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公司的独立机制和效应


分公司的特点不用出资,随时撤,随时并,没有单独的税务,什么都没有。但是子公司则不然,子公司就有单独的一块税务,除非你在子公司里是百分之百全资,事实上按照《公司法》不可能百分之百全资,只要不是百分之百全资,母公司亏了,子公司赚了,理论上应该盈亏相抵交税,不可能,你子公司交完再说,你两个子公司一个赚一个亏,只要不是百分之百全资,全资可以合并,只有国有企业才可以设全资公司,民营企业是不能设全资公司的,亏的了不交,但是赚了的要交,理论上应该盈亏合并再交。这就是比较糟糕的一件事情。国际上普遍可以采用的税务筹划的事,合并纳税的事中国搞不了,而且设一个子公司以后,你们知道,容易设难撤,关闭很困难。包括子公司玩不好的话,它的独立的缔结合约,它的独立的在社会上签署意向,都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所以为什么经常说办公室管理很重要的管理叫印鉴管理,印各种公文,印鉴管理,其实主要讲的是公章管理,公章管不好,盖掉了,钱就跑掉了,责任就出去了,成为一个很重要的事项。





    我们为什么设子公司,子公司虽然有非常多的不舒服,但是子公司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子公司是有股份的,简单地说,我子公司可以,你持有我子公司30%,到时候不想持有了可以卖给另外一个人,子公司的产权是可以运作的,子公司在当地运作得较好,可以产生额外的授信,银行会给我这个公司授信,其实在银行不存在子公司和母公司,只存在公司,银行不考虑你背后的法人是谁,他只看见一个又一个的公司,只是在集团公司看来谁是我的子公司。在平安保险看来,申发展是我的子公司,但是在申发展看来,或者申发展的其他用户看来,申发展就是一个公司,所以你们特别记得,为什么在《公司法》上,所有公司都是平等的,是这个意思,银行不能说你是子公司,我只给你母公司贷款,不存在这样的银行。

    那么子公司可以产权运作,这是子公司最大最大的厉害,他的子公司可以债券融资,也可以股权融资。子公司刚开始可以是控股的,后来我可以参股,再后来钱多了我还可以把他买回来控股。当然这个过程当中,并不是光是我出一部分钱,把子公司的部分股权卖出去,让别人也出一部分钱这么简单。我出一部分钱的过程里面,我让社会上一部分股东入股到我的公司来之前,其实我就确立了一个思路,这个股东除了钱以外,必须要有一种没有的东西,比如说政治资源,比如说品牌、通路、专利,明白吗?世界上只有钱的股东是最劣质的股东,土财主,我们需要的股东是有我不具备的互补性资源的人,而且这个股东的互补性越强越好。像上次王传福把巴非特忽悠到比亚迪股份里来,这就是王传福的厉害,因为巴非特的钱,一块钱值正常人的一两百块钱,因为他的号召力太强大了,巴非特一入股,比亚迪的B股,从8块钱涨到88块钱。这就是巴非特效应,其实除了巴非特以外,我们每个子公司在合股的时候,就像女孩子在结婚的时候,要找一个资源与我互补的人,男同志结婚的时候,希望带来我个人和我原先的家庭不具备的东西,是一个道理,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再组合,事实上这是一种社会资源的大组合。





    一下子我出了五个亿,别人出了五个亿,这个公司十个亿就运转起来,或者再多一点,我出5.1亿,对方出4.9亿,我51%,他49%,当然这只是最笨的一种做法。有时候我的无形资产,我的专利,我的证书也做一个价,可能我只出3个亿,你出5个亿,我照样51%,你拿我没办法。不管这里出了多个亿,比如我5个亿,他5个亿,我们净资产10个亿,有时候不光用钱出资,实物出资,评估下来就有这么多钱,这时候我可以到银行去借贷,最后我负债率至少可以整到70、75,这在中国是正常得一塌糊涂,负债率70、75的话,这是非常可怕的事,债务除以总资产,可以贷到这么多钱,放大比事实上是非常大的。简言之,借到的钱就可以是一个很大的数字,而且能借到的钱,和银行准备给我的授信额度,还是有不同,我虽然净资产只有十个亿,但是我销售做到两三百个亿,银行就会给我六、七十亿的授信,到最后,整个我公司规模大了以后,授信给足了以后,我的整个规模越来越膨胀以后,我个人股东权益多了以后,我的车间厂房等等多了以后,我的资产就越来越大了,那么这时候,我再去看我的负债率,我还可以把负债率做到实际我能融进来的钱更多。

    这时候就由我母公司,经常会把子公司的钱用合法的手段抽上来,这就是成立子公司又一个重大的利益,除了单独让他分散突围,走出一块完全不同的步调,在封建王朝里走出民主的作风,笨拙王国里走出灵活的作风,这种追求以外,事实上我们还谋求对子公司进行掠夺,设立一个肥大的子公司,对他进行掠夺。除了对他营运过程的现金流,我拿来借用,除了对他的授信额度,我把他用足,把所有贷款都贷到位,然后我母公司把他贷款搞到我母公司层面上,这种最笨拙的,较笨拙的常见的办法以外。我们经常还把子公司质押权、抵押权拿走,就让你子公司为我母公司贷款质押或抵押,抵押是担保,质押,你的有价证券,你的艺术品,我拿去质押,你持有的债券、股票。质押至少可以按照当时的市值,质押70%,理论上双方股东,同股同权,都拥有对这些资产的质押权、抵押权,但事实上我们说的管控,就是让只有51,乃至于只有30的人恶劣地拥有这些能力,然后屏蔽其他中小股东对信息的获得,让他蒙在鼓里,这就是管控的真谛,马无夜草不肥。





    如果社会上所有股东出了资以后行使同样的权利,所有公司最后会呈现几乎是平均利润,除了创新带来的差异以外,剩下的效果会一模一样,其实不是这样的,这个世界的本质是个控制的世界,谁阴谋诡计用得多一点,谁的权谋多一点,理论上谁就会获得更多的收益。换言之,收益除了创新带来收益以外,控制权,控制力也会带来额外的收益。过去我们认为额外的收益,超出边界的收益,往往是创新的结果,或垄断的结果,当然有时候是投机的结果,从金融的角度来讲,获取超额利润,无外乎就这三条路。过去我们只认为投机、垄断、创新才会带来额外收益,剩下的就是有多少钱挣多少钱。除了这三种情况以外,社会利润最终将趋于平均,这是马克思的一个伟大的论断,所以最后熊彼得为什么这么著名,就是把这个论断打破了,认为锻造式创新、破坏式创新都可以带来额外利润,但是除了创新以外,垄断大家都知道,是资本主义最大的罪恶,投机一向被我们批判,现在所有的金融机构,本质上是一种大规模投机,以及风险对冲机构,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投机。过去我们认为这是很可耻的,结果他们专门经营投机,系统化的,他的一个产品就是投机。


上一条: 子公司的魔法作用

下一条: 国际品牌的业务协同效应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