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小私企改变不了“人治”的弊病


强化企业运作的整体统筹和监控是增强企业运作稳定性、降低不确定性的主要手段。对于许多的中小私企而言,其具体表现就是建立和强化生产计划部门的工作和职能。企业的生产计划部门是业务、生产、物料供应、工程技术几大块的交叉之地,客户需求信息、产品技术信息、物料供应信息、车间生产现状的信息都在生产计划部门交叉汇合,然后再形成一道道的运作指令,流向各个部门和岗位。它根据市场部提供的“做什么”、技术部提供的“怎么做”、物料供应部提供的“有无料做”、生产部提供的“有无产能做”等四个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平衡,形成“何时采购物料”、“采购何种物料”、“何时领取物料”“领取何种物料”“何时开工”“何时完工”等工作指令分别给予采购、仓库、车间、业务等部门,作为承诺客户交期、安排车间生产、采购物料入库等一系列动作的标准和依据。并通过跟单、跟催等形式来确保下达指令的完成,或者根据异常状况进行指令的调整。



    显然在上述计划部门的运作中,统筹和监控是计划工作的核心,有了计划部门的统筹,各部门各自为政、自我管理的状况得到了控制,业务部门与生产部门也不用再玩猫抓老鼠的游戏,业务部门想凭自己的主观愿望来压生产部门也不可能了,因为计划部会兼顾生产实际以及物料状况来承诺客户交期。一般而言,业务部应综合计划部门意见才能回复客户,避免了那种无条件接受客户订单,定了交期以后,再压生产部门的现象。生产部门也无法再以车间订单多、欠缺物料等理由来拒绝业务落单或推迟交期,因为计划部门及时掌握了车间的生产能力和物料状况。一般而言,计划部门是在综合了车间的生产能力和物料供应状况的基础上,才承诺业务部门可以何时交货的。这样就建立了一种信息综合处理,合理发出工作指令的机构和机制,避免了以往各自为政的互相猜忌,避免了各自从自己掌握的局部信息出发,以及从局部利益出发,互相要求对方,并且把这种互相间的要求当作公司的命令的情况。互相间的要求是很难具有权威性的,所以每个部门都会挟天子以令诸侯,动不动就把老板搬出来,以势压人,被压者也动不动跑到老板那里去投诉和申诉,老板变成了矛盾的焦点,烦到极点。



    这都是没有综合统筹机构,没有代表公司整体利益的权威机构所导致的,公司整体利益的代表缺位,各个部门就都会以公司的利益维护者出现,搞得老板无所适从,经常只能各打五十大板,或者各自安慰一番了事。老板既成了救火队员,也成了和事佬,然而事情并未真正解决,下次又会由老板来平衡,周而复始。



    上述所谈,理论上都没有错,遗憾的是,笔者见过很多企业成立了计划部,或招了专业的计划主管以后,企业的生产计划工作,并没有象我们这里所描述的这样:立马平息了业务部门与生产部门的矛盾,交货期也变得准确起来。这一切都没有发生,反而交货期问题更为严重。业务部怨声载道,计划部门成了众矢之的、罪魁祸首。



    这是为什么呢?理论上正确的东西,为什么在实践上如此无效?并且激化了矛盾呢?



    首先,大多数企业的管理基础很差,尤其是企业的标准化工作基础非常的差。产品没有标准的图纸和标准的物料清单,也即这个产品究竟内部结构如何,由哪些零件所组成,需要哪些物料,需要多少物料,这些都不是很清楚的,至少没有一个标准化的文件。之所以能做出来靠的是有经验的工人和管理人员,是他们脑袋中储存的经验保证了这个产品的顺利生产。



笔者到过一个红木,?~厂,工人根本不是凭图纸在做,主要是凭车间的一位有经验的木工来决定开料的尺寸。笔者到过的另一个五金厂,采购人员凭技术部门的图纸下采购单,结果供应商做出来的东西根本没有办法用,最后拿着实物去下单,供应商才把东西给做对。这些都证明,很多企业的工作标准是不存在于纸上的,是没有文件化的,既使文件化的东西也有大量的错误,很多的标准都存在于有经验的员工脑袋中,都以一种活的形式存在,没有物化,这是很多中小私企管理提升的最大瓶颈。

    工作标准以活的形式存在,不物化,就必然不统一、不稳定,今天这样可以,明天那样也行,这个人说可以,那个人又说不行,这种现象在中小私企是大量存在的,并且引发很多矛盾。产品标准如此,质量标准、工时标准都是如此。车间说8天能完成,业务部门偏说6天,其实谁都没有数,谁说的都没有根据,纯粹是一种博弈的需要,只代表一种施压和抗拒的搏斗。其它如库存标准也如此,笔者到过一家灯饰企业,其管理人员竟然荒唐到认为:“我们灯饰行业特殊,客户要求千差万别,订单中各款灯的量都很小,我们为了应付出货,只能靠大量库存,要不然,就会影响交货。”笔者不想与其争辩行业的特殊性问题,因为笔者所到的每个企业都喜欢用行业的特殊性来掩盖管理问题。笔者反问:“我不反对你们大量库存,但请问你能否告诉我,你们的库存究竟多大量才合适呢?还是根本没有上限,以老板的资金和仓库的空间为限呢?”该管理人员无言以对,因为他很清楚,再大的量,也总得有个谱(标准),以量大来否定标准,逻辑上就不成立,可见我们的管理人员多么容易和喜欢为自己找借口,竟然到了连基本的逻辑和常识都不顾的程度。



    工作标准的不统一、不物化、不稳定,直接带来的后果就是不能成为一种工具被广泛运用,正如早期人们只能进行物物交易一样,因为没有货币这个非常重要的交易工具。没有物化的工作标准,就只能执行“人治”,因为“人”在此时已不仅仅是劳动力,还成为了各种管理标准的“载体”。离开了有经验的人,工作无法进行,管理也无法进行,因为是非对错在于人心。标准在人心,判断当然也在人心,对错也只能由人心来定,这样的管理不仅离不开有经验的人,根本就离不开“人”,完完全全只能由人去管人,所谓的规则和“法治”根本无法实现,这其实是一种没有标准的管理,是一种随“心”所欲的管理。



   



 


在这种随心所欲的管理模式下生产,计划部就算成立了,专业人员就算引入了,也无法运作,因为,他尽管能收集各种信息,但他其实无法“识别”这些信息,无法加工这些信息,不能形成工作指令,做出的指令也经常是错误的,不准确的。“识别”信息绝对不仅仅是一个接受信息那么简单的事,对信息的“识别”其实就是把接受的信息与大脑中的一个标准进行对照的过程。比如我们说这是一棵“松树”,我们是拿眼前的这棵植物与我们脑袋中关于“松树”的标准进行了一个快速的对照,不管大脑中完成这种比对的速度多快,时间如何短,但一定有这个过程,否则,我们眼看着一棵“松树”怎么也不可能做出“松树”的判断,甚至可能把它当成了别的植物,做出了错误的“识别”,因为没有“松树”的标准在我们脑袋中。



    没有产品的物料标准,计划部门就无法安排采购下单以及车间领料;没有库存标准,就不知道究竟应不应该采购;没有工艺流程标准,计划部门就无法安排哪些车间、哪些工序作业;没有工时标准,计划部门也无法判断生产部应该何时开始做,何时能做完,就不能确定怎样回复业务部门。



这一切都是没有标准惹的祸,都是标准不统一、不物化、存于“人心”的结果。

    所以,有了计划部门也没有用,生产还得由那些有经验的人,也就是那些“心”中有标准的人来做,管理还是得靠人“心”管人,制度还是没有用,最终还是自己管理自己,因为哪有那么多人去整天盯着别人呢?企业最终还是谁也不管谁,生产计划部门就得成为一个摆设,一个大家嘲笑的对象,一个大家都可以指责的冤大头。



    笔者曾经在一家做电路板的企业发现这么一个怪现象:他们企业每个月有一个业务部门的碰头会,会议上,业务部门不请其他任何人,只请计划部主管过来,但不能坐,只能站着挨这些业务人员的批,听他们诉说自己在客户那里受的气。因为工厂经常不能按期交货,他们在外面经常做孙子,所以要好好地拿这位负责生产总体安排的人出出气,计划主管成了出气筒。



    笔者在另一家企业,见到一位新进的计划主管因为顶不住各方的压力而不得不走人,因为业务、生产、采购、老板都把问题压在他身上,他其实是一个相当负责任的人,但是,承受不住,只好一走了之。而老板不知道,企业的基础工作尤其是标准化的基础工作太差,是他无法做好计划的主要原因。



    那么,是不是强化企业标准化工作,计划部门就好运作了呢?也不是那么简单。



    首先,企业标准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比如产品的图纸、物料清单(BOM表)以及质量检验标准、工时标准等等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很多中小企业产品都有上千种的款式和规格,把这些一一做出,往往少则半年,多则一年以上,并且新品种不断增加,企业人员有限,日常工作繁多,往往容易不了了之,或一拖再拖,应付性地来做。



    至于库存标准、交期标准,则往往很难确定,影响因素太多,随便说出的数据往往没有任何意义。



    能做的不是立马能做好,一拖可能一年半载,做出来的又往往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不能做为计划的依据,怎么办?

 


上一条: 人与流程是企业的最大纠结

下一条: 蒙牛难再“牛”,除非重开头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