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纽约曼哈顿的第五大道,距离中央公园门口不远的地方,有一个非常梦幻的全玻璃建筑,里面的升降电梯是全透明的,复杂而规整的内部机械结构可以看的一清二楚。这座充满艺术气息的建筑就是苹果在纽约的第一家专卖店。每天都有大量来自全世界的游客从这里购买心仪的苹果产品,这座建筑见证了苹果的辉煌,也预示着商业规则正在发生变化。
就在这座类似于法国卢浮宫门前的玻璃金字塔的建筑诞生之前,很多人没有预料到苹果的产品会如此成功。传统人士认为,像苹果这样个性化、艺术化的产品只能在特定的群体销售,这些特定的群体可能充满了文艺腔,或者是特立独行的气质。这些人可能是那些对社会具有强烈反叛意识的青年或者是艺术领域的工作者,而不可能是大众普遍接受的产品标准。
就在几年前,当诺基亚、三星与摩托罗拉的产品瓜分了世界个人手持通讯市场绝大部分份额时,苹果还没有自己的手机产品。在音乐播放器的领域的成功也只能说明年轻群体的消费特征,并不能代表大众。在大众化的产品需要具备的廉价、方便、耐用、规模化等重要特征中,苹果的产品似乎并不是很突出。乔布斯独特的个人气质让人们感觉他的产品只能在设计、艺术等领域有市场,而高高在上的价格似乎也注定了苹果的产品不能走向大众。
事实正相反,普通民众很罕见的为了购买一款看似板砖一块的个性产品而在深夜排长长的队,价格反而成了次要因素。如今,大学生们用Iphone手机上网检索信息,白领们在地铁里手持苹果手机刷微博,很多商务人士用Ipad向客户展示案例。现实正在改写传统认为的艺术注定高高在上,很难走向大众的论调。
科技正在推动我们的生活呈加速度发展,在通讯领域迅速更新的产品能够鲜活的证明当代商业的流行趋势。
已非常迅速的成为现实的趋势是代表亲民、易用、稳定的诺基亚手机在迅速逃离我们的视野,而艺术化、个性化的Iphone4智能手机却以罕见的速度递送到我们手上。这个现实让很多人惊叹不已,也同样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商业的艺术回归。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曾将商业与艺术人为的对立起来,很多人都相信艺术注定是小众的。艺术人士认为,独立与个性是艺术最直接的表现。特别是工业文明的出现,大批量、工业化生产的来临。
时至今日,这样的观点在某些领域依然存在。有很多年轻导演和制片人抱怨艺术与商业不可调和的矛盾,看到那些商业片的巨大成功,一些所谓的艺术人士嗤之以鼻。的确,游走在他们看来商业与艺术这两个不可调和的矛盾体之间实在是一种煎熬。
只能说,艺术领域存在着某些“市井文化”阻碍了他们的巨大商业潜质。
头脑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当很多艺术人士还在纠结于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之时。务实的艺术工作者正在实现他们的想法,并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商业领域,艺术化的产品正越来越迅速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在中国房地产行业,体现传统中国特色木砖瓦结构的建筑开始大量出现,充满艺术气息的巴洛克风格的楼盘被追捧,尽管这是一种泊来的艺术。而传统审美的整齐划一的、方方正正的小区正受到冷落;楼盘中就地取材、追求自然的园林设计风格越来越吸引客户,用鲜花和绿植摆出的规格图案却不再招人喜欢。
而获得2012年普利茨克建筑奖的中国建筑师王澍用上百万块旧青砖、缸片砌成的宁波博物馆瓦爿墙在过去几乎不可想象。
在IT及家电消费品领域,联想、华为、海尔等屡获国际工业设计大奖——德国红点奖似乎也印证了艺术在商业领域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日益艺术化的产品设计开始给我们的国产品牌贴上品质的标签。很多家庭会选择购买海尔的整体家电系统、创意感十足的TCL电视、充满艺术感的厨卫洁具。
在发展迅速的文化产业,商业与艺术几乎完美的融为一体。大量的影城开始涌现,更多的人开始去电影院看电影、话剧和各种演出,其中就包括艺术气息浓厚的《山楂树之恋》;不起眼的宋庄在国际上有了名气,栗宪庭与方力钧也成了名人,他们的作品动辄上百万;以往被人忽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成了香饽饽。
艺术的本质是对美的追求,其实任何时代人类都有对美的追求。之前,我们不具备这样的物质条件,所以艺术只能在小众的范围内流行。当普通大众在满足了基本的生活要求之后,追求艺术的生活成为了可能,因为生活本来就是艺术。商业因为我们的生活而存在,商业的艺术回归则成为必然。
上一条: 自主品牌的提法不可取
下一条: 决策的质量与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