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30亿的国企为何无人被问责?


作为央企的中国中钢集团曾是世界500强企业。出人意料的是,仅二三年时间,中钢就急转直下,现在正展开一场积极自救。近日,国资委已专门成立帮扶小组进驻中钢,目的是与现任管理团队一起,重新找到促使中钢焕发“青春”的药方。



自2011年5月以来,随着中钢一系列问题逐渐浮出水面,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中钢。事实上,中钢出现的管理混乱,企业经济损失惨重,很大程度上系“人祸”造成。归纳起来,至少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在国内扩张中失败。作为中钢经营危机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牌”,民营企业山西中宇钢铁有限公司对中钢近40亿元的债务解决方案,令人心寒。根据中钢与另一家民营钢企山西立恒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达成的托管协议,立恒钢铁将以削债方式托管山西中宇公司,中宇公司所欠中钢40亿元债务,削减为约10亿元,使中钢净亏30亿元。



另一方面是在国外投资中失败。2008年,中钢以13亿澳元收购了澳大利亚中西部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中国企业的首次海外敌意收购。但由于之后铁矿石价格出现下跌,此项投资的价值后来严重缩水,用业界人士的话来说,该项目基本等于打水漂了。此外,由于中钢发生巨额亏损,导致中钢与澳大利亚力拓公司的合资的一家企业被关闭,造成巨额损失。



当然,导致中钢走下坡路的原因还远不只这些。由于空中楼阁式的规模扩张令中钢元气大伤,一切努力只为将企业从生死线的边缘往回拉。这意味着,30亿元亏损和其他国有资产将人为流失,或将永远沉睡在企业财务报表的“应收账款”里。



但谁来为30亿亏损负责,或者谁应该被国资委问责呢?至少,在不久前结束的国资委对前中钢总裁黄天文的离任审计未给出答案。相反,在国资委的这份报告中,作出了对黄天文有利的评价。该报告指出,黄在担任中钢总裁期间,作风清廉,无个人经济问题。



看到这个结论,让人感到有些滑稽。对于黄天文担任总裁期间造成的巨额亏损,国资委不仅没有对他进行严厉处置,让其承担领导责任,反而采纳了黄天文“唯一的意见”,在离任审计报告中,为他说了好话。



更让我们搞不懂的是,在国资委挑选的这位“头发烧、脚冰冷”的企业领导人,在其掌舵中钢的7年中,将一个好端端的企业搞得危机四伏。问题是,他真的是这么弱吗?也许在我们看来,他是聪明过人,要不然在中国13亿多人口,偏偏选中了他这位做公司的老总?既然他聪明过人,为什么却栽在极少数私营和外资企业手里呢?可能是他不如私人老板或外国老板聪明?



其实,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体制原因。国企的本质,还是“计划”二字,它是计划经济的产儿,即使用“宏观调控”四个字也难以取代“计划”二字的实质;国企即使始终处于垄断保护的安乐窝里。赢利了就是国企老总的经营业绩,即便完全是由于垄断和政策扶持所致;亏损了就是市场问题,跟国企老总经营失败无关。



近年来一些国企领导人无视自身职责、投资巨亏的案例屡见报端,监督环环缺位。这说明,当前监管国企的制度还不够健全、执行还不够有力。像中钢这样的大型国企,投资额动辄数以亿计,越大的投资越容不得失误。



为防止国企领导人肆意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等法规早已规定,国企应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管理和风险控制制度,完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但黄天文权力高度集中,早已潜藏企业投资失误的隐患。国资委作为主管部门,如果中钢的漏洞哪怕有一个被及时发现,都可能不会造成那么大的损失。也许我们不能只看重国企挣了多少钱,还要关注人为投资失误导致国家损失了多少钱,让肆意投资者接受追责。



一个进入世界500强的中钢,仅仅几年时间就落得如此结局,也许显得很悲壮,但这种由极少数人演出的新段子,让我们不想看。由于代价太高了,不管是国资委也好,还是黄天文本人也好,任何解释都显得一钱不值。因为由极少数人不靠谱的人演出了一场不靠谱的窝囊戏,谁能看得下去?

 


上一条: 寇北辰:制约个人发展瓶颈之六---包容心不够

下一条: 失业了,别人不会告诉你的十件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