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土汽车企业为何“自我矮化”


中国汽车市场历来是本土与外资分属两个不同的阵营,这两个不同阵营的特点不仅仅被消费者,同时也被整个社会,甚至被本土企业自己所固化。在几乎所有这些人的眼里,本土汽车企业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产品品质要逊于外资品牌,自然本土企业的产品价格也就只能低质低价。



这种观点,似乎从外资产品一进入中国市场,就已经形成,并逐渐形成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最可悲的是,即使本土汽车企业的产品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其产品的价格却不能随着这种品质的提升而提升,低价成为了本土汽车企业一直挥之不去的梦魇。



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我的汽车、摩托车,其实按质量来讲,如果外资100分的话,我们差不多90分,但是如果它们100万,我们能卖90万吗?没有。他们卖100万,我们卖10万都难。



对此,尹明善给出的解释是:中国的父老乡亲对品牌认知度太高。假定有钱,买了一个国产轿车,质量蛮好,买回家去,丈母娘都要骂你,说有钱就买一个进口车,怎么买一个国产品牌,觉得没脸面。



尹明善这样讲,是否就底气十足呢?



前一段时间,吉利集团副总赵福全在谈到吉利产品的时候,他的一句话似乎也证明,本土汽车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其实也对本土汽车企业的产品与技术仍然信心不足。



赵福全说,要争取将吉利打造成在本土汽车企业中品质最好的企业。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吉利的水平与外资品牌仍然不能相提并论,与外资品牌的竞争仍然有差距。本土汽车企业仍然只能首先要在自己的圈内做好,才能与外资品牌竞争。



赵福全也许是潜意识地去说出这样一句话,但是越是潜意识,越说明一个问题:本土汽车企业自己对自己也没有信心。



或者,从整体的企业管理水平与产品的技术与品质方面,本土汽车企业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这种不断缩小的差距,却不能转化为市场的具体购买行动,这才是本土汽车企业最大的失败之处。



这不仅仅是本土汽车企业的失败,而是中国汽车社会的失败,也是中国媒体的失败。



我们的专家,我们的媒体,我们的企业,每天都在谈论本土汽车企业的发展,每天都在讨论自主品牌的超越,但是,在我们的每一次的评论中,每一次的演讲中,我们却无时无刻不在透露着本土汽车企业的弱小与外资品牌的强势。



许多人到现在都在讲述着上海牌轿车的辉煌和光荣,但是,既然有这样的辉煌和光荣,为什么却自己将品牌一手断送掉了呢?



这一事件背后的隐含之意再也明白无误:本土汽车企业的本土品牌,与外资品牌竞争乏力,没有生存的市场必要和空间。



但是再看看那些从零起步的,1990年底逐渐崛起的民营汽车企业的本土品牌,恰恰是经过艰苦的努力,占有了中国汽车市场三分之一以上的市场天下。



假如上海牌能够如民营汽车企业般去努力,去奋斗,今天的上海牌难道会比这些吉利、奇瑞要还不如吗?



造成上海牌今天悲剧的是什么呢?



是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对自己的没有信心,企业都对自己的品牌没有信心,市场的消费者又如何会产生信心呢?



然而,上海牌的悲剧仍然在持续。



我们今天的本土汽车品牌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其品牌的提升已经遭遇到了一个狭窄的瓶颈难以突破。



这里有技术的原因,有管理的原因,但是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我们这个社会对于我们自己的本土品牌的重视与信心。



当然,本土汽车品牌与外资品牌的分野鸿沟确实存在,然而,我们却不能无视鸿沟差距的不断缩小。



如果这种无视一直笼罩着整个汽车市场,那么本土汽车企业又如何获得本应该获得的尊重?



不过,自我矮化的另一面是自我夸大。这恰恰是目前许多本土汽车企业在对外传播中屡屡抛出的烟幕。



许多汽车企业在多年以前就宣称在发动机技术、变速箱技术上获得根本性的突破,宣称某款产品搭载的发动机是完全自主研发。



但是今天我们看到的事实却并非如此。



一味地夸大,造成了“狼来了”的社会诚信的灭失,而且让本土汽车企业已经取得的技术与品质的进步,增加了虚伪的成分。



自我夸大短时期或许会造成市场与社会的轰动,但是长时期的自我夸大,就会让企业陷入反面的自我矮化的恶性循环。



应该看到,本土汽车企业的产品质量在不断提升,售后服务水平在不断提高,出口海外的金额在不断扩大,市场竞争力在不断增强。



我们不需隐晦这一切,但是我们也不能夸大这一切。实事求是,一点点去获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才是让本土汽车企业冲出外资天花板的最佳措施。


上一条: 郭夏:研修经济贵在打造财智

下一条: 流程变革,“理”先,还是“管”先?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