一个新项目沟通会,每一个职能部门都会在这个项目中担负一定任务,在标准建立、计划制订方面大家讨论得很热烈,当话题转到具体落实上就没那么平和了,每个职能部门都在想方设法地减少或降低自身的内容,回想起来这种经历的次数太多了。
细想起来大家都在推诿的是什么呢,是责任、是麻烦、还是负担?我看这些都是表面的东西,真正推掉的是自己该负的那份管理职能,当一个人大谈如何组织、标准怎么定的时候,为什么却忘记或者是放弃了组织落实的责任呢?
一般性理解,管理职能是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反馈,在这一系列动作中,为什么很多管理者都热衷于领导、控制、反馈,而放弃了计划、组织工作,这是一种浮躁心理吗,还是对管理工作理解不够深刻呢?无论从事什么岗位都或多或少涉及一点管理内容,也就不可或缺地要求当事人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而那些站在组织上层的人都不能认清这个问题,肆意地开脱自身责任,让组织执行力变成了一句空话,这是谁的悲哀呢?
让我们来认清夸夸奇谈的人,是否在某个公开场合表达自己的见解更能显示出权威性?是否发出权威性指令更能够满足一些什么?是否收集一些信息就显露出对现实已经掌控?是否反馈了这些信息再加一点要求就会使事情向好的方面发展?
种种问题的回答都指向了一个点,那就是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浮躁!
可以看出这样履行管理职能是在本末倒置,是无根之水、是无本之木,如同水面上的浮萍如何能够扎到土壤之中呢?有几方面因素是造成这样一种认识和行为根源。
一是源于管理本质认识的肤浅,现实与目标的差距永远是管理者关心的核心,出于为了管理而管理则忽视了改善现实才是我们要做的,而不是别人在改变而自己只要控制就可以的,管理永远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二是找不到、或不愿意找现实落脚点,这是需要艰辛的专业、人际、概念性技能长期累积,特别是专业性必须是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而不是理论知识,所以学院出身们都更愿意去拿自己手中已有的锤子去看待问题。
三是务实的态度是每个人都该具备的,但在面对现实困境是否能够坚持,使很多人走向了较为便捷的路径,专业和修为有时决定了谁才是更为称职的管理者。
当我们不能够履行管理职能时,这实际就是自身管理的缺失,履行职责又从何谈起呢?
上一条: 职场有点像后宫
下一条: 用《弟子规》打造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