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资民企“双困局”源自制度供给不足


—《浙江社会科学》笔谈



民间资本投资空间狭窄化与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双困局",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其症结是民营经济发展遭遇了制度瓶颈,制度瓶颈生成的原因是体制改革的滞后乃至倒退!由于浙江主要依赖民营经济,温州依赖更甚,制度供给不足的负面效应就特别厉害,“双困局”的表现就特别严重,老板躲债“跑路”声势就大。我始终认为,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应紧盯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制度瓶颈去找突破口。政府如果不去主动破制度上的瓶颈,增加有效制度供给,而是学别的地区那样,也去搞那种“国字号”的大项目、大园区,势必会弱化浙江经济以往发展所建立的区域竞争优势。我们知道,浙江经济的特点与竞争优势,就在民营经济这块。民营化的制度转型路径模式以及“民有、民享”的产权与产出分配倾向,是浙江模式的灵魂,这个“灵魂”最大限度地激发了老百姓参与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我以为,温州的问题要跳出温州来看,金融的问题须跳出金融行业来看,经济困局须跳出困局本身来看,考虑制度因素。温州老板"跑路"后笔者曾写过一篇评论,题目叫“民企老板跑路潮暴露了温州经济被边缘化”。题目已经够清楚的了。我觉得这些年,温州经济在空间上来讲,实际是在给边缘化。这个话好几年前我就讲过。我说温州经济弄不好会给“曼彻斯特化”。曼彻斯特曾经是英国产业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但后来迅速衰落了,在区域经济竞争中输给了别的地区,到上世纪70年代已经破败不堪,实际上是给“边缘化”了。为什么会给边缘化?原因在于金融与服务业发展晚了,这块始终为伦敦所掌控,英格兰东南地区就是借助了伦敦所具有的世界级金融中心的地位,始终执英伦经济之牛耳。曼彻斯特尽管有强大的制造业,但也抵不过英格兰东南地区的竞争,在区域经济重构中给边缘化了,落在了后面。反观浙江温州,也在重蹈这种覆辙,在江浙沪两省一市组成的“大长三角”经济区中,温州实际上也在给“边缘化”。历史地来看,一个地区甚至一国的产业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个商业化时代,这个阶段哪个地区抓住了商品营销,掌握了市场,就占居了区域竞争的龙头地位;第二个阶段是个“制造化”或“二产化”的时代,这个阶段,哪个地区成为了制造中心,它就占居了区域经济竞争的高地,在竞争中占优;第三个阶段是个服务业化的阶段,最重要的是金融业,你如果没有金融,你的研发与风险投资就缺乏物质基础,发展就要退化,在区域竞争中就要失利。十年前我讲过这个道理,现在回头来看浙江经济尤其是温州经济,这个判断还是准确的。客观地来说,温州在前两个阶段的区域竞争中是多半占优的,但到了经济的服务业化阶段未能顺应潮流,实现产业升级,因而落伍了,落在了后面。



现在许多决策者看问题都倾向于就事论事,我向来认为研究任何问题,都得掌握些基本知识,三方面的知识缺一不可:一个是专业理论知识。没有理论就看不到现象后面的东西;另一个是专业历史知识。我们是工业化与现代化以及市场经济的后来者,我们的金融业更是处在发展的“童年”阶段,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事儿,该如何应对?可以看看人家的历史,看看先行者走过的路径,找点参照系,引以为鉴,这不会有害的;第三个是现状把握。最重要的是要搞到现实世界的真实信息,不要给表象所欺骗。把这三个方面的知识集合在一起,相信会形成一个好的决策思路的。



这里我先讲点现实。刚才有人担心民间资本借贷放开以后,会一哄而上,没那么多民间资本。我查了下数据,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显示,到2011年9月末,全国私人存款35万亿元,如果加上沉淀在私人手中的现金、有价证券、黄金等贵金属等资产,估计至少有50万亿元。这50万亿里头,如果按“倒二八开”的财富分配比例,即80%的资金为20%的人所占有,也就是可以形成投资供给的资金与可投资资产,总额超过40万亿。这不是个小数,这个数据超过去年的GDP。现在中国实际上是流动性过剩,商业银行的存款余额约80万亿元,还有3万多亿美金的外汇储备。所以说钱不是没有,而是没有被有效地利用起来,原因仍然在制度供给一边,是制度供给的不足。



谈到金融业关联的制度供给,就需要翻翻历史了。这里讲讲工业化“先行经济体”的历史。历史是怎么展开的呢?英国亨利八世国王与罗马教廷闹翻之后做的一件有意义的事,就是修改了14世纪就已颁布的《高利贷法》,规定私人借贷利率不能超过10%,超过了是要砍头的!这发生在1545年。这就是制度供给!制度规范了民间金融产品的价格。然后到了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时代,规定利率不能超过6%。又过了几十年,有统治者把它降到5-6%,甚至4%的低位!其理由是,利率要尽可能地低一点,以便让搞实业者的成本低一点,“像荷兰人那样廉价地获得资本”。政府制定法律,规定最高利率,实际上就是一种制度供给!我感觉在现实世界中,你不要把制度理解得那么复杂了。看看历史怎么展开的,英国专制政府没有宣布什么,没有说你得组织什么样的金融机构,更没有说你只能搞那种贷款公司、贷款抵押行、租赁行之类,别的不可涉足。政府做得很简单,只是出一部法律,规定民间借贷的最高价格,也就是利率。至于各种金融组织形式,则让商人们自己去做,去自由发挥。



再看一下金融产业组织的历史是怎样展开的呢?撇开一般意义的商业银行不说,单从与工商业发展联系密切的金融组织来看,西欧金融史这方面演化的历史大体上经历过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商人银行。所谓商人银行,说明白点就是较大的商人创办的银行,有大贸易商行自办的,也有几个商人联办的。主要业务除了钱币兑换和票据贴现外,就是进出口信贷。十五至十六世纪意大利一带就有了这种银行。金德尔伯格认为【金德尔伯格:《西欧金融史》,徐子建等译,中国金融出版社1985年版,第52页】,英格兰的大多数银行也是这样起源的,“是由商人而非金匠发展起来的”,这与一般教科书的说法相左。这种银行天然地服务于贸易,主要是对外贸易。他们一边从事出口贸易,一边像近代进出口银行那样给进出口公司提供信贷。第二步是实业银行的兴起,这是近代投资银行的前身。实业银行起源于比利时和法兰西,时在19世纪初叶。这种银行最初由金融投机者与商人联手建立,自别的金融机构贷入款,在转而进行实业投资。法国金融家拉斐特在19世纪20年代掌控的金融帝国最具代表性,他兼具银行家与实业家双重身份,广泛投资于保险、运河、房地产、宝石切割和玻璃制造、报纸、纺纱以及煤矿和铁矿等等。比利时的此类银行则多半投资于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实业银行,其主要贷款对象既非工厂,也非铁路等建设项目,而是贸易,尤其是对外贸易。只有极小部分贷款流向制造业。第三步才有近代意义的投资银行。投资银行大量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法兰西,很快遍布欧洲各国,在英国叫做金融公司。以票据贴现和票据买卖为手段筹措资本,转手投资于各种实业。



历史地来看,在投资银行形成气候之前,几乎没有什么金融机构会给制造业提供大量贷款支持的。制造业以及宽泛的工业一开始就不怎么依赖银行的,它是和资本市场天然地联姻的,靠股份制来筹资的。这个历史可追溯到中世纪末期,直到欧洲工业革命早期也是如此。欧洲以及后来美国制造业发展所需的大量资本,并非靠银行贷款,而主要靠发行股票及债券来筹措,各种各样的责任有限公司,都是通过发现股票来筹资的,对于商业银行的依赖很小。后来有了投资银行,投行实际上是金融业向实业业务拓展的产物。现代意义的投资银行是做什么的?就是把潜在的投资人的钱与那些切实可行的投资项目进行“对接”,引出是个投资中介者。



历史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可以说,像温州这样的地区,要解决发展实业的资本约束的话,指望银行贷款不是个好出路。商业银行贷款不仅成本太高,而且没有真正的商业银行愿意去做的。银行要考虑自身风险,要考虑储户资产安全,能随便把钱给那些投资前景不明朗的企业吗?肯定不会!实业投资得找投资银行或金融公司,风险大的投资,尤其是那些仅有好的项目而前景不确定的投资项目,得找风险投资组织者。然而看看我们的现实,此类金融组织的形成还遥遥无期!



说到理论——跟我们讨论的问题联系紧密的理论,大体上可以列出四个“关键词”:第一个是“空间经济学”。现在看世界得有个全球化的空间视野,中国的钱我们自己不用它就跑了!跑到哪里去?会跑到全世界那些金融业做的好的地方去的。早先我曾写过,按照空间经济学之核心-外围视点看世界经济,则全世界有三个大的核心:第一个是北美主要是美国,其优势在金融与研发上。金融业是个强制度依赖型的行业,你没有好的制度安排,钱就不会放在你这儿。美国制度上有优势,钱往哪里流。外加优质教育与创新资源,金融业与研发对接,占居全世界创新高地。第二个是西欧,西欧是制造与金融优势兼具的。从伦敦到法兰克福再到卢-比-荷,外加瑞士,存在多个世界级的金融中心,金融向心力不弱。而其高端制造业优势也很明显。第三个是东亚,东亚的优势主要在制造业,金融引力最弱。这三个集聚中心,我做了一些数据分析,可以看到如下清晰的资本流动:当美国的研发产生了成果,要想把成果变成产品的时候,最好的去处是东亚,是中国。到中国可以制造出性价比最好的产品,赚取高额回报。但当依赖中国制造发了财以后,需要“提升”的时候,它一定会跑到北美或者欧洲。你这么看就清楚了,中国的钱如果我们自己不用的话,会跑掉的,跑到北美或者欧洲去了。第二个理论“关键词”是“经济全球化”。我相信大家看过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那本书。我们生活在一个互联网时代, 信息在以光的速度传递,借助“网银”等手段,资本也在以光的速度流动。全球化势不可挡。这个环境下,必须去适应全球化,不是喊几句口号能抵制回去的。现在很多老板不出国门,但是国际上的联系很密切,他信息很灵的,所以这个资本流动起来速度就更快了。前两天我看到有一个说法,说大规模的资本外逃可能导致中国经济崩溃。虽然这有些危言耸听,但决策层应该警觉。第三个关键词是“亚当·斯密”。经济学创始人亚当·斯密曾经说过,“资本所有人可以说是个世界公民”,如果一个国家老是折腾他,查他的税收,找他的麻烦的话,他会移往到别的国家。随着他的迁移,他的资本与产业也会跑掉的。斯密的寓意是要创造适合资本与实业家生存与发展的环境。第四个关键词是“制度”。制度是什么?道格拉斯·诺斯说得好,制度是规范人的行为的规则。经济界流行的说法,制度是规则,企业与个人是玩家,政府是规则实施的监管者或者“裁判”。与任何事物有量与质两个方面的评价标准一样,制度也有量和质两个评价标准。前面说民资民企“双困局”源自制度供给不足,实际上说的就是制度的量——量不足。与量并存的是制度的质不高。经济学家们评价制度的质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合约的强制性,后面是大众的诚信度,是政府的诚信度等等。这些方面自己掂量一下,相信每个人对我们制度的质好坏心里都有个数的!



理论来看,我感觉中国现在不从一个“大金融”战略视野出发赶快来改的话,后面的问题会更多更棘手,弄不好会重蹈“中等收入陷阱”的!



现在说说现实。现实很复杂,但大势判断最要紧。目前三个大势得看清楚了:第一个是世界经济的“后金融危机”。“后危机”不仅仅是个时段,还是世界经济的一种状态,一种不死不活震荡频仍的状态。可以预料的是,未来5到10年时间世界经济都不会太好,国际上不大会有好的投资机会,这对中国无疑是利好的,暂时可以不必过分担心资本外逃。第二个中国是经济的“后刺激时代”。4万亿刺激计划一时花的痛快,现在引出了问题,不得不打住。现在到了“后刺激”时段。刺激多半是粗放的,以“保增长”为第一要义,“后刺激”呢,要讲效率了。就中国经济与政府偏好变化的以往历史来看,政府在考虑数量型增长多的时候,往往就会淡化民营经济,以国企和垄断行业为主去折腾。一旦想到效率的时候,就要鼓励改革了。第三个可叫做“后跑路”时代,这是就浙江经济大势而言的。温州这次很有声势的“跑路潮”,已经引起高层关注,影响到了政府决策。“跑路”给地方政府“倒逼”出了一些改革权限,现在实际上从上到下都有了改革的激励。



上述三个大势意味着,金融改革势在必行,且对地方政府而言,可以放手一试了。问题是浙江能不能利用好这些大势,顺势而为,推动改革?怎么改呢?我提几点建议:第一,制度创新先行。温州的民间贷款,我以为政府还是应制定价格。在中国,管价格应该是有经验的,各种尝试都可以出来,但是这个管价格很重要。第二个,在现在这个时代,高风险高回报的是有的,可以搞“风投”——风险投资,按规范办法去做。你要20%甚至50%的回报,但就得承担20~50%的风险!除了“风投”,还有“投行”,可以去试验,找到一种“中国式”的。制造业需要的钱,我觉得一定要通过“投行”或财务公司解决。第三,可否先行搞区域性的证券市场?辅之以贴现行等金融机构?有了票据贴现,大众就可以进行小额投资。不必把钱存在银行里遭受负利率盘剥!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假如我有一张三年期的银行定期存款单,过半个月才到期,但我想提前支取,若找银行兑现,利息损失一定很大!可否设想:有家贴现公司把我的存款单贴现了,它与我分享那张单子余下的利息?诸如此类的金融产品都是大众投资机会。何不鼓励尝试?



(载《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12期28-31页)



【文章受版权法保护,可以转载,但须注明作者及来源,不标出处的拷贝行为等同偷窃!】

 


上一条: 内控使得子公司带着智能镣铐跳舞

下一条: 企业减税将遭遇地方政府强烈抵制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